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圣地心声 平武王氏报恩寺洗心之旅
报恩寺是一座仿北京紫禁城建筑的寺院。据说当初修建时,并不是按寺院修建的,而是按皇宫规格修建的。修建这座“皇宫”的主人,是龙州(即今平武县)宣抚司土官佥事王玺父子。据传,王玺凭借龙州地势险要,又认为自己姓王,且名字中又有象征皇权的“玺”字,便认为这是上天赐给他做皇帝的机会,于是便做起了“土皇帝”的梦。他趁进京朝贡之机,暗以重金招聘曾修建紫禁城的工匠,仿紫禁城型制大兴土木,历经七载,修起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
然而,虽然这里天高皇帝远,但是王玺的行为还是被皇帝知道了。于是皇上便诏王玺进京问罪,并派钦差大臣调查。王氏夫人接到王玺密信,忙令雕工塑匠增制天王金刚,赶造观音佛像。又设立了“当今皇帝万万岁”的九龙牌位。钦差大臣一路游山玩水抵达龙州时,只见“报恩寺”三字金匾高悬,天王金刚威武雄壮,千手观音慈祥肃穆,诸天佛圣、钟磬法器样样具备,叹曰:“此非王府,实属庙也!”加之王氏夫人又以金银美女贿赂,钦差回朝便竭力为王玺美言,皇上便赦了王玺死罪,又将“报恩寺”改为“敕修报恩寺”。
报恩寺
据介绍,这座寺庙全是用楠木所建,庙内无论是房梁还是墙角都不结蛛网。庙的建筑也非常特别,全是斗拱飞檐,接头榫铆未用一棵铁钉。现已作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学科研基地。该寺从明初至今历经500多年,虽经历多次地震,但至今保存完好。
报恩寺坐西向东,这是与一般寺庙坐北朝南极不相同的地地方。这不知是有意而为,还是因地势而造。寺门前有一广场,广场中央分左右各立有一根经幢。据说,原设计这里是要立两根华表的,因改建成寺庙,所以才改立了两根经幢。经幢上的经文经岁月的销蚀已有相当部分模糊不清,但是两根石柱还是依然挺立在那里见证这几百年的岁月。
报恩寺
在山门前,有一巨龙石雕,有点像故宫太和殿门前的石雕,只是规格小的多。进了山门,在天王殿前有一座金水桥,型制也全是仿北京的金水桥,桥下有水池,只不过尺寸太小,材料也非汉白玉,而是青石,因而看不出它的富贵和华丽。顺左手方向前行,首先观看了由一位在当地开矿发财的老板捐赠的一尊羊脂玉释加牟尼像,然后来到华严殿。
华严殿内藏有一座犹如凌空托起的七级浮屠的转轮经藏,十分的精美壮观。大殿内到处都是浮雕或透雕的龙或龙饰造型,一派典型的皇家气势。导游小姐让游客猜猜,报恩寺会有多少条龙?有人说有一千条,有人说有五千条,也有人说有一万条。最后导游告诉大家,经专家精心论证,报恩寺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条半龙。之所以有个半条龙,是因为有条龙只有半截龙尾巴。呵,真是个“龙窝”啊。
报恩寺
出华严殿,沿长廊前行不远,在大雄宝殿一侧,有一个长廊与大殿相连的斜廊(坡道)。这斜廊绝妙的地方在于,其左右前后无支撑,下无根基,虽可以随手摇动,却历经多次地震,巍然屹立五百多年不倒,算得上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那斜廊是全木结构,上覆青瓦,四根方木柱直径仅有十几厘米,坐落在一个石砌的斜坡甬道上,就像一个四脚条凳放在那里,任何加固措施都没有,然而它却稳如磐石,历经几百年不腐不倒,真的是个奇迹呢。我不由得对那些建造这一奇迹的先辈们肃然起敬。
出华严殿沿长廊继续向后走,就是碑亭。南面的碑亭里立的是“万乘皇恩碑”。内容大意是皇帝敕赐由报恩寺管辖天宁寺等一十四座寺庙。此碑是大明正统十一年十一月王玺建立。北面的碑亭里立的是“九重天命”碑。碑文是:“‘奉圣旨既是土(土字下面加有一点,即玉字没有上面那一横,疑为皇帝临时造字)官不为例,准他这遭。’钦此钦尊。修理报恩寺一所,转轮藏一座,完备安放藏经,祝延圣寿。具本谢恩外。”立碑时间仍为大明正统十一年十一月,立碑人亦为王玺。
报恩寺
隐藏于石碑中的故事也颇令人玩味——北边这座碑文中的“土”字加一点,看似是个错别字,实际是有来头的。据说当年王玺接到这一圣旨后,当时就向东北方向九叩头,以谢皇帝不杀之恩。为什么呢?王玺也是读书之人,见圣旨中的土字下有一点,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那就是你虽然将皇宫改建成寺庙,但倘若有什么不安分的行为,那头颅则随时可以摘下来埋入土中的。因此,王玺在建碑时,特意将王玺的“玺”字刻得很小,意为王玺什么时候都是一小人。虽然传说是如此,我倒觉得说不定当时在撰写圣旨时,可能有意无意洒了一滴墨汁在那土字附近,而皇帝侍从又未注意到也未曾不可。将自己的名讳故意刻得很小,那是有自谦之意,这倒是十分明白的。
碑亭后面是万佛阁,内有佛像和王玺父子塑像。从万佛阁出来,才来到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殿堂正中、佛像前面供有一块王玺亲书的“当今皇帝万万岁”的牌子。据说,报恩寺之所以历经几百年各种战乱而不毁,主要得益于这块牌子。因为谁当皇帝它都呼“万万岁”,谁敢骚扰呀?这大概就是王玺聪明过人之处吧。
报恩寺的雕刻绘塑,真的十分的精工巧制,若不是亲眼目睹,定以为是自吹自擂。殿内佛像、造型优美,形象生动;绘画壁塑,构图巧妙,内容丰富,真让人饱了眼福。没想到在这偏远的深山里,居然还藏着这样一颗明珠。
四川旅游网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