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冢王村有座“太原家祠”保存完好
平顶山晚报讯郏县薛店镇前冢王村有一座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太原家祠“王氏祠堂”,这座祠堂虽经历300多年的风雨洗礼,但至今保存完好。
昨天上午,笔者在该村看到,祠堂大门上镌刻着四个大字——太原家祠。祠内保存着自清代乾隆十七年(1752年)至今的碑刻16座。太原家祠南500米左右还保存着王氏先人的墓葬群,其中最早的是迁郏后的王氏三世祖王真的墓,墓前立有落款时间为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的墓碑。据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廷介绍,每年清明节,郏县及周边县市的王氏后人都到前冢王村的太原家祠寻根祭祖。
郏县前冢王村与山西太原远隔数千公里,怎么会有“太原家祠”?据前冢王村的王氏家谱记载,王氏祖先自明代永乐初年自山西洪洞县迁此,祖籍为山西洪洞县槐里王村。一世祖兄弟九人,四散迁移,其中兄弟二人迁至郏邑西四十五里周定王冢左右,兄居冢左,即现在的后冢王村,弟居冢右,即现在的前冢王村。
据文献资料记载,天下王姓,历史上有太原王姓、琅琊王姓、三槐王姓、开闽王姓等。在山西太原有一座闻名全国的晋祠,晋祠内有一座“王氏祠堂”,祠堂正中供奉着太子晋塑像,太子晋即子乔,被公认为太原王姓后人的始祖。迁居河南郏县前冢王村和后冢王村的王姓系太原王姓,这在康熙七年(1668年)的王氏家谱序言上有明确记载。因此前冢王村和后冢王村的王氏后人在建王氏祠堂时,以“太原家祠”命名。
自王氏先人在前冢王村和后冢王村落户后经过不断地繁衍生息,又从前冢王村和后冢王村不断向外迁移。除迁往本县的太朴寨、狮子口、关庄、宋村、下宫、查庄、渣园外,还远迁到安徽、山东。因此,郏县及周边县市的王氏后人根据家谱记载及祖先传说大多都到前冢王村的太原家祠寻根认祖。每年的清明节,来自四面八方的王氏后人都汇聚于前冢王村的太原家祠祭奠祖先。(孙书贤)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