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翰墨书香绕古城 临沂打出漂亮文化名片

2013-06-21 14:40:56来源:千龙网 作者:安力

打印 字号: T|T

今天上午,媒体行南线采访团来到一代书圣王羲之的故居。千龙网记者 安力摄

  千龙网临沂6月19日讯(记者 安力)王羲之故居洗砚池水色幽深、书法广场上《兰亭集序》的石刻隽秀飘逸、文化中心里老幼同享文化之乐……19日上午,“聚焦美丽山东第九届中国网媒山东行”南线采访团深入临沂市采访,无论是保存完整的文人墨迹,还是重金修建的文化新景观,都令浓郁人文气息随处扑面而来。

  王羲之故居:园林里的中国书法展

  革命老区临沂素以红色胜地著称,其实她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一代“书圣”王羲之就是临沂人。据介绍,临沂历代所出名人尤以王羲之最为世人所崇,因此临沂也被称为“羲之故里”。王羲之故居便是1989年依其旧址修复的。

  王羲之故居为古典园林式建筑,走进园区,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砚池怀古,相传这里曾是王羲之幼年练书法时清洗砚台和毛笔的地方。园内还有国内外首屈一指的中国当代书法碑廊,里面陈列着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的书法石刻80余块,堪称园林里的中国书法展。

  据介绍,近年来,王羲之故居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扩建,面积由原来的28亩增至80亩,除了原有的洗砚池、晒书台、琅琊书院、书法碑廊等景点外,又修复了王氏故宅普照寺、王右军祠、五贤祠等景点。2003年10月,王羲之故居竣工对外开放,成为临沂市最富含人文情怀和艺术气息的旅游文化休闲场所。

  书法广场:没有围墙的“书法课堂”

书法广场上众多的书法作品引记者们拍照 千龙网记者 安力摄

  随后,网媒采访团又来到临沂书法广场。记者看到,在这里,千百年来形形色色的书法代表作筋骨遒劲、笔力雄健的楷书,飘若惊鸿、矫若游龙的行书,古拙、端庄的隶书,龙飞凤舞、狂放不羁的草书……一一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目不暇接,俨然是中国书法发展史的浓缩版。

  据悉,在这处约10万平方米的广场上,荟萃了雕刻草、篆、隶等各类字体十多万字,且每个字都是书法名家所写。每天,众多临沂市民来到这里,或行走曲径之间,观览铭文碑帖;或挥毫泼墨,现场临摹名家作品,因而,书法广场被称为一座没有围墙的“书法课堂”。

  临沂市文化中心:市民尽享文化大餐

  临沂之行的第三站,记者采访团一行来到了临沂市文化中心,这座耗资7亿元的文化殿堂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诸多服务功能与一身,让每一位临沂市民都能在此尽享文化大餐。

  在文化中心的当代美术馆,“琅琊风骨”羲之故里书画作品晋京展的预展正在进行,工作人员介绍说,展出的近百幅不同风格的书画名作均出自临沂书画家之手,代表着临沂市书法绘画的最高水准。位于19楼的长廊是观赏临沂城区风景的绝佳位置:向北可以远眺高楼林立的新区,向南则南可俯瞰独具特色的老城。

  记者了解到,这里是临沂市规模最大的文艺展览、活动平台。“在文化中心,下至不会走的娃娃,上至百岁老人,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文体娱乐项目!”文化中心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们不时发出感叹:印象中的临沂还是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的革命老区,却原来是一个焕发着勃勃生机的历史文化名城,“原来是我们out了!”记者们打趣道。滔滔沂河水蕴育出厚重的历史文化,悠久的文化又世世代代滋养着临沂人民,让这里不负“羲之故里、书法圣地”的盛名。文化,已成为临沂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这张文化牌打得确实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