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审知与闽台关系研究

2014-02-20 13:33:06来源:固始网 作者:陈榕三

打印 字号: T|T

  福建地处亚热带,自古多蛇,史前时期这里的先住民以蛇为图腾崇拜。春秋战国时的福建被称为“东越”。秦末汉初,东越王无诸佐汉灭秦有功,被封为“闽王”,其国称为“闽越国”,福建自此称“闽”。唐开元年间,由于“闽越国”境内设有福、建、泉、漳、汀五州,而重要的州为福州r闽越国”都)和建州(闽北,福建通中原的必经之路),因、而各取其头一个字称闽越为“福建”。由于开发得较晚,在唐以前的正史中,有关福建的记载较少。而自东晋“五胡乱华’’始,中原华胄南迁,福建得到开发。唐末,河南固始的王潮、王审知携族南下,据有福建,福建得到进一步发展。
  王审知,在福州执掌福建军政大权前后达29年,他一生以史为鉴,以民为本,轻徭薄赋,省刑惜费,鼓励垦荒,倡修水利,兴办学校,发展海外贸易,招纳中原名士,使福建成为当时全国比较稳定繁荣的地方,被喻为“文儒之乡”。因此他也被后世称为“开疆闽王”,深受百姓爱戴。此时,福建人口上升到46万多户,王审知被尊为“王氏闽台祖”。后闽国内讧,王氏子
  五代末年,十国中以吴与南唐势力最强,他们对中原之五代朝廷,始终采取敌视态度,对四邻亦怀有兼并的企图。这样的形势,不能不使王审知防患吴、南唐之入侵而宁愿臣服于中原五代,以谋抗制。于是王审知就开辟位于闽江口的甘棠港,便于对外通商、发展贸易,并将贡品通过海道献给中央统治者。关于这一点,台湾某报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开门揖盗王审知》,文章(大意)说:“因闽国左右邻都是强大的割据势力,王氏一不惜以财宝付与日本海盗,借助其力量,使得日本人后来长期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有了基
础。”但事实并非如此。  
  公元927年开闽三王之子王思义兄弟l0人卜居于晋江青阳的杏厝王,是为晋江王氏开基始祖:以王思义兄弟l0人为杏厝王一世祖,于八世四郎移居罗山镇杏田村。十一世有礼从杏田迁居金井镇洲村。杏厝王的十七世王崎山迁至青阳莲屿的沿塘,明末清初沿塘的王佰荣迁居青阳的高岑(高霞)。
  目前台湾和海外“三王”子孙宗亲共有200多万人,其中台湾岛内有50万人,金门当地有l万余人。
  

  陈榕三(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