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召开编撰《开闽王氏大总谱》座谈会提纲

2013-01-24 15:35:57来源:中华王氏研究中心

打印 字号: T|T

                    
    一、  家谱具有非常重要的核心价值。
    家谱的最大特点是以记载血缘相承的世系为主要内容,她是一座古今同族人群有序刻名的巨碑,它为芸芸众生集体留名,以最广泛的大众为书写对象,只要是同一祖先的裔孙,不论官民贫富都在世系图上占有一席之地。
    大家知道,人的多层次需求之中有一种最高需求,即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的承认,而最希望的是获得同族亲人的承认、获得宗亲赞誉的愿望。达官贵人也以‘衣锦荣贵’为最大乐事;在当代,不少事业、学业有成的人士,也乐意在宗谱里载上自己的业绩,并不因早就在书报上有名,国际上有誉而淡漠宗谱。至于更多的人,难以扬名海内外,难以留名国史方志,但能在族史上占点篇幅, 使自己成为后世子孙传扬的祖宗、景仰的榜样。
    以上说明,当今时代,是广大族众多层次的心理需求,尤其是留名和扬名的心理需求,推动着各姓氏家谱的编修。可见,中华大地的修谱热正是炎黄子孙特有的文化需求得以满足的表征,是族谱文化核心价值的体现,它完全符合我国经济学界认定的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就充分体现了家谱所具有的非常重要的核心价值——它能满足中华儿女的文化生活的需求。

    二、先进技术——数字化方法的应用给修谱工程带来了无限光明的前景
    我们知道传统的家谱每套只能是一本至几十本,清光绪五年的《三沙王氏统谱》是122册,著名的清光绪二十年王庸敬所编的《王氏通谱》才82册,上世纪九十年代湖南上梅王氏所编的《五修楚南上梅王氏通谱》有322册,但分散在四大房和支派中保存。因此用传统的老方法来编修我们近亿人的《中华王氏大族谱》在人力、物力,甚至存放空间都是不可能的。
    但是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不要说是我们中华王氏大族谱,就是包括百家姓在内的中华大族谱的编撰都是可能的。
    何谓族谱文化数字化?概而言之是以族谱数据库建设为核心,按照与国际接轨的族谱数据标准,对谱文化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实现纸质谱、光碟谱、网络谱等多种媒体形态传播的过程。
    与任何文化的传承一样,族谱文化的传承是继承与创新的对立统一运动中发展前进的。纵观族谱文化传承的历史,族谱文化中主体(劳动者)的劳动形态历经了体能→技能→智能三大阶段,现已进入了高智能(即逻辑智能)阶段;(为了让计算机具有修谱的智能,当代的谱师在研发使用修谱专用软件)族谱文化客体(劳动对象)中的劳动工具也经历了手工工具→机械工具→智能工具(计算机)三大阶段,现已进入了高智能工具(谱文化专用软件)阶段;客体(劳动对象)中的族谱形态本身也历经了“体态”(如碑石、竹简)→“面态”(如纸张)→“线态”(如磁带),现已进入“点(体)态”(如硬盘、磁盘阵列)等数据库存储,多媒体传播的时代。
    族众皆为网民、宗亲互为网友的姓氏文化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数字化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人娄文明进步的阶梯,它以传播迅捷、技术规范、成本低廉等诸多优势,逐步取代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与其它文化形态一样,谱牒也终将步入数字化行列。我们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决心采用数字化技术来编撰《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并要求下面各支谱也采用数字化技术编修。
    因此,中国的家谱虽然原本不是商品,但由于有最广泛的消费者,有极高的核心价值,又具有了先进的方法,我们所从事编撰的《中华王氏大成总谱》,乃至中华民族的大族谱,不仅是非常必要,而且完全是有可能的。这叫必要性和可能性都已具备。

     三、   《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工程介绍

     (一)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简介
    我们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 从2002年筹建(2003年正式成立)至今,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本研究会会员已经拥有900多人,涉及全国26个省(市、地区),会员中有一大批在修谱第一线的经验丰富人士、众多的中高级知识分子。
    本研究会的主要任务是:(1)努力理清王氏世系,逐步建立王氏世系源流总图,编撰《中华王氏大成总谱》;(2)开展寻根连祖活动;(3)研究、传授撰谱修谱方法;(4)广泛收集历代名人、精英,现代各行各业的王氏事业有成者的资料,撰写名人名事的传记并汇集成专著;(5)宣传、教育同宗弘扬祖德,团结友爱,会同各姓氏各族人民为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和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献力。(6)每年五月中旬召开一次全国性的“中华王氏文化研讨会暨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年会”,已经开了八届。
    本研究会有三个交流工具与平台:(1)编印会刊《中华王氏文化研究通讯》资料,简称《通讯》,凡正式会员免费寄送,双月刊,现已出刊51期;(2)开设了 “中华王氏网”网站  www.cinawang.org;(3)建立了“中华王氏文化研究成果陈列室”,收藏并展示会员捐赠和收购的《王氏家谱》,展示本会研究编绘的《中华王氏世系总图》。
 
  (二)历史上编撰全国性王氏总谱的情况
    历史上编修全国性王氏总谱的概况,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清同治年间,浙江慈溪人王庸敬,首次编撰了全国性王氏总谱,名叫《王氏通谱》,分卷首、太原、琅琊、三槐、别派、零派等六分部共82册。
   第二阶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海外王氏宗亲率先开展寻根连祖和家谱研究编撰活动,他们编撰成功二部著名的全球王氏的总谱,即:
   八十年代, 新加坡开闽王氏宗亲总会、王秀南教授编著了《王氏立姓开族百世谱》;
   九十年代, 台湾的世界王氏宗亲会编撰了《世界王氏立姓开宗系谱》。
   这二部谱的面世,极大地推动与促进了内地的修谱和寻根活动。
   也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太原王氏先行,太原市政府、小店区政协受国务院侨办的委托与指派,开展了一系列考察调研活动,建立了太原王氏研究会,寻根问祖取得丰硕成果,编著出版了《太原王氏》等专著。山西省社科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也编绘出《中华王氏统宗世系图》,为全国的中华王氏文化研究和寻根连祖活动开了一个好头。
   第三阶段:进入二十一世纪,全国的中华王氏文化研究普遍展开,在四川、山东、福建、广东、江西、浙江等地建立了王氏文化研究组织,民间修谱工作也蓬勃发展。我们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就此崛起。
   当前,随着全国性修谱热潮的蓬勃兴起,一个要求编撰一部新的王氏大总谱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此形势下,我们研究会于2007年5月的《第四届中华王氏文化研讨会》上决定宣布开展编撰《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的工作。
  
   (三)当前编撰《中华王氏大成总谱》情况介绍
    我们是在经过六年多时间对中华王氏文化、家谱和王氏主要干流世系的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才决定编撰《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简称《大成总谱》),并将采用高科技的数字化网络技术,编撰成既具有传统家谱特色,又采用高科技创新模式的现代化大成族谱。由于我们与武汉中根源数字化推广中心的合作,我们有信心完成和实现《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的编撰并将它创建为我国家谱文化品牌的宏伟愿望。
   A、《大成总谱》的构成,按王氏源流大干枝系的特点,分成以下三部分:
   1、《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卷首》:从黄帝至太子晋的干系阐述,和除太子晋以外其它王姓来源及其主要支派的阐述。
    2、六大系总谱:在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卷首下分撰六个大系总谱。
  (1)、《太原王氏总谱》:从太子晋至太原王氏祖王威以下的支派世系。
  (2)、《琅琊王氏总谱》:从琅琊王氏祖王元以下的支派世系。
  (3)、《三槐王氏总谱》:以王言为始祖的三槐王氏的支派世系。
  (4)、《开闽王氏总谱》:以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为始祖的支派世系。
  (5)、《和派王氏总谱》:除太子晋王氏源流以外的其它王氏源流世系;
  (6)、《寻源王氏总谱》,将暂时无法连上上述总谱世系源流的支派纳入该谱。
   3、总谱的起止端:《六大系总谱》中各总谱均以确立为该大系的始祖为起端,如太原王氏以太子晋为起端;琅琊王氏以王元为起端;三槐王氏以王言为起端;开闽王氏以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及王文光等为起端;和派王氏以确立为王姓的始祖为起端。大系总谱的终端均以他们所属的地区总谱或支谱始祖为其终端。
   4、各个支谱:以上六个大系总谱下的全部各支谱,即中华王氏的全部支谱。
   B、配套编绘《中华王氏世系总图集》:在编撰《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的同时,配套编绘出版五个相应的世系总图:
   1、《中华王氏统宗世系大总图》; 
   2、《太原王氏世系总图》;
   3、《琅琊王氏世系总图》;       
   4、《三槐王氏世系总图》;
   5、《开闽王氏世系总图》。
   C、完成时间,计划在2015年全部完成《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卷首》与六大系总谱。各个分总谱将从2012年起陆续完成,并在该年建立中华王氏数据库。
    至于凡能编撰的各个支谱,争取在稍长时间内全部入编。
    关于《中华王氏网络谱》则随着数字化支谱的逐步完成而逐步形成。

    四、 开闽王氏大总谱
   开闽王氏是琅琊王氏中唐末五代十国期间,以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以及王从光(王彦复)等,在福建八闽土地建立了闽国(当时十国之一)的王氏大族。王氏开闽伟业始于王潮,成于王审知,后世称王审知为“开闽第一人”,奉为开闽王氏大始祖。五代十国期间,中原大地群雄刈据,战乱不息。但闽王王审知治国期间,采取政治上“睦邻保境,遵奉中央,轻徭薄赋,与民生息。”他力排众议,拒不称帝。坚持“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经济上发展农业,兴修水利,修筑道路。因而深得民心。开闽王氏后裔有许多迁徙到台湾和东南亚国家,成为东南亚很有影响的王氏大族。
   开闽王氏在修建三王(王潮、王审邽、王审知)遗迹,如坟墓、祠堂等方面重视较早,并早已活跃地开展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主要的文化遗产得到修复和保护,开展较好。基层的支谱编修活动也很活跃,当务之急是要抓紧编好开闽王氏大总谱。
 
  (一)编撰开闽总谱方面前人的贡献和有利条件
   ★清道光六年(1826)王以续等编修和清咸丰六年王嵩龄增补的:《开闽忠懿王氏族谱》。虽然主要是编修王审知之子王延政一脉的大族,但也总体上反映了开闽三王的情况。 
   ★上世纪八十年代  新加坡开闽王氏宗亲总会、王秀南教授编著了《王氏立姓开族百世谱》;
   ★上世纪九十年代, 台湾的世界王氏宗亲会,王玉玺会长主持编撰了《世界王氏立姓开宗系谱》。
   以上二部谱虽然站在海内外王氏角度上统编,但主要篇幅还是琅琊王氏和开闽王氏。
   ★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后首先在研究与编修家谱方面的著名人士的福建宗亲王忠芳,编著了《太原郡王氏宗谱》,其中有大量的开闽王氏篇幅。
   ★我会理事福州市王家晖先生在2004年编著并正式出版了《闽王王审知》一书。
   ★去年福州有关单位合编了《八闽文化》,重在反映文化,也有较丰富的开闽王氏支派资料。

   (二)《开闽王氏大总谱》内容结构
    1、开端始祖——以王潮、王审邽、王审知等三王和王文光(彦复)等一起建立闽国的王氏先祖为一始祖,向上可追溯到王晔等。
    2、终端迁祖——大陆以明清时期的某支迁祖,至今已繁衍成几百人以上的大族的定为终端迁祖。此终端迁祖即为该支族人的始迁祖,应编修本支支族谱。此终端迁祖即为大总谱和支族谱的连接点,简称“节点”。
      海外,以迁到海外某国家或某地区的第一迁祖为终端,终端以下由该国或该地区的族人编修该支族谱,并以此迁祖为“节点”连接大总谱。

    五、 目前编撰大总谱的困难和优势
    ★困难有以下二点:
    ①工程巨大,工作量繁重。据悉目前海内外开闽王氏族人有150万至300万。就按150万计,每支按1000人,就有1500支。考虑到有许多支族未修过族谱,甚至有许多人不参与,我们按其三分之一入编总谱计,也有500支。
    ②世系存在许多继代错乱现象。在闽国内乱及灭亡后时期,因杀戮、逃亡、迁徙等,有的支族灭亡,有的甚至改姓,有的在新环境里繁衍成大族,这需要进行一些考证,才能编下去。
    ★ 优势却有三条:
    ①大总谱的终端仅编到终端迁祖,不编到现代人,这就简化了编辑工作。当然有关名人,本会会员,对编撰该总谱有贡献的人士,开闽王氏有关学会的组织、领导也将以一定形式在总谱中反映。
    ②当今交通、信息发达便利,基层修谱活动和学术研究活跃,加上政府机构与民间开展两岸交流活动频繁,为联系宗族,收集资料,以及考证工作提供了许多方便之机。
    ③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方法,将大大提高修谱的效率和速度。我们与武汉的中根源数字化推广中心在2007年就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已经有定型的模式和成熟的工作班子,可以承担编辑组一半以上的工作量。
    具体来讲,编辑组主要是收集资料,进行一些考证,编制出目录,在每个标题下手工勾画出草图,编写出世表。即可交给“数字化推广中心”,由他们将世表录入专用软件,即自动生成世系图(吊线图)。从而自动形成目录——吊线图——世表等总谱模式。至于文化部分的编辑也非常方便。

    六、 工作程序
    1、举办座谈会,进行宣传,发动,讨论编撰《开闽王氏大总谱》的必要性、困难、有利条件,应对措施,明确目标与任务。回去后宣传到各支族人或各个支谱局。
    2、各地确定联络人员,负责收集资料,参与或帮助考证。建立定期与编辑组的联系方法和制度。
    3、建立编辑组,分工编辑。
    编委应具备的条件:有一定的修谱经验和文化水平;具有奉献精神(目前无工资补贴);能抽出一半以上的时间从事编辑工作。
    开闽总谱编辑组,应以3——5人为隹。王审知世系1—2人,王潮、王审邽世系1—2人,王文光世系1人。
    任务是:定期集中研究,分工编辑,明确方法,收集资料,安排考证。按目录——世系图——世表等内容进行编辑。
    4、总谱局这次带来资料:
    A、王秀南谱的世系资料;
    B、开闽忠懿王氏族谱;
    C、王忠芳谱中的十三张大图;
    D、总谱局三年前编绘的《开闽王氏世系总图(草)》;;
    E、我会编绘的《中华王氏源流示意图》。

    七、   时间计划和经费筹措
    ★时间;计划用一年半时间编出初稿;三年时间定稿。
    ★ 经费筹措方法:
    1、总谱局统筹;
    2、希望有经济实力的宗亲、企业家捐赠,我会将按捐赠者在总谱中留名、留影的方法实施奖励。详见附件:关于表彰编纂《中华王氏大成总谱》有功人员的实施办法
    3、当定稿样谱出来后进行订购活动。
     ★会议地点:福建福安市长溪王氏文化协会,时间:6月25日报到,26日全天会议。

                                                                                                        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  中华王氏大成总谱谱局    二○一一年六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