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王氏散记 2
谱牒(霞浦王氏谱牒数量颇丰现将已呈报部份入编)
《太原郡王氏大宗谱》俗称《连环谱》共三册。一九八四至一九九四年由王氏赤岸史迹纪念堂组织缪润正、王觉夫、王忠芳编纂,缪润正执笔。内容从黄帝到现代共133世,宗支主体是“太原王”(太原郡晋公下各支脉、大宗王氏)。另还兼有“北海王氏”、 “京兆王氏”。涉及范围有闽东、浙江大部份地域。 (太原郡)王氏赤岸史迹纪念堂管理协会于1998年正式成立后,对霞浦王氏进行深入考究,六年来发现《连环谱》谬、误、漏甚有,且题名有过夸之嫌。该谱实为“赤岸王”及赤岸“开闽王”衍发至闽浙各地之连环谱,乃《太原郡王氏大宗谱》之沧海一粟。但作为王氏的历史资料仍有相当价值。
“开闽王华山系”谱 《王氏莆田宗谱》明末始祖一贵公入霞时所带(文革中失)。 《霞浦王氏族谱》始修清道光十八年(1838).,主修裔孙王寿朋、协修魏泽洋,据“莆田老谱”及上代“手记”编修而成。赠序者:进士、文林郎、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篡修魏敬中;进士、修职郎、儒学正堂郭德增;进士、广东南雄州同知杨廷梁;进士、文林郎李大琛;进士、敕授文林郎、知山西泽州府高平县事游大琛;进士、朝议大夫、吏部稽熟清吏司事、员外郎一等林士俊;进士、文林郎、直棘分州事马锡蕃。一九九七年王文棱二修。
《长春王氏族谱》始修光绪年间,330页约12万字(谱失)。二修民国36年丁亥(公元1947年),330页13万字,福安穆阳李伯达作序。三修公元1980年,455页13万字,浙江灵溪曹元曾作序。四修2001年,柏洋卓尧峰作序。
三洲族谱始修清乾隆年间,主修王国行。二修清光绪十九年,王积蒙、王大衍父子篡修,已失。三修民国年间王有龄号葬尘主修,现存手稿。四修2003年《太原郡王氏三洲一四八甲宗谱》,主修:一甲王庆龄、四甲王家产、八甲王启瑶。
利埕族谱始修明永乐年间;重修一九五六年:新修一九九八年王龙珠主修。
三洋坪谱始修明永乐壬寅年;次修清乾隆己巳:继修成丰己未;再修同治丙巳;又修光缮癸巳(以上五修本文革间毁)。民国癸未年修本现存。新修1 988年己巳。
盐田浒屿谱浒屿“赤岸王”支,系柏洋乡三洋坪始祖应时公后裔。始祖秉旺公,於元至正年间迁浒屿,现有八十余户,五百多人口,今传二十世。谱始修宋成淳(1274~),现留应时公序;二修年份失考;三修嘉庆十七年壬申;四修光绪十三年(文革中焚);五修民国戍子年;六修198 1年手酉;七修2003年癸未3月,裔孙王马糟王品印父子修。浒屿“开闽王”谱:宋绍兴间 公肇迁浒屿,其后历谱已失。现存民国十九年庚午,竹江陈邦鹄修。一九八一年辛酉泰邑吴秀华重修。新修《浒屿开闽王族谱》於2003年初秋,王启瑶、王文棱修并序。
溪南《蓝岸王氏宗谱》 始修道光乙巳年(1845年);继修光绪丁亥(1887年);继修民国乙丑(1925年),以上三谱文革间焚。再修1965年乙巳,新修2002年壬午。
乌岐头谱清顺治四年丁亥肖琨修;咸丰五年乙卵王佑泰修;光绪三十年陈登鸿修;1954年甲午郑鼎铭修;新修1984年。
赤壁谱民国十三年丁巳(1 924年)修。
渔洋谱 “开闽王”支系, 《太原王氏宗学》始修2001年辛巳。 “赤岸王”支系始修2002年壬年,王启瑶修、王文棱序。
姚澳《王氏族谱》2004年甲申五月王马英修。
外浒谱乾隆壬子年首修,1995年新修。
祠庙、文物、墓葬
右军祠唐初间建於赤岸镇(今赤岸村)。祀王右军(王羲之),王务琨十三世祖。解放初毁。
太原郡王氏赤岸史迹纪念堂 原“右军祠”,毁后旧址已作他用。1982年选址赤岸东城内“马坑”重建,除祀“王右军”已成为闽东、浙江王氏祭祖共仰之圣地,每年农历八月二日,闽浙(台、海)王氏宗亲云集庆典,它是王氏宗亲联谊之纽带。1998“王氏赤岸史迹纪念堂管理协会”成立,扩建了高10.6m三层双重钢筋.水泥牌楼大门,宏伟壮观。门上“赤岸史迹纪念堂”题字,系海内外闻名考古学家,书法家游寿教授墨迹。石板门楼埕广阔,中有丹墀,左右台阶各七级,两只大石狮踞守。进门中间长40m、宽4m水泥大道,下层七级台阶,双侧两个花圃;上层五级台阶,两边草地。大殿天棚斗拱,20m宽大殿门,殿前走廊及四根大石柱。大殿门、大门楼漆彩鲜艳夺目。占地约三亩,建筑面积约八百平方米。公元二oo三年收入《八闽名祠》。
乡贤祠 又名“王林祠”,建在赤岸。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建。祀乡贤林嵩、林浞、王模、王伯大、王都中、王荐诸公。今废。
锦祠堂 在赤岸。元世祖为宝昌阁学士王积翁使日本死节敕建。今废。
三洲王氏宗祠 在三洲村中心。2001年重修。建筑面积六百平方米,占地面积一千平方米,砖木结构。
长春王氏宗祠 建年失考。成化年间失火。成化己亥(1479年)重修。民国二年癸丑(1931年)失火,民国六年丁巳(1917年)重建。民国十九年庚午(1930~)台风毁,1990年重建上座,土木结构。 “亭院戏台”内祀闽王审知塑像之神庙。该祠建筑面积八十平方米,占地面积二百二十平方米。
浒屿王氏宗祠 在浒屿村内。有“赤岸王”、“开闽王”二支。祠建於乾隆中,内祀太原王始祖晋公、“赤岸王”祖务琨公、入闽始祖文光公。建筑面积一百五十平方米,砖木结构。
蓝岸王氏宗祠 在溪南镇南岸村内,1924年建,1966年倒塌。1972年重建,2002年修,砖木结构。
三洋坪王氏宗祠 在柏洋乡三洋坪村内,建於1988年,面积五百平方米。
山兜王氏宗祠 在州洋乡山兜村内,约建二百多年,面积二百平方米,砖木结构。
暗井王氏宗祠 在暗井村,砖木结构。
牙城王氏宗祠 在牙城中街,砖木结构。1958年拆改建为牙城人民会场。
利埕王氏宗祠 在州洋乡利埕村内,砖木结构。
乌岐头王氏宗祠 在溪南镇鸟岐头村,现合祠、天后宫、会场为一体。
文物
留云紫端砚 清顺治十五年进士,乾隆间官刑部尚书,主诗坛数十年的王士祯稀世遗物。考古人士赞:“铭文清幽,篆刻精至”。 (详见王文棱编著《王氏名人炳千秋》),此砚现为开闽王华山系后人收藏。
“节孝”匾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福建巡抚部院奉旨立匾。旌浒屿王步琚妻十六岁奔丧守节至七十寿终。原匾文革中毁,现匾仿制。
旗杆石 此石二付现仍立於浒屿王氏宗祠大门外,为表浒屿王金垂登清举人所立旗杆之石。
“花甲同周”匾 民国元年霞浦县首任知事王邦怀为乌岐头村王偕德妻张氏六十荣寿庆赠。物现存。
“德邹耆龄”匾 清光绪十五年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福建督学陈学棻为蓝岸邑痒生王桂林例授武信郎选千总赠立。现存完好。
“琅琊毓艾”匾 光绪十八年壬辰,光绪三年丁丑科状元王可荘为蓝岸王植 五十寿诞庆赠。
庆寿“帐序”(帐序亦称“旗帐”)光绪十一年,光绪三年丁丑科赐进士探花及钦点御前侍卫林培基为蓝岸邑痒生武信郎衔王西园六十寿诞庆赠。
墓葬
务琨公墓 赤岸王始祖。葬“皇家山道观之中”今留遗址。
一贵公墓 “开闽王华山系”始祖,康熙三十六年丁丑葬二三都居士后(今霞浦县洲洋乡溪前村王厝山)之洋。此墓有一奇,至今三百零六八年,墓圈外长满竹子杂木荆刺等,墓圈内仅长茅草,春萌冬净,岁岁扫墓极为省事,故三百多年不荒不毁,乃奇穴也。
王邦怀公墓 民国首任霞浦县知事,附葬於竹下洋祖、父之莹三世同坟,今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附县志已戴王姓历代名人墓葬:宋忠文公王伯大墓,葬牙城雉溪;,元上柱国公王积翁墓,葬关建善寺后;明德庆知州王淮墓,葬澳后;明崇壬午武进士王公哲(牙城人)墓,葬六都大坝山。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