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2010年泉州王氏十大新闻

2013-01-25 09:42:12来源:开闽三王网

打印 字号: T|T

    按语:泉州开闽三王的裔孙们,在令人难忘的2010年里,努力打拼,付出心血,也喜获丰收。宗亲们经过认真回顾,百里挑一,评出自已最喜爱的“十大新闻”,特刊登如下。

   “固始泉州祭祖大典”获评泉州十大文化新闻

   (注:12月27日,《泉州晚报》年终特稿评出泉州十大文化新闻,固始根亲团抵三王祠谒祖新闻榜上有名。“固始泉州祭祖大典”一文能获评为泉州十大文化新闻,是对泉州王氏望族的影响及其祖祠三王祠这一重要史迹的认可和肯定,具有特定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下面刊登的是该文的全文)
“今年,来泉州寻亲谒祖国各地的热潮不减往年。最有代表性的有“河南固始的寻亲之旅”和“新加坡女部长南安丰州桃源村寻根谒祖”两例。
    10月9日下午,泉州开闽三王祠内鞭炮齐鸣,鼓乐喧天,来自河南固始县的宗亲代表在这里举行“固始泉州祭祖大典”仪式结束后,固始宗亲参观了“福建五代闽国三王史迹陈列馆”详细了解三王入闽历史及三王和万余将士开拓闽疆、鼎建闽国所创立的丰功伟业。
    公元885年唐末动乱后,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在河南光州固始县投入农民起义中,率起义军入闽统一福建五州,进而鼎建闽国。五代闽国三王及后代治闽61年,保境安民,广施德政,致力发展经济,文化和海外贸易,使昔日的蛮荒海隅走向繁荣昌盛、其功勋卓著。
    泉州、福州、漳州、同安、莆田等地至今仍保存了许多“开闽三王”珍贵的历史遗产。特别是泉州留存的史迹更多。如保留了福建省最为古老和完整的唐王陵王潮、王审邽墓,与福州的王审知陵墓均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泉州的开元寺、承天寺、三王祠、古钱币制造遗址、聚宝街等都有“三王”当年留下的史迹。
    王连茂(泉州市海交馆名誉馆长、研究员)点评:这些都是有特定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比如“固始寻亲之旅”,这是一种历史的集体的记忆。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开闽王”在泉在台的子孙很多,更重要的是这段历史对泉州海外交通的影响,可以说,是有划时代意义的是一个重大转折,寻亲,主要就是寻这段历史,寻这些意义,来泉寻亲的这么多,一来体现了一种社会历史事实,即泉州是台胞最主要祖籍地之一和最著名侨乡之一,同时更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日益强大,所以家乡更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王祠”被授“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古城示范区”称号
    日前,泉州开闽三王祠被作为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授予“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古城示范区”称号,赠予的牌匾写道:“宗祠文化是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开闽三王祠祀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唐未农民起义,王氏率义军入闽,克泉州而据全闽五州,王审知晋封闽王,建立闽国。三王治闽40年(885—925),广施德政,惠及宋元”。 “开闽三王祠”这次授予牌匾,充分显示其珍贵历史价值,也再次印证,三王祠系王氏宗祠。

    金门县议长王再生率团抵泉祭祖
    11月25日上午,金门县议会议长王再生、金门县王氏宗亲会理事长王炳川率团抵泉州开闽三王祠祭祖,王再生、王炳川等在先祖塑像前,上香、行三躹躬礼,追思先辈戍闽历史,缅怀先贤兴闽伟业,彰祖宗之功德,表后世之虔敬。“游子结伴,衣锦还乡。特备鲜花瓜果,奉祀先贤。”金门宗亲以对先祖无限崇敬之情,按习俗逐一晋香、晋烛、晋果、晋茶…隆重而又简朴的祭祖庆典在古乐声和鞭炮声中结束。泉州开闽三王文管处向王再生、王炳川宗亲赠送三王一级纪念勋章,王再生议长向三王祠回赠“八骏雄风”画匾。

     美国友人代牛津校董泉州寻根
    8月10日上午,来自美加加洲的琳赛.玛丽苏和女儿弗雪化.琳赛.苏受加洲牛津中学校董王志坚宗长的委托,利用这次到中国旅游考察的机合,帮他先到其祖籍地福建泉州,拜谒祖祠,为其亲自到家乡寻根谒祖打前站。琳赛.玛丽苏是牛津中学校长,女儿在同一学校任教。她俩经过中国的朋友介绍,找到了泉州开闽三王祠。琳赛.玛丽苏从跨包里拿出从美国带来的三枝擅香,和女儿一道,跪在先祖三王塑像前祭拜。琳赛.玛丽苏尊照王校董的嘱托,特地把从美国加州住地带来一包泥土,撒在祖祠庭院的一棵松柏根部,另留下一部份珍藏在“三王史迹陈列馆”,又从祖祠带回一小袋泥土回美国。琳赛.玛丽苏特地为三王祠题辞:“谢谢大家的热情款待。您们纪念先祖的地方非常漂亮。我们非常荣幸地了解王氏家族的辉煌历史及许多感人的故事。我们感受到这处神圣的地方,一定会有上帝保佑的!”琳赛.玛丽苏本来还想再看看古城的其他古迹,但参观三王祠后,她改变了主意,只想在三王祠多呆一会,多听听多看看。她无比感动地说,这里确是神圣的地方,我受到了熏陶、感应,太神奇了。她赞泉州的主人特别热情好客,母女一再表示谢意!

     老台胞王人瑞挺身保护三王祠
    6月中旬,台湾会计师事务所理事长、台北市王氏太原堂常務監事 王 人 瑞宗亲,从台北飞抵泉州,完成他第159次跨越台湾海峡之旅。他听说泉州开闽三王祠的产权因市房管人员不作为被人强夺登记,感到万分愤慨。今年已86高龄的王人瑞先生连夜伏案挥书。用自已亲身耳闻目睹的经历及大量资料写成一份《申请书》,呈送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及领导,阐明三王祠产权的历史渊源及真相,请求有关部门出以公心,从维护海内外百万三王裔孙权益的高度,还原历史真相,让三王祠产权回到王氏裔孙手中。老人谈到三王祠的悠久历史时说,承天寺係吾開閩王始祖王審邽、王延彬父子將府第之基地捐献所建,故有“唐王布施田千頃”之说。三王祠是承天寺外獨立建筑物,乃王家子孫購地出资另建的袓祠,並非承天寺初期在寺內東侧所建之“檀樾王公祠”配祠。三王祠歷代即有产權,持有私产房地契据。
    王老说,八十年代祖祠被占为工厂,为讨回祖祠他和海外其他裔孙,上书当地政府,据理力争。九十年代他带回台北市王氏太原堂为收回祖祠所需的首筆捐款新台幣叁拾万元, 作為討回祖祠的前期费用。 王愛琛等族人在王今生等领导下最终完成祖祠的收回工作。尔后又和其他宗亲一起为重修三王祠尽心尽力,累计捐资(含发动捐资)达四、五十万元。祖祠讨回后,一直由王氏裔孙自行管理,无任何争议。王老认为,开闽三王祠為海內外王家裔孙精神所系, 虔誠崇拜之所, 完全是王氏祖祠,是任何人都否认不了。他表示,自已虽年事已高,但为了保护祖脉,一定会和家乡的族人一道努力 ,打嬴这场官司!

     海峡兩岸隔海同祭開閩三王
    3月23日上午,海峽兩岸王氏子孫春祭開閩三王大典在福建泉州與高雄同時舉行。海內外近千王氏裔孫云集泉州開閩三王祠,隆重舉行開閩三王入閩1125周年暨春祭慶典。上午十時許,悠揚的古樂在泉州開閩三王祠響起。來自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香港及泉州當地的王氏子孫代表緩緩步入祖祠,按照古老傳統習俗開始進行祭拜儀式。與此同時,位于海峽彼岸的台灣三王后裔王珠慶家族,也齊聚高雄縣露竹鄉的祖厝拜祭開閩三王,拉開兩岸裔孫同祭先祖開閩三王的帷幕。雖然隔著一個海峽,但浓浓亲情隔不断,兩岸王氏子孫都懷著同樣一顆虔誠之心,憑吊祖先,緬懷先祖的豐功偉業,彰顯先祖忠貞遺德,光大先祖愛國高風。
    王珠庆还向披岸发来贺电:“身为闽王裔孙的一员,感受闽王遗德,谨在此以书面提供个人几点感想与大家分享:缅怀祖德,怀仁义政。仁德济民,华夏沾恩。裔孙效行,两岸同参。理事一体,和合圆明。敬祝春祭大典顺利圆满成功!” 

    60余家媒体聚焦两岸同时祭祖
    3月23日,海峡两岸的泉州与高雄的王氏宗亲,首次联手,举行同日同时异地一起祭祖活动,引起了海内外60余家媒体的关注和跟踪报道。新华网、中新网、新浪网、香港文汇报、大公报、加拿大星岛日报、台湾网、中国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福建广电网、海峡都市报、海峡导报、泉州电视台、泉州晚报、东南早报等60余家媒体以新闻、通讯、影像、图片等形式多角度报道两岸同祭先祖开闽三王的盛况。泉州是开闽三王鼎建闽国的重要根据地和发祥地,也是台胞的祖籍地;高雄的王金平家族成员其祖籍地也是原属泉州府的同安县。去年王金平的胞兄王珠庆率家族成员首次抵泉州三王祠寻根褐祖,王金平昆仲被聘为三王祠理事会名誉会长。两地宗亲共商并达成联合搭建开闽三王文化平台意向,一致同意利用民间资源,进一步增进双方合作与交流。今年两地同祭先祖的活动,就是一种新的尝试。此举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关注与重视,加盟本次报道活动的媒体超60家,创历年之最。

     崇武开闽三王纪念堂落成
    11月27日,崇武开闽三王纪念堂举行隆重的落成庆典大会。
    崇武开闽三王纪念堂,是在一个特殊的地方,建起的一座气势非凡、华丽壮观的殿堂。所谓特殊地方,因为纪念堂是建在闻名海内外的崇武古城,古城是国家级重要文物,历史悠久,价值连城,三王纪念堂屹立在古城之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一大独特的文化景观,显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金门县议会议长王再生、金门王氏宗亲会理事长王炳川率团专程前往参加庆典活动,参加庆典活动的还有来自海外王氏宗亲、省、市王氏宗亲代表、崇武王氏宗亲近千人。崇武开闽三王纪念堂筹建委员会主任、八十五岁高龄的王天民宗长介绍纪会堂筹建过程并向参加庆典大会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谢意。

    安溪成立两岸开闽王历史文化研究会
    9月15日下午,安溪县海峡两岸开闽王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安溪好美国际酒店国際宴会厅隆重举行,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王亚君、县委书记李建辉、台湾著名实业家、知名人士王珠庆、王胜源、王朝栋等及两岸专家、学者、社会人士、宗亲代表上百人参加成立大会,泉州开闽三王文管处发去贺信并派出代表到会祝贺。安溪县成立该会旨在进一步挖掘、整理和研究开闽三王开闽、治闽的历史,弘扬开闽精神,传承和推动闽王文化,增进闽台密切往来,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两岸同根共祖的认同感。研究会成立后还将积极为海峡两岸王氏同胞认亲寻祖提供服务,组织开展祭祖活动,对重要史迹进行修缮保护,编写“王审知通谱.安溪卷”;开展资助贫困生上学、资助困难户等活动,弘扬开闽王扶危济困、济世利人的精神!

    长坑迎祖庆典盛况空前
     12月12日,安溪长坑数万王氏宗亲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之中,家家户户屋顶上都插有“开闽第一”的彩旗,各个村落架起红色的汽门和撗幅标语。午夜时分,浩浩荡荡的迎祖队伍从长坑出发了,300多辆小车排成五六公里的长龙,沿著长坑至泉州方向驶向晋江灵源挺进。当迎祖大军达到达晋江灵源大山后王氏大宗祠时,已是凌晨4时左右。长坑的王氏宗亲身着红衣、披着“开闽第一,功垂闽疆”的彩带,怀着对先祖的无限热爱和崇敬之情,拥入大宗祠,焚香叩拜先祖,并宣读祭文。迎祖交接仪式隆重、肃穆又充满喜庆色彩。仪式结朿后,顿时锣鼓喧天、鞭炮齐呜,节日的礼花腾空而起,舞龙队舞起巨龙,军乐队奏起欢快的乐章,南音社演唱典雅悠扬南曲,大山后再次沸腾了…。长坑迎祖车队沿着大山后的主要村道绕行,向大山后宗亲辞行,表达谢意和敬意。几公里的迎祖车队组织严密,秩序整然。警车开导,彩车方队穿插在迎祖队伍之中,整整用了一个多小时才走出大山后。“太热闹、太壮观,太感人了”大山后送行的宗亲和沿途的群众感慨万千。进入安溪地界,许多群众纷纷在主要路口搭起汽门,摆了香桌,燃放鞭炮,夹道为迎祖队伍送行,表达对开闽三王的敬仰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