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审知与闽台关系研究
福建地处亚热带,自古多蛇,史前时期这里的先住民以蛇为图腾崇拜。春秋战国时的福建被称为“东越”。秦末汉初,东越王无诸佐汉灭秦有功,被封为“闽王”,其国称为“闽越国”,福建自此称“闽”。唐开元年间,由于“闽越国”境内设有福、建、泉、漳、汀五州,而重要的州为福州r闽越国”都)和建州(闽北,福建通中原的必经之路),因、而各取其头一个字称闽越为“福建”。由于开发得较晚,在唐以前的正史中,有关福建的记载较少。而自东晋“五胡乱华’’始,中原华胄南迁,福建得到开发。唐末,河南固始的王潮、王审知携族南下,据有福建,福建得到进一步发展。
王审知,在福州执掌福建军政大权前后达29年,他一生以史为鉴,以民为本,轻徭薄赋,省刑惜费,鼓励垦荒,倡修水利,兴办学校,发展海外贸易,招纳中原名士,使福建成为当时全国比较稳定繁荣的地方,被喻为“文儒之乡”。因此他也被后世称为“开疆闽王”,深受百姓爱戴。此时,福建人口上升到46万多户,王审知被尊为“王氏闽台祖”。后闽国内讧,王氏子
五代末年,十国中以吴与南唐势力最强,他们对中原之五代朝廷,始终采取敌视态度,对四邻亦怀有兼并的企图。这样的形势,不能不使王审知防患吴、南唐之入侵而宁愿臣服于中原五代,以谋抗制。于是王审知就开辟位于闽江口的甘棠港,便于对外通商、发展贸易,并将贡品通过海道献给中央统治者。关于这一点,台湾某报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开门揖盗王审知》,文章(大意)说:“因闽国左右邻都是强大的割据势力,王氏一不惜以财宝付与日本海盗,借助其力量,使得日本人后来长期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有了基
础。”但事实并非如此。
公元927年开闽三王之子王思义兄弟l0人卜居于晋江青阳的杏厝王,是为晋江王氏开基始祖:以王思义兄弟l0人为杏厝王一世祖,于八世四郎移居罗山镇杏田村。十一世有礼从杏田迁居金井镇洲村。杏厝王的十七世王崎山迁至青阳莲屿的沿塘,明末清初沿塘的王佰荣迁居青阳的高岑(高霞)。
目前台湾和海外“三王”子孙宗亲共有200多万人,其中台湾岛内有50万人,金门当地有l万余人。
陈榕三(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