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坑村王氏世系的考证初析
濂坑王氏,据该族宗谱记载系太原王氏开闽王审知第十子延政公后裔,其世系分为三段记述:
1、导——洽——珣——曇首——僧绰——俭——骞——规——褒——鼐——宏直——綝——晔——友——玉——恁——审知——延政——继勋——俭——传烈——永宗——嗣康——继先——处道——鑑——沂——朴——克信(避乱居于泉州,无子嗣记载,约1260年生)
2、迁开闽罗川青石崎世系: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始祖籙官公————显发————子郎————进
3、迁濂坑祖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五世 六世 七世
进公——俊——珠——密郎——得善——外孙——宗祥(发族至今)
据清宣统二年修《太原王氏世谱》载,延政公十三世孙克信公避乱居于泉州。克信公无生年记载,仅据罗川青石崎世系“璋公生于宋宝祐丁巳(1257年),与克信公兄弟行也,同时避乱,序齿当在伯仲之。”故克信公可推为公元1260年间出生。克信公名下有“按宋帝入闽,元兵猝至匌(全)族,扶义旗作勤王之举,尽没于北军,惟璋公在外祖家读书,得免于难。今省垣之派皆其后也。”查簾坑宗谱没有璋公世系和“省垣之派”的记载。克信公名下也无子嗣延续到籙官公的记载,克信公至籙官公的世系脱漏约120年,是否为直系存疑。然《迁开闽罗川青石崎世系考》载:克信公与籙官公“相传只有四、五世,是由籙官公而上朔克信公,谅为祖父也,但未得详,确不敢妄为接续。记此实望来者征文考献,以求明备。”
又“青石崎家旧谱,康熙间被水湿烂,所存者手抄遗帙(遗帙,指残谱)载云:原祖由泉州同安县复居福州左厅右衙,贸易于罗之(注:做生意到罗川),重上里,遂迁焉。”
从上述世系和文字记载,簾坑王氏是否确属开闽王审知后裔是为存疑。查海外太原王氏联宜后援会引《开闽忠懿王谱》所载审知公至朴公世系,与簾坑世系相同,惟《开闽忠懿王谱》朴公下无“克信”公一子。籙官公更是无从稽考。故“籙官公”至“克信”一段世系是为空白,无以连续,正如该族裔孙“大韶”公撰文留言后世曰:“由籙官公而上朔克信公,谅(料想)为祖父也,但未得详,确不敢妄为接续,记此实望来者征文考献,以求明备。”这位“大韶”公在清时就考证“籙官公”与“克信”公的血统关系存疑,才留下遗文,叫后来者征文考证。
王审知(860—925),字信通,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属)人,唐末战乱,与兄潮、审邽提兵入闽,开疆辟土,为“王氏闽台祖”,他的儿子延翰、延钧、延曦、延政先后自立国号为王,延曦被连重遇所杀,并对王氏家族实行灭九族大屠杀,男女老幼一个不留。至延政为王期间,南唐李暻得悉闽乱,即派兵攻打,殷国才灭亡,将延政迁送到金陵(今南京)。但在闽国内讧期间,连重遇对王氏家族实行灭九族大屠杀,王氏子孙为了避免祸害,纷纷改换姓氏,有改姓叶、姓游、姓沈等。在当时这种灭族、改姓的局面中,是很难有完整的血统世系的,拼凑世系和世系脱节在其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濂坑村的世谱现实考据,拟在“籙官”公至“克信”公之间假设四代,其世系为:审知——延政——继勋——俭——传烈——永宗——嗣康——继先——处道——鑑——沂——朴——克信————□□——□□——□□——□□——籙官——显发——子郎——进—————俊——珠——密郎——得善——外孙——祥,下传至今。
王 福 华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漳州王姓源流
- · 安溪王氏源流
- · 广东湛江盈河王氏始祖積翁公与世系图
- · 开闽王氏的主要分支
- · 福州王姓源流
- · 开闽王氏的主要分支(续二)
- · 福安王氏的分布
- · 潮汕王氏源流
- · 三明王姓源流
- · 漳州王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