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唐代名醫——王燾

2013-07-29 11:37:30来源:神农山药网

打印 字号: T|T

摘要:王燾是唐代陜西省郿縣人他出身于唐朝名門之后為了醫治母親治病開始研究醫學他閱讀了大量醫書博學多識著有外臺秘要一書它是我國唐代由文獻輯錄而成的綜合性醫書
 

王燾,是唐代陜西省郿縣人。他出身于唐朝名門之后,祖父王珪是唐初杰出的宰相之一,與魏征齊名。父親李敬直是南平公主的駙馬。他與唐朝的甄氏兄弟相似,為了醫治母病,而開始潛心學醫。所編著作《外臺秘要》博采眾家之長,至今仍是學醫之士的必須經典。

一、學醫緣由

王燾從小體弱多病,母親身體也不好。他十分孝順,不解衣帶地照顧母親,還閱讀了大量醫書,尋找靈方妙藥,也漸漸地對醫學產生了興趣。

王燾曾經擔任徐州司馬和鄴郡太守,但是他為了有機會閱讀醫學書籍而到了當時的皇家圖書館——弘文館任職。自此,他便如饑似渴地在那里閱讀晉、唐以來的醫學書籍。他在這里度過了20年的時間,在系統閱讀大量醫書的同時,他還認真的做了詳盡的摘錄,夜以繼日,年復一年,積累了大量的醫學資料。其中僅古方就有五、六十家之多。后來,他被貶職到房陵,遇赦后就近安置在大寧郡,當地氣候炎熱潮濕,百姓得了瘴氣,十有六七難逃一死。他依照隨身攜帶的驗方施治,竟然把即將死去的人神奇地救了回來,由此,他便決心發憤編寫醫書。

二、醫學貢獻

他不僅對《千金方》、《肘后備急方》之類的著作仔細研究,還對沒什么名氣,流傳也不廣泛的著作加以收集,如陳延之的《小品方》、張文仲的《張文仲方》等醫著。除此之外,對民間單、驗方也并不排斥。書中共收載了6900多首方劑,每一門都是以《諸病源候論》的條目為引,再廣引方劑。每一首方,都注明了出處和來源,給后人的研究帶來了很大的方便。許多散佚已久的醫書,也都是在這部著作中看到大致內容的。  

王燾對于方劑的收載,不僅廣引博采,而且精挑細選。現在看來,當時收載的許多治療方法和方劑,都十分切實可用。而書中記載的治療白內障的金針拔障術,是我國歷史上對這種方法的最早記載,且這種方法,現今仍被沿用。   

《新唐書》,將《外臺秘要》稱作“世寶”,歷代不少醫家認為“不觀《外臺》方,不讀《千金》論,則醫所見不廣,用藥不神”,足見該書在醫學界地位之高,其卓著的功績是不言而喻的。王燾以一生的精力,為保存古醫籍原貌和總結唐以前的醫學成就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留下了千古的美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