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写给王听兰先生的简信(三十)

2013-06-01 00:44:53来源:

打印 字号: T|T

王听兰先生,你好!

我借召开第十届中华王氏文化研讨会——暨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2013)年会的机会,给你提几点建议,供会议研讨,以增强民主气氛及活力,做一些有益于民族团结,家族和睦的好事,望予采纳。

一、你的留同存疑、连体书写和模棱两可的不实之词,是一路货色,是蒙蔽族众的骗术。现在将留同存疑改为留同存异,都是文理不通的不同记术罢了。他与大同小异,即求大同存小异是有原则区别的。大同小异界限清楚,留同存疑(异)含糊不清。留同20%,存疑(异)80%,或者留同、存疑(异)各50%。你究竟是留同多少,存疑(异)多少要有个界限,不能乱造词语,留同存疑(异)是你王听兰先生创造的“美丽语言”,他的正确性何在?请听兰先生研讨。

二、听兰先生,你的拼凑、造假、填入、认定、认为、认同、尊重多数的原则、会议通过、研究的观点、去伪存真、适当修正、自然属于、社会上说法举例中的传言……等一大串的假冒词语,充斥在你的大成总谱中,他的利弊关系是什么。请听兰先生研讨。

三、王祜与王祐,王抟与王团,王岁与王惠,太原王志与琅琊王志,王言与王億之辩,关键在于:王言究竟是王抟还是王乾的儿子。如此这么多的重复问题,对他们的上源考证,又在重新论述。改过去改过来的反复论述,万变不离其宗。目的就是千方百计改变三槐王的上源归属。三槐王的上源本来就属于琅琊王,听兰先生硬要拉过去归属为太原王。国史记录不算数,私人家谱比正史都重要?是查的历史资料准确,还是私人家谱准确?请听兰先生研讨。

四、关于“并王言”与“并无王言”的简述。按《通讯》43期载“曒生宠,宠生仲连……生抟,生倜、倓、伦”并王言。这段话的内容实在,是国史上的原始记录,可信。并王言文字通顺,是一个完整的语句。但听兰先生为把王言归为太原王,不惜一切手段,通过造假、认定,就轻率的改为“并无王言”,说是漏掉一个“无”字。这一改毛病就出来了:1、否定了原来的真实内容,否定了国史记录的真实性。2、文理不通,语言不规范,文字上没有这种用法,“并无”何必再写呢。3、“并”字是一个连词,有前面的三个,后面的一个用并字连起来,文字上通顺,所以并王言是正确的。是并王言正确,或者是“并无王言”正确?请听兰先生研讨。

听兰先生,从这封简信看,你对王氏宗谱上源的考证改变太多,弄得面目全非,无数次的考证(走马观花),无数次的下结论,至今没有一个正确论断。

听兰先生,人们对你的拼凑、造假和填入,讲的次数太多,讲腻了,不好意思再讲了。但听兰先生却无动于衷,固执已见,蛮不讲理。最后我赠送你一句重庆方言:长江没有盖盖子。

 

                            重庆市云阳县  王登明

                          2013年5月30日  电话:1307549291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