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闽国兴衰之探讨

唐末中原战乱频繁,社会经济遭受严惩破坏,人民生活极端痛苦,百姓纷纷向相对稳定的江南地区逃难,开始了第二次民族大迁移,福建是他们主要目的地之一。
一、闽国的建立
闽国基业始创于王潮,而由其弟王审知发扬光大,进入全盛时期。
王氏三兄弟(潮、审邽、审知)均才华出众,时称“王家三龙”,河南光州固始人,父祖世代务农。公元885年,王潮兄弟随王绪义军渡江南下入闽。王绪性残忍,常滥杀部下,“见将卒有勇略逾己及气质伟岸者皆杀之。”“共同起事的刘行全,是他的妹夫,亦不能免祸。”因而大失人心。王潮兄弟代表官兵意愿在南安发动兵变,审知被拥为主帅不受,恭奉长兄潮为帅,自己居副。他们严以治军,部队纪律严明,所过之处,秋毫无犯,深得民心,泉州“耆老乃奉牛酒,遮道请留。”886年,王潮兄弟率兵攻下泉州,杀贪暴的泉州刺史廖彦若。福建观察使陈岩推荐王潮为泉州刺史。王利用泉州富饶之源、山海之利,“招怀离散,均赋缮兵,吏民悦之。”在王氏兄弟的精心治理下,泉州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891年,福建观察使陈岩“病剧,遣使以书召潮,欲授以军政,未至而岩卒,”其婿范晖自称留后,妄图夺取政权。范为人骄奢暴戾,丧失人心。892年,王潮命审知率部攻福州,福建人民“自请输米饷军,平湖洞及滨海蛮夷皆兵船助之。”审知率所部苦战,终于在893年5月攻进福州。范部见势不妙,遂斩范晖迎降。福建各地农军纷纷前来归附,王潮兄弟遂“尽有闽岭五州之地”,很快实现了福建全境统一,闽国进入草创时期。王潮被唐朝廷任命为福建观察使,审知副之。896年,唐在福州建威武军,任王潮为节度使。897年,王潮卒,朝廷授审知为威武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后加平章事,封琅琊王。唐亡后梁立,审知继续向梁进表纳贡,梁太祖于909年加授审知中书令,福州大都督府长史,后又封他为闽王,这就是闽国建立的历程。
二、王审知治闽措施及其历史经验
王审知(862-925)字信通、祥卿,号“白马三郎”。他自幼好读群书,才华出众,有远大抱负,为人谦逊,平易近人,能与士卒同甘同苦,“士未食,不亲匙筋;士未饮,不近杯水”。关心士卒,深得军心民心。他在闽前后40年,其中在福州33年。当时许多人劝他称帝,他力排众议说:“我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也。”一直向后梁王朝进表纳贡,并致力于发展福建经济,使人民过上好日子,为福建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采取了许多得力措施,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开闽始祖”。他治闽的主要措施有:
1、休养生息,稳定社会。审知主闽期间,注意清廉自律,勤政爱民,以法治国。他“为人俭约,常衣紬袴败,乃取酒库酢袋而补之。”“府舍卑陋,未尝葺居,恒常蹑麻屦”,深入民间听取意见。“劳不坐乘,暑不张盖”,特别注意省刑惜费,轻徭薄赋,尽去苛繁,规定凡耕种公田,其税什一,以减轻民众负担,而对赈济灾民和慰劳有功将士却毫不吝啬,使民众得以安居乐业。他还注意抑强扶弱、安老怀少、使民以时、齐民以礼,使福建有一个安定稳定的社会环境,利于招抚中原流民来闽定居,为发展福建的经济文化,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恢复农业,发展经济。这是关系人民生活提高和社会安定的根本大事。审知任用颜仁郁分管农业,“遣使巡州县,劝课农桑。”鼓励农民上山开荒,下海围垦,扩大耕地面积,改良水稻品种,发展经济作物,提倡种植茶树。还重视兴修水利,疏浚扩大福州西湖,使之从原来周围20里扩大到40里,使大片农田受益。又修筑和扩建福清海堤、长乐海堤、连江东湖、晋江六里坡、泉州陈埭等水利工程,既可防灾护田,又能灌溉民田。
对于手工业生产,王审知也很重视,他倡导兴办和扩建许多茶厂,大量生产茶叶远销国内外,年输出达五六万斤。还大力发展蚕桑、陶瓷、制纸、纺织、冶金等手工业生产。
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的现状,王审知采纳翁承赞的建议,注意采集民谣民歌,利用文艺形式作为开导民风的工具以代替行文,使民众得以了解政府的施政纲领,这不愧为一创造。
分管农业的颜仁郁更是自编了“归田倡农”的歌谣教材,有效地宣传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归田生产、安居乐业的种种好处,教农民歌唱,寓教于乐,这又是一大创造。
这种采用歌谣教化的方式,产生很好的社会效果:大批流散农民携眷归乡,开荒垦田,使农业年年增产,农民生活大为提高。正如颜仁郁《赞农曲》所描述的“村南村北春雷声,东家西家犁拼耕,田里稻穗扶摇上,仓中五谷齐丰登。”
3、重视商贸,扩建海港。王审知熟知闽地山多田少,海乃闽人之田,可获巨利,而且闽人素有航海商贸传统,人们以船为车,以舟为马。唐朝以来,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区的日益发展,泉州港逐淅成为海上贸易的中转站,到唐末五代就成为全国四大港口之一。王审知主闽期间,为发展对外交通,促进海内外贸易,除了利用泉州、福州等天然良港外,还在闽江口修建甘棠港,扩大中外贸易,使商舶往来无覆溺之患,使福州继泉州之后,成为外贸另一重要港口,与日本、新罗、占城、三佛齐和东南亚等国,经常有使者和商旅往来。他任用张睦专管商贸,令榷货务,并制定外贸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尽去苛繁,纵其交易,“招来蛮夷商贾,敛不加暴,而国用日以富饶。”王延彬任泉州刺史期间,“岁屡丰登。复多发蛮舶,以资公用,惊涛狂飙,无有失坏。即藉之为利,号招宝侍郎。”福建近海对外航线延伸到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远程到达东北亚和东南亚各国,开展频繁的海上贸易,把茶叶、陶瓷、铜铁、纺织品、纸张等土特产输往海外,而进口象牙、沉香、龙脑香、犀角、珍珠、玳瑁、玻璃等货物。王审知上承李唐、下启赵宋,为福建外贸发展立下大功,使福建外贸从过去的转口贸易一跃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重心。
4、礼贤下士,选贤任能。王审知“怀尊贤之志,宏爱客之道。”在福州和泉州都设有招贤馆,诚纳入闽的中原士子、能人和在外做官的闽人名士、学者,不少人慕名来闽帮他治闽。如右省常侍李洵、大司农王标、中书舍人王涤、弘文馆直学士王倜、吏部郎中夏侯叔、刑部员外郎杨承休等人,都曾遍游天下,对比之下,认为福建最安定,王审知最诚恳招纳人才,因而先后来闽帮审知治闽。他还选任出身寒微但善治农业和贸易的颜仁郁和张睦主管闽国农事和商贸工作,建树明显的政绩。又如晚唐诗人韩偓,入闽后受到礼遇,对福建诗教起了很大的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审知对福建本地的名流学者,也大胆起用,委以重任,如“以翁承赞为相,徐寅掌书记,陈峤为大从事,黄滔任节度推官。”正如黄滔所说:“闽人任闽中机要人员,自审知始。”一个外来的统治者,这样重用本地能人,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这说明王审知的心胸宽广,毫无私心,只想把福建治理好,让人民安居乐业。翁承赞等人也没有辜负闽王对他的信任,他倡建四门学,为福建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5、创办学校,发展教育。王审知熟知“学校之设,是为教化之原”,因而在福建各地广设学校,培养人才,使教育从门阀子弟专有变为民间共有。当时闽国境内州有州学,县有县学,乡有私学,政府号召学童入学念书。921年,审知采纳翁承赞建议,由政府财政拨款,在福州留晖门外(即福州文庙),建立“四门义学以教闽中秀士。”“四门义学”是最高学府,专供各州县优秀学子进修深造。学生不收学费,这是当时世界各国所仅有。大量人才因此脱颖而出。
6、搜罗版籍,重视文化。唐末五代时期,中原战乱频繁,古籍文字损失严重。大批南迁的文人学士,携带不少典籍资料来闽。王审知认识到搜集整理保存这批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于904年下令各州县全面搜罗各种版籍资料整理成篇,缮写数份或刻印成册,使大批典籍文献得以保存下来,为宋代福建文化繁荣奠定良好的基础。审知还善于利用闽地的自然资源和地方特色发展闽文化,传播中原文化精华,并使之与闽文化有机结合,使之不断更新发展,为宋代以后闽文化的发扬光大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一历史功绩是难以估量的。
7、扩建福州城垣,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王审知治闽期间,实行保境安民政策。为防战乱,对内曾两度扩建福州城垣,先用有铜钱纹理图案的青砖拓建罗城,城围约40里,呈椭圆形,并将民房安置于大街两旁,用高墙分段围之。今天南大街和南后街的三坊七巷,有些就是当时罗城的居民区。七年后,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罗城显的太小了,容纳不了增加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王审知又在罗城的南北两端,增建南北月城,把罗城夹在当中,故又称夹城。将于山、乌山、屏山尽纳其中,城垣呈满月形。针对闽国四邻均为割据大国,王审知在整治内部的同时,还采取睦邻政策,与南汉、吴越等国缔姻结盟通好,以确保边境安宁。
王审知治闽前后30余年,由于采取了上述七大措施,使闽国出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成为五代中原大动乱期间,江南难得的一个安定祥和的绿洲。其历史经验值得人们认真总结。
三、闽国衰亡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闽国衰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历史教训也是十分深刻的。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互相残杀,篡弑不绝。925年,王审知病逝,长子延翰继位后,“即出弟延钧为泉州刺史”, 延钧不服,于926年2月,联合建州刺史延禀(审知养子)袭取福州,将其斩杀,“推延钧为威武留后。”延钧后自称“闽国皇”,改国号“大闽”。为防延禀在外拥兵自重,延钧准备将他调来福州监控。延禀闻讯后,与其子继雄于931年4月带兵南下,攻袭福州,兵败继雄被杀,延禀被囚。延钧篡位后,终日与宠妃陈金凤嬉乐,将朝政交予其子继鹏处理。933年又册立金凤为皇后,百般宠信。935年10月,延钧病重,继鹏怕后党势力坐大,危及其王位,乃会同皇城使李仿率卫士冲入宫中,弑杀其父王与皇后。继鹏篡位后,改名昶。为防王位被夺,将其叔父延羲罢官,放逐于武夷山,后又害怕他在外作乱,易软禁于福州。939年7月,宫城失火,王昶无端怀疑控鹤军使连重遇参与纵火,准备处死他,内臣将消息透露给连,连乃率部兵变并攻进皇宫,捉拿王昶。王昶命其控制的宸卫军抵御,终因寡不敌众,潜逃城外,旋被缢身亡。连重遇于兵变后,“匣剑取延羲于私第而立之。”延羲即位后,改元“永隆”。他怀疑其弟延政(时任建州刺史)可能谋反,派亲信前往监控。940年6月,延政在建州(州治在今建瓯)称“富沙王”,公开割据,把闽国一分为二,以求自保。这引起延羲更加猜忌。为防王位被推翻,延羲于941年6月,将与延政有书信往来的族侄、泉州刺史王继业召回福州赐死,并杀其子于泉州,改派从子王继严为泉州刺史。7月,延羲听说刚赴任的王继严在泉州很得人心,又将他召回毒死。943年,延政在建州公开称帝。连重遇拥立延羲后,见他既昏庸又残暴,遂又联系控鹤军指挥使朱文进和遭受延羲冷落的皇后共同策划,于944年6月,乘延羲外出,设伏于途将其擒杀。朱文进自立为“闽王”,并大肆诛杀王氏子孙,引起延政的愤慨,遂统率建州将士围攻福州,朱文进无力与其对抗,于944年12月宣布投降。945年元月,延政重登闽王宝座,将国号改为“闽”,成为最后一任闽国王。这时,南唐国王李璟探知闽国骨肉相残,内乱不止,便乘机攻闽。建州百姓痛恨闽国苛政猛如虎,欢迎南唐军队入闽攻克建州。延政兵败投降,闽国遂为南唐所灭。
2.营造宫殿,丧失人心。延翰即位后,一反其父俭朴爱民之风,在福州西湖大肆营造宫殿,饰以水晶,名曰“水晶宫”,宫殿周围十余里,既劳民又伤财,民不堪重负,怨声载道。延钧生活奢糜,篡位后继续大兴土木,扩建宫闱,造成国库空虚,只好巧立名目,搜刮民间财富。继鹏刺杀其父及皇后篡位后,同样不顾民众疾苦,巧取豪夺,征发两万人丁,“作紫徽宫,以水晶饰之”,供他与后妃享用,国库无力支付这庞大费用,就公开卖官纳贿,甚至不顾民众死活,继续不断增租加税,果菜鸡豚,皆征重税,弄得民怨沸腾。
3.滥杀无辜,吏治腐败。延翰骄淫残暴,刚愎自用,即位后不仅日夜与妃嬉戏宴乐,还“多取民间女充后庭,采释不已”,供其淫乐。延钧篡位后,更是不理朝政,将其父的才人陈金凤纳为庞妃,终日伴其嬉戏淫乐,甚至将她册立为皇后,还专门为她建长春宫。他常用酷刑枉杀无辜,连助他夺位的王仁达也因智略过人,遭忌而诬以罪杀之。继鹏在位时,更是淫乱无耻,将其父之宠妃李春燕册立为皇后,百般宠爱。他生性残暴多疑,为保王位而“杀叔父延武、延望并其五子。”延羲即位后,更是骄淫苛虐,横征暴敛,猜忌宗族,滥杀无辜。他经常酗酒后杀人。有一天,宰相李光淮与其夜饮至午夜后,两人皆大醉而起争执,延羲居然命武士将光淮推出斩首,拖至市中,光淮仍醉卧不醒,监斩官不忍行刑,将其押回狱中。第二天早朝时,延羲把昨晚的事全忘了,他问群臣:光淮何在?群臣如实告知,延羲只好下诏赦光淮无罪,官复原职。当晚延羲又宴请群臣,喝得铭酊大醉后又下令将翰林学士周维岳关进狱中,狱卒知道延羲酒后糊涂,忙收拾好房间安置维岳。不久,延羲酒醒后下令释放维岳。对这样昏庸残暴的皇帝,大臣们人人自危,日夜不安。延政于943年在建州称帝后,因僻处闽北一隅,地小民穷,为应会与邻国交战,更是大肆敛财,力役无节,百姓深受其害。他铸造大铁钱,每钱当铜钱百文,以此敲剥民众而大失人心。
4.耗费巨资,大造佛寺。闽国君主从审知起皆崇释奉佛,耗费巨资大建佛寺,铸金佛像,度僧斋僧,笃诚迷信,劳民伤财。这虽然有当时的客观原因,且带动了冶炼、建筑等技术的进步,并为后世留下众多文物古迹,但这种封建迷信,佞佛媚鬼的负面影响也是很深的,特别是闽国第二代诸君主,在这方面更为严重,其危害更大。如延钧好神仙之术,十分宠信道士、神棍、巫师,陈守元、徐彦林、盛韬之流皆被请入宫中委以重任。延钧对他们言听计从,朝政大事皆与商量。在陈守元、徐彦林、盛韬等人的纵容下,延钧因病许愿,病好后要写经五藏,度僧二万,饭僧三百万。同时还把闽中最好的良田施舍给寺院,僧多寺多成为福建一大景观,“湖田种稻重收谷,山路逢人半是僧;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里七塔万支灯。”正是当时福州的写照。继鹏篡位后,迷信鬼神的程度比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拜道士陈守元为天师,巫者林兴亦以巫术而得宠。他大量征召民工“作三清殿于内庭”,并用“黄金数千斤”、“铸玉皇大帝、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像”,“日焚龙脑……昼夜不缀”,祈求神丹妙药。
由于上述原因,王审知兄弟辛勤建立起来的闽国,在不到20年间就衰亡了,这个历史教训也是十分深刻的。统治者争权夺利,互相残杀;骄奢淫逸,滥杀无辜;横征暴敛,残民以逞;耗费巨资,佞佛媚鬼;吏治腐败,丧失人心。这就是闽国衰亡留给人们深刻的历史教训,值得所有当权者认真借鉴,切实记取,勿蹈覆辙。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漳州王姓源流
- · 安溪王氏源流
- · 广东湛江盈河王氏始祖積翁公与世系图
- · 开闽王氏的主要分支
- · 福州王姓源流
- · 开闽王氏的主要分支(续二)
- · 福安王氏的分布
- · 潮汕王氏源流
- · 三明王姓源流
- · 漳州王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