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济宁"十大中医世家"出炉 为名老中医颁发证书

2014-10-29 17:50:08来源:济宁新闻网 李倩 张晓科

打印 字号: T|T

十大中医世家受表彰。

  济宁新闻网讯 28日,在济宁市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暨中医膏方养生文化节开幕现场,济宁市卫计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公布首批考证的十大中医世家,并为从事中医药工作40年上工作者和名老中医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本次公布的首批中医世家考证结果中,金乡率氏中医世家、金乡温氏中医世家、嘉祥徐氏中医世家、济宁颛孙氏中医世家、济宁王氏中医世家、鱼台生氏中医世家、济宁李氏中医世家、邹城吕氏中医世家、曲阜朱氏中医世家、泗水乔氏中医世家获此殊荣。

  73岁的徐昭玉从医50多年,其祖父是济宁市四大名中医之一,曾祖父是清末的痒生,后弃儒从医,精于喉科。1937年,在金乡县应考被录为国医,在金乡行医16年,后移居济宁市南门口,开设喉科诊所,济宁知名中医王作人、徐益善均为其传人底子。“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我10多岁就熟背《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等,开始对中医产生了兴趣,后来就跟在父亲身边抄方,看父亲如何为病人诊脉、开方,学着认识一些中草药,帮着加工整理药材,并自学了中医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医学知识。”
  在此次公布的从事中医药工作40年以上的名单中,年龄最大的已达90岁,从医71年。“济宁市中医药事业历史悠久,在明嘉靖年间济宁就有中医堂铺。”济宁市卫计委中医药管理科科长唐长冬介绍,济宁历代名中医辈出,魏晋王叔和、元代赵钧、清代“北喉”张西山、近现代的孔伯华、王作人均为国内知名中医名家。“中医源于民间,但其技艺失传十分可惜,此次公布首批中医世家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济宁的中医事业。”
  “长期以来,全国中医大家都把儒医文化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学家、文化界也把儒医文化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现象,成为中医学乃至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唐长冬说,中医文化宣传周期间还举办了首届儒医论坛,在国内首次竖起儒医流派大旗。

  济宁市卫计委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魏明凯介绍,济宁将进一步加强名院、名科、名医、名医堂、名厂、名药、名店“七名战略”,推进基层中医药特色能力提升六大工程,通过加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探索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济宁李氏中医世家:时代不断发展中医也需进步

      “参评的中医世家需从医30年以上,每天接诊的也要30人以上,且父辈也要是名专家。”提起家族延传的行医史,53岁的李书耀语气中充满了自豪感。

  “我的祖父师承济宁西接骨刘五爷。1933年,在济宁冯家大院街开设李家花园,间接骨、推拿,推拿手法属齐鲁推拿流派,大开大合、动静结合,现传承三代。”在领奖现场,从医37年的李书耀还特意穿上了唐装。

  “这是祖辈们留下的丰厚‘财富’,时代在发展,我也不能原地踏步。”作为李氏中医世家的传承人,李书耀并没有止步,而是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我的父亲创造出‘牵引加拇指颤压法治疗’,取得很好的疗效。在此基础上,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经过不断研习、反复斟酌,我也独创‘七联发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很多患者得到诊治。”

  李书耀说,作为中医世家的传承人,虽然没有什么独门秘方,但对于医术的精益求精与其他中医世家是一样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实行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和自负盈亏,由县级农业部门认定,经工商注册登记的新型农业经营实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