桂林王家人(二十八)
同根同源的七星区王家碑与灵川县王家庄两支王家人
王家碑王家人
王家碑原叫王家陂,因附近地名中的“陂”都读“碑”,如临桂的“崴陂”读为“胆碑”,为了易读易认,王家陂村便改成了王家碑村。本村原属临桂县东F,1950年代初划归桂林市郊区(当时临桂县属桂林地区,与桂林市不同于一个行政区),1980年代桂林市城区分为五个区,王家碑属七星区穿山街道办三联行政村,如今基本上成了城中村。本村居住王、陈二姓人,以王姓人居多。王家碑王家之始迁祖是谁?本村现有族人已无人知晓,更不知始迁祖之上源情况。直到最近看了王家庄的族谱才知道其始迁祖来自江西庐陵县瓦窑村。本家族三百多年来一直未修族谱,对本族历史无文字记载。唯一能证明本家族历史渊源的是二世祖之臣公的墓碑碑文。此墓离村不远,但碑文内容早已被淡忘,只知道墓主人是始迁祖之子。为了了解本家族的历史情况,最近我们两次请村中老人陪同去墓地察看,经仔细察看,看清了碑文的全部内容。其中,前半部分内容如下:
考讳之臣系福胜公之第二子也,生考兄弟二人,长之德,三曰之禄……享年六十有五,配于氏生男7,生女1,出适黄家冲……(公)生于康熙丙子年(1696)五月,殁于乾隆庚辰(1760)七月(原文无标点无公元纪年)。根据传说,此墓是本家族的二世祖,是始迁祖之子。按此碑文说明本家族的始迁祖便是福胜公。但碑文未写明始迁祖来自何地也未写明二世祖之德、之禄的去向。根据碑文之臣公的出生时间1696年推算,估计始迁祖来此定居时间大约是在1730年左右,此时属清初时期。
王家碑王家现有人口420人,其中住本村370人,散居桂林市其他城区50人。
本家族定居本村已380余年,一直未修族谱。只有口传的10个字辈:耄(始迁祖)、之、建、朝、清、绍、万、永、长、久。此字辈早已用完,现已有5代人无字辈可用了。由于未修族谱,家族内的房派世系也不清晰了。老年人想修谱,但目前还无能实施。
灵川王家庄王家人
从王家碑沿漓江而上20华里便是灵川县灵田镇王家庄村。全村男性人全姓王,现有人口约1500人。其中居本村约1000人,分居灵川九屋王家和兴安县崇步山共约200人,分迁兴安老庙脚250余人,据两次入村了解,只有部分派系修过族谱,全家族的房派世系很不清晰。好在部分派系所修的族谱记明了始迁祖的基本情况和全部班辈。据此谱记载:“卿公(始迁祖子卿公)原籍江西吉安府卢(庐)陵县瓦窑村人,因避陈友谅乱,遂迁于粤之桂林。始居于临桂东乡一园之王家陂,及明初公于此村置有庄田,构卢村旁为别墅,每岁携子侄于其中耕且读……迄三世祖怀瑜公于此村导水源筑堰堤挚眷于此,当时原住之沾利者咸颂两公之德也,而庄因以王家名。”这便是立村之历史。1996年王家庄部分支派所修族谱记载本家族的字辈如下:
一世子、二世彦、三世怀、四世奇、五世日、六世秀、七世自、八世文、九世国、十世君、十一世宗、十二世立、十三世良、十四世维、十五世之、十六世庆、十七世昌、十八世克、十九世明、二十世峻、二十一世德。
根据王家庄老族谱记载,上述字辈后面还有以下字辈:
思辑用光,知兴启封,允孚吉祥,
孝悌继美,佐命功扬,庭槐懋荫
世泽攸长,绍述格致,名理表彰。
现在王家庄最低字辈是“思”字辈。孝悌继美,佐命功扬,庭槐懋荫
世泽攸长,绍述格致,名理表彰。
上述两个家族是同宗还是不同宗呢?应从两种可能性分析才能作出结论。
认定两个家族同宗的依据:
1、王家庄族谱写明始迁祖子卿公原籍江西庐陵因避陈友谅乱遂迁来临桂王家陂,明初在王家庄置庄园构筑别墅(庄园),三世祖于此地立宅定名王家庄,从而分成王家碑王家庄两村。
2、两村族人都口传王家碑与王家庄的始迁祖是两兄弟从江西流浪来桂林养鸭。后来两兄弟各住一村。王家庄的族人讲得更具体,说王家碑养鸭时,有一次漓江河水暴涨,部分鸭群沿江逆水而上。天黑时鸭群到王家庄立宅之地归宿,后来族人便在此地立宅,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家族分居两村。
3、因传说两村族人同根同源,近几年有时进行联宗祭祖活动。虽双方都说没有共同的先辈祖宗的祖坟,但通过联宗可以增强两个家族的凝聚力和亲和感。
认定不同宗也有一些理由:
1、两个家族的资料显示两个村的始迁祖迁居时间相差很长。王家庄谱记始迁祖子卿公因避陈友谅乱遂迁临桂。避陈友谅是怎么回事呢?陈友谅生殁时间是公元1320-1363年。他先从徐寿辉起义军,后又将其杀害,后在江西、湖广自立为帝。立凡四年后中流矢而死。此时正是元末明初。该谱又说于明初到王家庄置田园别墅(庄园)并立宅。这两个时是一的。王家祖之于康熙年间殁于乾隆年间,与王家庄谱记时间相差约300年。按两人的世系,王家碑二世祖之臣公是王家庄一世祖之卿公之侄,叔侄二人哪能相差200年之久。
2、两个家族从来没有合修过族谱,两家族的字辈完全不同。
上述两种可能性认定第一种可能性的证据和理由比较充分。因此应认定两个家族同宗。两个家族的始迁祖是同胞兄弟。至于王家庄谱记一世祖与王家碑二世祖的时间差问题,王家庄的人认为王家碑二世祖之臣公不一定是二世祖,有可能他以上还有几代。只不过还未找到相关证据。因此,不能以时间差为由否定两个家族同宗的事实。鉴于上述情况,建议两个家族在认定同宗的前提下,共同进一步考证,统一对同根同源的认识,协商共同或分别修谱事宜,梳理各家族内部各房派的世系。再往后拖,修谱的难度更大。这是两个家族的家族文化和谱牒文化之当务之急。
(王国安、王金生、王家富)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湖南王氏源流概述
- · 山东文登王姓
- · 《湖南双峰县同德王氏》“湖广填四川”名单
- · 江西会昌王姓的迁徙流布概况
- · 湖北省蕲春县王姓概览之一
- · 云南镇雄王氏寻源
- · 江苏泰州王姓的来源
- · 海南王氏族谱
- · 山东乳山王姓村庄略
- · 广西博白王村王氏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