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劳模”的笔墨情怀

2017-11-21 16:47:19来源:商丘新闻网

打印 字号: T|T
  记者上周末到虞城乡下采风,顺路看望了跟踪采访27年的全国劳模王泽林。
  74岁的“王劳模”已是满头白发,但依然可见1990年记者笔下《汗洒黄土地生金》里那个与土地较量、创造“一年六种六收”奇迹的农民硬汉王泽林的精气神,只不过他早已转型做起了扶困助孤的慈善事业。
  印象中的王泽林,从科学种田能手到转包土地高产开发,从兴办教学用具工厂到开办缝纫技术培训班,从加工小磨香油到尝试开发香油麻花等,不断的市场开拓都是为了支撑一名农民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几十年如一日扶助孤寡、多做好事的追求。这在记者10年前跟踪采写的《王泽林的故事》《用汗水和心血为党旗增辉》《34名孤儿的幸福和一名农民党员的责任》等见报文章中有过叙述。
  几年不见,如今的王泽林再次转型,竟沉浸在自己营造的笔墨书画世界里。
  走进两大间挂有“全国劳模王泽林书画院”招牌的画室,墨海飘香,琳琅满目的都是“王劳模”手书并装裱好的书法作品,从“中国梦”“诚信是金”“上善若水”到“紫气东来”“厚德载物”“心想事成”等,令人目不暇接。“种田能手放下锄头拿起毛笔玩起文化了,这跨界有点大!”“王劳模”道出原委:党的十八大后,结合自己作为一个农民一路走来的亲身经历,他觉得很提劲,对共产党的伟大没法言表,就从两年前临摹“中国梦”三个大字写起,连同“全国劳模王泽林”的署名落款,装裱好送人,颇受青睐。于是,一发不可收,去年送出去好多“中国梦”;今年主打“诚信是金”,不少企业老板看中拿走,钱随便给;明年准备围绕十九大主题发挥。
  说起十九大,“王劳模”难掩兴奋之情,打开手机让记者看了一段11月10日国家信访局给他的回复短信——“王泽林:您好!近日致习近平总书记的来信收悉。感谢您对总书记的拥护支持!多年来,您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无私奉献,扶助大量孤儿、贫困生完成学业、走向社会,您的善举彰显了一名老党员、老劳模的本色和担当,令人钦佩,值得肯定和学习!祝您身体健康、事业顺利!此复。国家信访局 2017年11月10日”。
  王泽林说,从十九大开幕,一直到十九届一中全会选出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他组织全家一直观看电视直播,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描绘的光明未来,想到自己的经历,越看越觉得提劲。10月26日看到报纸上登出的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照片和介绍,“王劳模”再也控制不住内心激动,提笔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表达“作为全国劳模、年龄74岁的农村老党员”的“备感欣慰和自豪”,信中还简单汇报了自己做公益慈善事业的经历,并表示“我会一如既往地干好慈善事业,为社会多做贡献,奉献我的余热”。
  “我只是想表达自己的心情,这么快就收到国家信访局的专门回复,我已经非常激动了!”74岁的“王劳模”有了下一步的计划,“我通过写字宣传十九大,现在已开始重点练习八个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装裱好送给农村党员,企业家谁要给谁。”
  “我们党倡导文化自信,我现在练习书法也越来越有自信。”临告别,“王劳模”娴熟地铺纸挥毫,现场写下“友谊长存”四个大字相赠,表达他与记者27年的友情,遒劲有力。
  看着眼前白发苍苍的王泽林老人,感受着“王劳模”老年跨界的笔墨情怀,记者又想起27年前那篇《汗洒黄土地生金》结尾的一句话:“令人深思的王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