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开闽立宗

2013-01-24 14:18:35来源:王俊海

打印 字号: T|T

        晔公为固始县令,落籍固始,其后子孙蕃衍而成固始分支。
        晔公子友,孙玉,玄孙恁,世代务农,但仍具祖先之美德,虽淡泊而明志,笃于孝悌,约于礼教,为乡里所推重。传至恁公子潮、审邽、审知,又为时势所就,终成大业。 

       唐未战乱,潮公及弟审邽、审知,提兵入闽,开疆辟土,琅琊王氏一脉复显示海疆。
       潮公,字信夫(亦作信臣),光州固始人,初为县佐,与其弟审邽、审知,号曰“王家三龙”。光州王绪聚众起兵后,为站稳脚跟,任命潮公为军正,而后率军南下。因王绪多疑猜忌,被部将擒缚,自杀身亡。潮公被推为全军主帅。唐景福二年(893年)攻取福州,为福建观察使。乾宁三年(896年),昭宗拜潮公为威武军节度使。翌年卒,追封秦国公,谥广武王。生子四:延兴、延康、延休。
        审邽公,字信都,随兄潮公奉母入闽,任泉州刺史,加俭校司徒。好儒学,善吏治。唐天佑元年(904年)卒,追封开国侯,谥武肃王。生子四:延彬、延最、延达、延嗣。
        审知公,字信通。乾宁四年(897年),其兄潮公卒,审知袭职,唐帝又加审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太保、封琅琊王。后梁开平三年(909年),梁太祖朱全忠加拜审知为中书令,并册封为闽王,自是闽政归于审知公一系。其时,中原大地,群雄并立,不少人劝审知公自称天子。但公却云:“我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也”。在分裂割据形势下,审知公尊奉中原正朔,支持统一,维护统一,很得民心。他执政期间,自奉俭约,与人休息,劝农耕织,轻徭薄赋,兴办义学,修筑道路,礼贤下土,兴利除弊。三十年间,一境晏然。在中原战乱之时,他以海陬蛮荒之区,取代中原而为衣冠上国,被尊为“开闽第一”、“王氏闽台祖”。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卒,谥忠懿王。后子孙称帝,追尊为昭武皇帝,庙号太祖。生子十二:延翰、延钧、延美、延保、延武、延丰、延曦、延政、延望、延资、延嘉、延禀。
         审知公卒,长子延翰继立,后唐庄宗同光四年(926年),授延翰威武军节度使。不久,庄宗遇弑,明宗继立,改元天成。天成元年(926年)十月,延翰称大闽国王。后被其弟延钧、延禀执杀。长兴四年(933年)十月,延钧即帝位,改元龙启,国号大闽,并追谥审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龙启三年(935年),延钧被皇城使李仿执杀,庙号太宗。其子继鹏立。继鹏即位后,更名曰昶,改元通文。通文四年(939年),控鹤都将连重遇纵火焚南宫,昶出走,重遇迎延曦而立之。延曦称帝后,更名曰曦,改元永隆。其弟延政为建州节度使,封富沙王。延政以曦无道,乃以建州建国,国号殷,改元天德。天德二年(944年),曦被连重遇所杀,并对王氏家族进行大屠杀,凡在福州者,男女老幼一律杀之。福州裨将林仁翰又杀连重遇,并把延政由建州迎回福州。是时,南唐李日景闻乱,发兵攻之,殷亡,迁延政于金陵。在闽国内讧期间,王氏子孙为避祸,纷纷改姓。有的改姓叶,有的改姓游,有的改姓沈,此即东南沿海“王、叶、游、沈”是一家之由耒。也有的远走台湾。特别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王氏子孙激于大义,大量迁台。所以审知公被尊为“王氏闽台祖”。

       王审知四传至王坦,初居泉州开元寺巷,后由泉州徒居广东潮州。
       坦公有四子,三传至王国昌,亦有四子,长大宝,字元龟,南宋高宗建炎年间廷试榜眼及第,授南雄州教授,兼崇政殿说书。孝宗即位,除礼部侍郎,再迁兵部侍郎,升礼部尚书。次大鼎,叙承奉郎;次大奎,为承务郎;次大纲,官东莞令。
      大宝公七传至天佐,字仲舒,元朝延佑进士,授承事郎,转大理事评。其后子孙散布于潮安、普宁、潮阳一带,盛极一时。至明未清初,尤其是清中叶以后,潮州王氏飘流出海,远徒南洋,王氏子孙又在南洋的开发中大显身手,名扬中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