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桂林王家人(二十七)

2015-07-24 15:13:22来源:桂林王家人 王喜修 主编

打印 字号: T|T
坚持正道的灌阳王道王家人
 
    灌阳县文市镇王道王家始迁祖是大豪、大杰两兄弟。其原籍为江苏省苏州府。始迁楚南永州府零陵县(现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后于宋仁宗时(1023-1063)迁粤地灌阳泗溪村,再迁木老村。木老村于1947年改名王道村,意思是坚持正道,与当时存在的霸道相对立。王家便称王道王氏,住地与全州东山瑶族乡相邻,属山区,分大豪、大杰两支。大豪公娶邓氏生尚君、尚臣,三世景仁、景章,四世振永、振训,五世贤松、贤福、贤禧。大杰一支前五代都是单传。杰公娶何氏生尚贤,贤生景珊,珊生振远,远生贤伯,伯生信举。举娶文氏生二子贵清、贵亮,以此分成两房。至今700多年相传27代。1993年统计人口全家族共340多户1350多人,估计现有人口约1500人,分布在王道、瓦窑头、螺丝形三个自然村。上述迁入时间两种写法不一致。一是写“宋仁宗时”,一是700年。宋仁宗年      950年,而以700多年计算应是元朝的仁宗。以27代每代25年计算也是700多年。所以属元初迁入的可能性大。
    本家族字辈:
大尚景振贤,信贵朝廷忠,月一元希应,
自长存植炳,培锡吉庆定荣昌。
生明兆彩章,先高随慕(美)焕,永世造祯祥。
    1993年时最低字辈为“昌”字辈。
    本家族历来没有达官贵人。惟民国时期有个开明县长王锡九比较有名气。王锡九老家是王道村人,属大豪公后裔,家庭贫寒。父亲在县城作潮烟、松烛生意。锡九10岁时父亲去世,靠叔父抚养,他读书用功,14岁高等小学毕业后在家自学,18岁考取小学教师,任教6年。1925年广西建立国民党地方组织,王锡九加人国民党并两届被选为国民党灌阳县党部执行委员。当时正值北伐战争和国共两党合作时期,王锡九参与提出过一些进步口号。1930年代离开灌阳,先后在柳州参加护卫党救国军第八路军,在政训处少校主任。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王锡九创办过《奋斗报》宣传抗日。1940年王锡九回到桂林,时逢广西省政府招考县长,王锡九考中。当年12月被委任向都县(今天等县)县长兼任民团团长。1949年1月,王锡九奉命调任兴安县县长,这是国民党政权统治的最后一年。王锡九任职持消极态度,对中共地下党和游击队视而不见、不抓不杀,12月他在两江接受和平改编,向解放军缴械。解放以后自谋职业在桂林经商。1952年回到灌阳住城关村,一边务农一边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1984年经党委落实政策参力卩县政协第一届会议被选为政协常委,1987年第二届政协会议连任常委。这一安排是对王锡九一生政治思想的定论。1988年王锡九病故,享年88岁。2009年出版的《灌阳文史资料》第8辑刊登了“民国开明县长王锡九”一文(作者熊光蒿),对王锡九一生的功过作了客观评价。
(根据《灌阳姓氏通书》等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