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热情宣扬王审知的叶向高·王审知与福清研究之七

2013-05-31 10:08:14来源:

打印 字号: T|T

  有明一季,对去世数百年的王审知来说,既有悲剧,更有喜剧。
  明宣德4年(已酉,公元1429年),福州屯军私自挖掘王审知的陵墓,引起社会哗然,被王审知后裔王琨等告到官府,此事受到应有的追究。在这过程中,人们第一次发现,墓圹中王审知的“画像悬于堂上,只见方面大耳,巨目隆鼻,紫面修髯,儼然可畏”从此王审画像开始在社会上流传,于是有了叶向高后来作于万历30年的《忠懿王像赞》
    “有颜紫光,有髯戟张,
      惟忠懿王。王来莅闽,
      闽壤荆榛,孰开其屯?
      王乘白马,大旗蔽野,
      闽山之下,父老来迎,
      壶浆纵横,我父我兄。
凶除秽辟,绥我衽席,
      施及蛮貊,大具南金。
      臣节弗踰,帝鉴乃心,
      苔碑突兀,作镇闽越,
      甘棠勿伐。王子王孙,
      搬聊蕃衍,伐高其门,
     王泽悠悠。王颜兹留,贲于千秋。”
    叶向高,字进卿,号台山,明嘉靖38年(公元1 559年)出生于福清孝义乡化南里云山境(今福清市港头镇后叶村)。万历11年(葵未,公元l 583年),24岁的叶向高考中进士。万历25年(公元1597年)在京都任皇长子侍班官,颇受器重。万历27年(公元1599年)因上疏请罢矿税,被排挤出朝廷,居于闲职9年之久,此间曾回家乡福清办理迁家。也正是在此期间,他见到闽王陵出土的王审知画像,
故作《忠懿王像赞》。
    此时,他还得知明万历28年闽王陵再次被破坏,30年才得以处理;得知明万历29年福州士绅上书官府,要求重修年久失修的闽王祠,恢复春秋两季的祭祀,30年终于得到批准。故万历31年春,当晋江人黄风翔撰写《重修唐威武军节度谥忠懿王庙碑记》时,叶向高便以:“赐进士第、翰林院学士’’身份为石碑“篆额”,表达自己对闽王王审知的敬俐。
他一贯认为闽王王审知“建学兴文,惠农通商,起家为国,而尤恪终臣节,忠式孝友种种功德,祥具唐史郡志中,千载佑之,犹有起色。当他了解到王审知裔孙王亮(字娄峰,浙江临海人)此时调任福建转运副使,“甫下车遂慨然以兴复为己任,修陵庙,订谱牒,设祭置田。”至万历37年(已酉,1609年)王亮调离时,各项事业已基本完成。而此时已奉调进京,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主持朝政的叶向高,便在万历37年秋,以“赐进士出身、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知制诰同知,经筵日讲官“的身份,亲自撰写《王娄峰公颂德碑》;还请同乡进士王锡候“书丹”。这对王娄峰及其修复王审知墓、祠的事业,无疑是极大的肯定和支持。文中,叶向高认为:修复王审知墓、祠,这不仅是王氏子孙之事,也是福建全省百姓的事。因为当年王审知率众入闽,为大家共同崇拜,“予惟桑中从王入闽者十之八九,予辈得有今日,皆王赐也。公为祖极德,微独公族之荣,即全闽皆与有极耿光矣。”这实实在在道出了千年来福建百姓的心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