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桂林王家人(一)

2015-06-23 17:47:20来源:桂林王家人 王喜修 主编

打印 字号: T|T
母随子行军到全州上白石定居的兴清公王家人
 
    全州县现分18个乡镇,在历史上曾只设6乡。其中长乡、万乡自然条件最好,故有长万二乡出白米之称。长乡的大部分地方现属才湾镇。其中心地方在白石垌(连片的田野称垌),这里垌宽、田多、土肥、水利好。在这个大田垌里有上、中、下三个白石村。       上、中白石村全是王家人,现属才湾镇白石行政村。下白石村以蒋姓为主,现属龙水镇。上白石王家的始迁祖为兴清公。据老谱记载其祖籍山西太原府白潞洲上党县。经查有关资料,今山西省宋称河东路,所辖上党县原为上党郡,隋置上党县,治今长治市。明洪武2年(1369年)废人酿州,后属潞安府,今属长治市。上党县不属太原府。建制州无白潞洲之名。因此,不应写为山西太原府白潞洲,写为“河东路上党县(今属山西长治市)”较妥。兴清公年幼丧父,靠慈母抚养成人。公少年勤奋芸窗兼习,但屡试不第,后弃文从武,终于取中武魁,从军后英勇善战,于皇祐时荣升京门指挥。此时全州的山川吉龙寨绿林聚义,歹徒猖狂,民不安宁,官无能治之。经呈报上奏,朝廷派兴清公率队来全州追剿。适时公之慈母年迈,不忍心母子分离远征。为顾全忠孝,便母随子行军来到全州。经过一年征剿,匪患肃清。紧接着于皇祐4年(1052年)祖籍交趾(今越南)的壮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占领现属广西的大部分地区和广东部分地区,并围攻广州,后又往北欲攻荆湖地区(今湖南省),宋皇派将军狄青率队征剿,公为该部指挥之一,正逢紧急关头,其慈母在全州告终,因战事紧迫无法安葬,便暂盾在此地堰头石山下。全州当时属荆湖南路,侬智高在全州受阻后退,狄青部紧追在昆仑关击败侬智高。公在剿灭侬智高战斗中立战功,战后被驰封将军,取胜后,即返全安葬慈母,墓地在白石附近的营顶上。其后公在斯地入籍安家立宅,住地原叫豫山村,因传说田垌中有白石,便改称白石村,上、中、下三村斯为上村,故称上白石村。村前有条小河名山川河,上游不远便是越城岭山区,小河河水清澈,真是山清水秀之处。河边有自然的方石,平如坐凳,是天然的钓台。公告老还乡后卜居此地立宅,并常在河边垂钓、赋诗、休闲。真是优哉幽哉。
    公配吴氏,封一品夫人。育6子孔彰、孔杰、孔良、孔治、孔时、孔信,各授官阶(品级)不等的宣义郎(级别较低的散官)。祖传属太原郡三槐堂。本宗族未立堂号。
    公来全立宅900余年,是桂林各县王家人始迁时间最早的家族之一。至今已传28世,现有人口750人,(包括附近的羊福宅)。另有第六世处忠公徙居西延(今资源县),初居白竹窝,后居王家枕头村,现情况不明。
    本宗族历史上修编过族谱,民国27年进行过续修,2002年再次续修,根据老谱记载和新编,古今字辈如下:
琼亨克吾思,处永敏,朝廷国
应泰邦家世,定光临宏士
德文武
和修敦富贵,振作有贤英
中华强荣盛,伟业颂新春
     现在最高字辈为“德”,最低字辈为“富”。
    本宗族的文物古迹在本村约300米处有一小石山,长乡河及一条小渠环山而过,石山的西南面山脚叫雷打石,地面矗立着两块巨石,传说这两块巨石是石山上遭雷击劈开落于地面的,巨石较平整,一面镌刻着一些诗文,据谱书记载,诗文为始迁祖兴清公所作,其裔孙魁福于南宋宝佑甲寅(1254年)刻于石上,现在完整,但有些字迹较模糊,这是农村少有的摩崖石刻。据谱记载有以下几首:
东都再造纲英雄,不愿乘时竞立功
虽有圣书出万乘,肯随俗子钓三公
羊袭身世俱无畏,麟肉熏名总是空
特以钓台遗迹在,室人千载仰高风
    另有:
    见石山有小石如果大,吟成八句:
此山特以果为名,培植生荪遗后人
荆棘尽芟方寸土,芬芳共秀一支春
自华至宝函斯活,由正而元本次仁
王母蟠桃曾结子,不知几度转洪钓
    以上诗词虽刻于石上,但未在裔孙们中流传。
    本宗族的名人古时有始迁祖兴清公,官任京门指挥。因功驰封将军爵位。
    现代在部队职务较高的有志强(谱名武兴、文卓子),1960年生,武汉通讯学院毕业,研究生,现任玉林军分区司令员,大校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