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王腊旭:"煤海硬汉子"的矿山梦
图为王腊旭(右一)与同事在矿井里检查煤炭生产情况。
图为王腊旭进行煤炭生产。
3月17日中午,冀中能源邢东矿生产部部长王腊旭拖着疲惫的身体换掉工作服,洗了个澡,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在此之前,他已经在又潮又热的千米深矿井里连续工作了16个小时,加上地面调度指挥,王腊旭已经至少一天一夜没合眼,可是他的心里却充满着胜利的喜悦。作为一名经过多年煤海历练的老矿工,王腊旭深知,矿井下突发事件很多,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严重影响生产进度。“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是要心中有数、不能退却。”王腊旭说。
这样的故事在王腊旭身上发生了不止一次。自1989年起,王腊旭就与煤矿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普通采矿工人到班长、队长、矿区区长再到生产部部长,无论走到哪个岗位,他那股不怕吃苦、不服输的劲头都感染着身边人,引领着大家一起攻破难题,创造佳绩。
有一次,王腊旭带班在掘进头上打锚杆、注锚杆时,锚杆、托板整套掉下来正好砸到他的左手虎口,砸开一道深深的口子,鲜血直往外冒,一股钻心的疼痛让他直咧嘴。然而,由于当时工作条件较好,工友们的干劲十分高涨,为了不让自己的伤影响大家的工作,他一声也没吭,戴上手套,并起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又投入到紧张的掘进工作中。顶板水和着血水、汗水流进了他的衣袖,十几个小时下来他没有喊一声疼。在他和工友们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完成了单班19排的掘进任务,创出了东庞矿煤巷单班掘进进尺新纪录,这个纪录至今仍没被打破。上井后,在工友们举杯共饮英雄宴的时候,王腊旭却悄悄去医院伸出血肉模糊的左手,让医生在泡得发白的虎口上缝了5针。从此,王腊旭“煤海硬汉子”的雅号就不胫而走。
“一旦井下出现紧急情况,他都是第一个冲在前面,甩着膀子一干就是十五、六个小时。到了比较危险的地带,他还会先行确认环境安全,才会让我们进去。”邢东矿生产部侯新辉谈起王腊旭的工作劲头,连竖大拇指,“井下十分潮热,环境复杂,他还患有风湿和腿伤,一直能保持这样的工作状态,很不容易。”
要想搞好生产,不仅需要埋头苦干的精神,更要提高工作效率。作为一名勤于钻研的老矿工,王腊旭深知只有创新才能提效。多年来,他参与研制的科技项目多达十余项,其中以水平渣仓、自动化装渣系统为代表的创新项目多次获得冀中能源集团科技创新大奖。在当前煤炭整体形势下行的环境下,他不断探索总结材料管理的新方法,通过对易耗,易损材料进行重点监督管理,全矿2014年主、辅材资金消耗同比2013年节约603.83万元。
图为王腊旭。
图为王腊旭在调度台进行调度指挥。
工作上中王腊旭兢兢业业、锐意进取,生活中他为人厚道、乐于助人。工友们谁家有了急事、难事,王腊旭总是伸出援助之手。2012年,生产部职工耿世勇9岁的儿子被查出脑瘤,王腊旭第一时间带领全科同事捐款,一个小时内就筹集近万元。为了让患难的工友得到更多的帮助,王腊旭将耿世勇的情况反映给了上级单位,一天内就募得7万元。当王腊旭和工友们把这笔救命钱送到耿世勇手中时,耿世勇当场流下感动的泪水。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孩子成功做了手术并渐渐康复,而耿世勇则以加倍的努力回报着企业,在工作岗位上屡创佳绩。这只是王腊旭热心帮助工友的一个缩影,他为去世工友代孝27年的善举早已经传遍大江南北,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
如今,王腊旭已经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道德模范等多个荣誉称号,然而在他的心中,最大的收获则是看着自己的“矿山梦”正在逐步实现:企业生产环境越来越优美,工友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煤炭工人虽然辛苦,但如果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并为它奉献努力,最终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王腊旭说。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