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杭州等你 西湖爱情故事的前世今生

西湖的主要人工元素——两堤三岛,是在九世纪到十二世纪间经多次疏浚而形成的。

自南宋(十三世纪)起,西湖十景被认为是“天人合一”最理想和最经典的景观体现。西湖这一文化景观将中国景观美学的理念表现无遗,为唐宋两朝的文人墨客所称道。

西湖景观不仅对中国,而且对其它国家的园林设计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地方通过对湖和堤的设计来模仿西湖的和谐之美。

西湖的魅力在于总是能够激发人们“寄情山水”的情怀。从杭州城望向西湖,这个大景观的视觉参数高至周围的山脊,有清晰的界定。

西湖申遗中所说的“西湖”,并不仅仅指那湾水面。它的申报范围由承载着“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的六大景观组成要素的分布范围组成,并依据核心要素“西湖十景”的完整视域空间范围,结合可清晰辨认的现有地形划定边界,占地总面积3322.88公顷。

西湖自然山水由西湖的外湖、小南湖、西里湖、岳湖、北里湖五片水域(共559.30公顷),与环抱于湖的北、西、南三面丘陵峰峦(共3000多公顷)组成,既是整个“西湖景观”基本的自然载体,也是景观的组成要素。

从景观角度看,西湖的自然山水以“秀美”而著称,湖水与群山紧密相依。低缓的群山呈马蹄形环布在西湖的南、西、北三面,层叠而舒展,天际线柔和委婉,群山环抱中的湖水盈满平静。

旖旎的湖光山色激发了中国古代艺术家无限的创作灵感,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重要题材,也是历代诗词文学的描写对象,西湖自然山水由此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西湖文化景观不可替代的特征要素。

在近千年的文明与文化发展影响下,西湖山水与堤岛、桥涵、亭台、楼阁等多种人工作品交融渗透,共同构成了西湖景观山水优美、人文荟萃、内涵丰富的显著价值。

西湖的周围空间自十二世纪以来就形成了三面环山、一面临城的城湖历史关系,并传衍至今,呈现为西湖景观极为独特的“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景观空间特征。

群山以湖面为中心,层叠连绵地在北、西、南三面环绕着西湖,状如马蹄;湖东则为平坦的土地,座落着具有千余年历史的杭州城。

群山环抱着湖、古城依傍着湖,三者和谐地组合在一起,一方面形成了立体、丰富的景观空间,另一方面体现出自然环境与人类居住地的和谐共存。

西湖群山虽体量精致、却层叠绵延,视觉空间上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纵深感;西湖的水域规模适中,自湖上四望,湖岸可辨,视觉空间上具有适宜的围合感和尺度感;同时,湖水的丰盈与平静,还呈现出湖与岸无间的亲和感;湖东的城市界面则临湖带状展开,舒展而充满动感和活力,形成了一抹鲜活独特的风景线。

西湖山与水的空间尺度给人以舒适、亲切的感受,既宜于游览,又便于观赏,具有浑然天成的精致和细腻;同时,依傍于湖山之侧的城市,与湖山形成了唇齿相依的亲密关系。

西湖的湖、山、城整体的景观空间特征,呈现出人与自然的独特的整体感和亲和感。西湖的山水空间所表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征,高度契合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理想山水模式,而被历代推崇为反映中国山水美学思想的典型景观和山水人居的典范,维系和传承千年。

西湖景观格局,又称“两堤三岛景观格局”。它由五个文物古迹“白堤”“苏堤”“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及它们所构成的西湖水域的观赏和交通格局共同组成。

其中“两堤三岛”是公元9-19世纪期间通过多次西湖疏浚工程不断增添营造而成的人工产物,“景观格局”是指由“两堤三岛”共同构成的西湖景观堤岛格局——它既呈现为西湖景观的一种整体布局设计特色,又因其交通路线的内在关系而具备了湖山观赏的游览格局。

它以纵和横两条长堤、点状分布的三岛分隔出五片水域,共同构成景观框架。这种以堤岛来分隔和组织空间的方式,是中国景观设计中营造适度空间尺度的重要手法,并融合了中国江南特有的湖堤景观风貌,形成了西湖代表性的景观格局特征。

湖中三岛象征了中国秦汉出现的“一池三山”的神话仙境形象,苏、白二堤是中国文化史上最著名的两位大文豪苏东坡、白居易所兴建,堤、岛格局成为西湖景观在中国和东亚影响最为广泛的造园要素。
去过很多次杭州,只为遇见杭州的春夏秋冬。不得不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可谓实至名归。在阵阵柳浪中,在山光水色中,总有伊人在此等候,也总有脍炙人口的传说令人沉醉其中。
去过很多次杭州,只为遇见杭州的春夏秋冬。不得不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可谓实至名归。在阵阵柳浪中,在山光水色中,总有伊人在此等候,也总有脍炙人口的传说令人沉醉其中。

【梁山伯与祝英台】(东晋)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飞久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梁山伯与祝英台……”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梁祝又是一段令人扼腕的凄美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分别之地,十八相送在长桥
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途遇同窗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遂结义金兰。于万松书院求学三年中,二人日则同食,夜则同寝,感情日深。三年后,英台返乡,山伯十八里相送,依依惜别。祝英台假借许下九妹,与梁兄约定日后提亲。谁知天不遂人愿,梁山伯求亲遭拒,祝英台却早被许给马文才。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双双化蝶,令人唏嘘不已。

【苏小小与阮郁】(南北朝)
和民间传说有所不同,历史上的苏小小是南朝钱塘著名歌妓。苏小小才貌双全,只可惜身世凄凉,自幼父母双亡,生活所迫,沦为歌妓。一朝与名门公子阮郁邂逅,一见钟情,却因阮郁家中百般阻扰而被迫分离。后来偶遇穷苦书生鲍仁,倾囊助其上京赶考。第二年春,苏小小在对情人的思念中郁郁而终。

“金粉六朝香车何处,才华一代青冢犹存”。青山绿水常在,物是人已早非,情到多时情转浓,多情总比无情苦。
【陶师儿与王宣教】(宋朝)
宋朝时有一女子王师儿与王宣教相爱,但王氏的继母在中挑拨阻挠。结成连理不成,两人便坐船夜游西湖,至长桥下的莲花深处,双双投河自尽。
因为有爱,何惧生死?因为有情,生死相许。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