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煲仔饭的煎熬与温柔
广州人有多爱“煲”,从人们日常的言语就看得出,儿女情长都由“掂煲”(分手)和“箍煲”(不想分手)表明。
文/发变组 摄影/陈超
粤语地区流传着一个冷笑话:最煎熬的菜式是什么?答曰:煲仔饭。听出歧义的路人一笑置之,亲身经历过的食客却深知其真正煎熬的道理。
想象一下:严冬的广州巷子里干冷的穿堂风如利刃般划在脸上,饥寒交迫的你点了一个煲仔饭后便要坐下苦苦等待一个生米煮成熟饭的过程,眼巴巴地看着炉头上整齐排列的十几个砂锅扑腾着,师傅却好像故意慢下节奏,有条不紊地照顾着所有砂锅,混米、舀水、控火、倒腾锅盖、码肉、窝蛋,最后沿一圈锅盖缝滑入半勺香油,半勺调过味的酱油。半个小时后,你已咽下一百零一次口水。终于等到滚烫的煲仔饭放在眼前,服务员掀起锅盖的一瞬间在锅腔内打滚的蒸汽扑面而来可你却仍然无法释放迫切的心情——太烫了!只能小心翼翼地用勺子一层一层地刮着吃,何其煎熬!
而质朴温柔的情愫却在入口时油然而生。黏米与丝苗米的混合、收水的掌握和略微的油分让饭质干湿平衡适度,入口有弹性而不黏牙;肉码和姜丝也是控了水分,姜的清香辟去了肉的腥味;如果是腊味煲仔饭则更为惊艳,广式腊味独有的咸中带鲜甜,不至于对味蕾造成重口味的刺激,肉汁渗入饭中,让米饭也带了鲜味;传统的煲仔饭,在锅底总留有一层米厚度的饭焦(锅巴),好这口的食客或是直接刮着吃,或是加一碗清汤,又或是用普洱茶泡着吃,悉随尊便。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