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IT科技引导修谱技术创新
运用IT科技引导修谱技术创新
邱盛樑
“乱世藏黄金,盛世修家谱”。近年来,民间谱牒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相继成立,如孔氏、丘(邱)氏、方氏、谢氏等。修谱可以弥补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所涉及不到的内容,可以通过族情、族规来传承和发扬尊祖敬宗的传统美德,通过世系给后代子孙提供血缘寻亲线索,提升家族凝聚力。邱盛樑
族谱文化,博大精深,应该将这一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代代相传,这是我们谱牒工作者的使命。前人修谱为我辈所用,我辈修谱也应为了后人着想。现在己进入计算机网络信息时代,族谱数字化、网络化是必然趋势,势在必行。为此,兹简略介绍电子族谱的运用,供大家参考。
一、什么是IT?
IT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缩写,意为“信息技术”,包含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等信息领域的技术。IT的普遍应用,是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标志。
在谱牒研宄和运用中,在建立各姓氏族谱数据库的基础上,将传统族谱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处理,再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智能化地分析出各姓氏不同年代的迁徙路径与当时社会经济的关系等,以对当今社会的发展起到借鉴历史的作用。
二、传统族谱编修为什么要运用IT科技?
作为一名谱牒师,我们所修编的族谱,要能方便地进行传播和世代传承,要考虑修编出来的族谱给谁看?传给谁看的问题。
1. 传统方法修谱与运用IT技术修谱比较
修谱过程 | 传统修谱 | IT技术修谱 |
成立修谱机构 | 人员多,对参与修谱人员要求较高,要有熟悉谱系结构的人员参与。 | 人员少,对参与的人员要求不高,只要有热心参与资料收集就好。| |
资料收集 | 祖源、旧谱资料收集,在生人员入户采集,填写个人信息表。通常为集中办公,统一布置,不但人员经费高,而且效率不高,花费时间较长。 o |
祖源、旧谱资料收集,在生人员入户采集,可填写个人信息表,也可直接电脑录入修谱软件中。资料收集人员可分散采集,联网作业,时间快,效率高。 |
资料整理与校对 | 对入户采集的世系资料,绘制世系图(工作量大,如有遗漏人员或新增人员时,修改难度较大)和编写世传谱。编写完成后,再反馈校对。 | 对入户采集的世系资料,直接电脑录入到修谱软件中,直接生成世系图、世传谱供现场校对。对有遗漏人员或新增人员时,可直接录入到修谱软件中,将自动变更世系结构,自动排版。 |
排版与印刷 | 一经排版,只能按其排版的格式印刷,如要变更版面,工作量大。 | 排版版面灵活,只要资料一次录入,可随意更改版式和随意组织分支族谱信息排印分支族谱或 房谱。 |
食口广口口 | 只能印刷纸质族谱。 | 即可印刷纸质族谱,又有光盘族谱或U盘族谱、网络族谱等,事半功倍。 |
续谱 | 出生新丁或过世老人等族谱信息变更,一旦印刷,需等下次再组织修谱时方能续修,且续修时大量重复上一次修谱的工作内容,工作量大。 | 资料可以随时修正,出生新丁适时入谱,使修谱常态化。 |
族谱应用与交流 | 通过纸质族谱翻阅,查看他人族谱须事先拿到纸质族谱。查找资料繁琐,特别是异地查找,如祖源对接困难。 | 不论你身在何处,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在征得族谱所有权人同意后,即可查阅族谱信息。查阅速度快,几秒钟时间,就可查到你要的相关信息以及他的祖源信息、共祖信息等。 |
旧谱保管 | 原谱保存,防火、防水、防虫蛀、防盗困难。容易遗丢失传。 | 将旧谱数码化,在网络上即可仿真书翻阅旧谱,如同查看原谱。纸质旧谱就可以封存收藏,避免了经常翻阅损坏。 |
族谱资料永久保存问题 | 族谱防火、防水、防虫蛀、防盗困难。 | 族谱信息数字化,利用本地电脑或网络可实现长期保存。同时,也可送入国家或地方图书馆、博物馆族谱总数据库永久保存,实现真正意义上流芳百世。 |
2.族谱数字化网络化,是传统族谱文化遗产传承下一代的桥梁和纽带,也是 |
三、IT科技如何应用到族谱编修技术上?
1.修谱技术的发展演变
(1)第一代修谱技术时代(周代至宋代)。纵观中华民族历史,人类从最早用文字记述的族谱甲骨谱,周朝开始出现的青铜、竹简谱、帛谱,以及后来随着造纸术诞生直至活字印刷术出现的纸质族谱,都是应用手工工具的第一代修谱技术的产物。刀刻手抄是这一时代主要的手段,所以效率低下。故这一时期的族谱普遍无法得到较广流传,至今残存甚少。
(2)第二代修谱技术时代(宋代至今)。随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并被广泛应用,第二代修谱技术时代随之开启。修谱技术进入了以应用机械工具为特点的新时期。在这一时代的前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降低了修谱成本;同时,族谱世系图的一些体例(如传统的欧、苏体例)逐渐产生,并得到广泛采用和不断发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修谱效率。修谱进入了机械工具时代,“印刷”(包括拓印、活字印刷术和现代印刷术,如数字印刷术等)迅速成为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复制方式,族谱得以广泛流传。直到今天,我们仍主要停留在第二代修谱技术时代。
(3)第三代修谱技术时代(上世纪未至今)。随着计算机尤其是计算机软件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一系列IT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一场全新的修谱技术革命正扑面而来,这便是“数字化修谱技术”。修谱网络化、数字化的电子版族谱是编修族谱的一次伟大革新,是对传统族谱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升华,它应用了现代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使传统族谱从印刷版本到电子版本的一次质的飞跃。
2.民间族谱编纂对修谱软件功能的要求
(1)当前各姓氏组织修谱的最后需求是要能印刷纸质族谱。为此,运用软件修谱,除实现族谱数字化外,还要能自动排版供印刷上用的符合各自要求的谱系格式。
(2)软件使用上要简单、易操作。民间修谱组织多为草根型,修谱人员对计算机应用 能力相对较弱,除专业谱局外,通常都是第一次从事修谱工作,多数也可能是唯一次参与修谱,所以,不可能花太长时间去培训某个软件的使用。
(3)族谱数据安全性。族谱除了是家族世系源流标志外,也是家族成员的个人信息档案库,所以,族谱信息的安全关系到每个入谱人的信息安全。为此,要有记录信息变更日志,以防恶意篡改,避免以讹传讹。同时,族谱数据要有多形式多介质保存,且各形式之间要能做到数据同步,以防止单一形式保存万一介质损坏造成的数据丢失。
(4)族谱数据可持续性。族谱数据要能适应多平台应用,除了要实现族谱自动排版供印刷使用外,还要能在不同网络平台应用,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发展。同时,数据要能做到适时更新,实现修谱常态化。
(5)修谱软件系统要能做到实时更新,以适应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系统升级需求,如Windows系统从95、98、XP、V7、V8马上就出来WindowslO。如果软件无法实时跟进,就有可能在新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中无法正常运行。
(6)建议使用正版软件和正规修谱软件企业开发的软件,且软件须经国家权威部门认证,如取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等,这样才能确保软件使用的安全。
目前的修谱软件也有上百种,要查找适用的修谱软件,可到网络上下载试用,比照上述所需求的功能来比较不同的修谱软件,看哪款修谱软件适合你们,你们就可用哪款软件修谱。
四、运用IT科技编纂传统家谱、族谱、大宗谱的基本方法
以目前比较成熟的电子族谱软件“KFA—键寻祖可视化修谱软件”为范例为大家做介绍,仅供参考。
KFA电子族谱软件,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证号:2007SR02912。其主要特点是“易、全、新”:
3. “易”一一打造只要会汉字录入,就能经松编纂传统家谱、族谱、大宗谱
(1) 录入方式多样:
①表单式录入(完整、常规、简化三种模式)②表格式录入③世系图(吊线图)式录入④Excel文档导入⑤Gedcom文档导入。
(2) 族谱数据组织灵活:
①随意拆分和合并支系房派②智能增减世序③批量替换内容④灵活重组溯源数据和我的一家数据,实现从大宗谱中任意分解出房谱⑤断代自动续传⑥祖源自动对接⑦阅读权限批量定义到每个人⑧世代值、昭穆字派值三层管理⑨支派可添加说明信息。
(3) 文字录入人性化:
①添加下一代、添加兄弟姐妹自动填充相关信息,减轻相同内容录入②常用数据自动计算(如世序、排行、印序等)③通用字段记忆默认值(如配偶类型、去世标注等)④三代或我的一家数据实时组织,便于续谱查找⑤表单式录入可脱离鼠标只使用键盘和快捷键录入数据。
(4) 纠错功能强:
①世系吊线错误自动查找②世代错误自动提示。
(5) 辅助信息完善:
①附带软件使用手册②历史纪年、干支、公元纪年对照表③古代官职科举学位选录④天干、地支、十二时辰详解等。
2. “全”一一功能全能满足不同研谱群体需求
(1)族谱编修排版打印版式丰富:
①目前已有近300多种传统族谱格式自动排版打印输出,同时,可根据用户需求,按用户族谱文档需求的版面外观,调整系谱版面。
②所有版式均可自动计算和打印索引页码,父子系谱查阅方便。
③打印族谱内容组织灵活,可分支打印,也可组合打印和事务打印,甚至还可以从大宗谱中“向上溯源”和选择“我的一家”组合打印成房谱。
④系谱或传记,每个支派前可打印本派信息说明。
⑤打印项目自选性强,可自由选择是否打印讳、字、号、别名、配偶信息,前、后缀叠加(如自动加“公、生、卒”等)。
⑥页码、页边距、字体、字号自由选择,标点符号、字体简繁灵活转换。
⑦族谱打印按长幼自动排序,并可自动计算多重世序值打印。
⑧像片自动导入和排版打印,打印版式可自由选择个性化模板。
⑨对个别生僻字、五行叠加字等电脑字库以外的字图,提供PDF文档辅助编辑功能,美化版面。
⑩世系吊线全图功能,可将整个支系吊线信息打印在同一张图纸上,支系瓜瓞一目了然,适用于祭祖等活动大型喷绘世系图。
3. 完善民间旧谱遗产保护一一族谱自动仿真书生成系统
只要将旧谱照片或影印件上传网络,就可自动生成相应的仿真翻书效果的网络族谱,有效地保护了旧谱文化遗产。
4. 健全网络修谱和查询系统
①网络修谱和单机软件修谱数据同步,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均可编纂和修改族谱信息。
②网络除可编纂个人族谱信息外,还可将个人的通讯、政绩、多媒体等信息融合到系谱中,拓展了个人族谱信息。
③网络族谱数据查阅直观,可根据不同群体提供不同的查询方式,可树状分级查询,也可直接输入名、号、关键字等信息查询。
④阅读数据多样,可阅览支派总系图,也可阅览某个人“我的一家”信息(权限)、“五服九族”、“一键寻祖”、“共祖查询”等资料,操作简单,可读性强,除方便族谱研宄者搜索外,对青少年有一定的吸引力,有利促进传统族谱文化传承。
5. 修谱管理人性化一一我的族谱我做主
族谱编修实行分级管理,修谱用户管理员负责管理参与本册族谱编纂和申请阅览本册族谱的会员权限,有权开通本册族谱中的任意人员的信息被阅览的级别等,族谱数据库谁修谱谁管理。
6. 族谱资料安全性强
①网络族谱数据修改日志管理,不论哪位管理员修改族谱信息,均记载:谁、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修改什么内容等信息日志。
②网络族谱个人信息阅读权限管理到每个人头,按管理员开通的个人权限,相关授权的会员方能阅览。
③族谱数据除本机数据库外,还可备份到网络实现网络数据同步,同时,也可备份到其他介质(如U盘、光盘等),以便长期保存。
④族谱数据互动性好,可导入、导出Excel、Gedcom、Xml等文档并实现排版打印。
⑤用该系统编纂的族谱资料,除大家可以在你们本地电脑备份和保存外,还可以备份到厦门姓氏源流研究会族谱数据总库,该数据总库将与国家和地方图书馆、博物馆、厦大图书馆等实现数据镜像保存和共享。
3、“新” 一一软件设计理念新颖,可持续功能强
(1)族谱数据云同步,不论是用单机软件修谱还是网络修谱,不论在何地,组织多少人同时编纂同一册族谱,均可实现数据同步。
(2)采用标准数据结构,数据共享灵活,可与Gedcom等系统互换和存入国家图书馆族谱数据库。
(3)网络修谱和无网络脱机修谱有机结合,数据组织灵活。
(4)修谱软件网络实时更新,用户随时享受软件最新功能,用户可通过http://netzupu.com/help/PsKFAdownload,htm免费下载KFA修谱平台。
7. 数据查询直观,有“我的一家”、“五服九族”、“一键寻祖”、“共祖查询”等查阅方式。
8. 可实时添加个人多媒体信息等。
9. 姓氏或姓氏团体、修谱机构等组建集群网络系统管理。
4、部分案例:
闽台姓氏源流网:http://mtxsvl.com
中华姜氏宗亲网:http://jianRcn.com
世界六桂堂网:http://si6gt.com
华夏江氏网:http://hxixvl.com
江西谱牒网:http://ixzupu.com
丘邱家园网:http://aiuiia.net
尤溪姓氏源流网:http://yxxsyl.com
丘氏大宗谱网:http://gsdzp.com
炎黄谱牒网:http://netzupu.com
厦门陈氏网:http://xmvccs.com
“盛世修谱兴”,谱牒文化兴盛是国家繁荣、社会和谐的体现,是传递正能量。改革开放以来,民间多次形成寻根、修谱热潮,各地不断开展的族谱文化活动为各地政府提供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大好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招商引资、旅游、地方建设等方面的发展。为方便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寻根问祖,加强两岸交流,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建议政府牵头,鼓励两岸民众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收藏和编修族谱。随着各姓各族的各支各系不断采用数字化修谱技术进入这一平台,它将是一个实现中华民族“千支一统,万姓归宗”,实现海峡两岸祖源对接的一个很好的网络平台。将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及国家软实力提升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作者系厦门谱盛网络工程有限公司经理)
(责任编辑:杨继泉)
(责任编辑:杨继泉)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