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锦屏隆里·王昌龄贬谪的地方

2013-01-23 22:39:13来源:原创

打印 字号: T|T

    锦屏隆里:古城风华六百年    贵阳晚报 记者:■周之江/文 高冰/摄影
    位于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的隆里古镇,数百年前曾是一座古代军事城堡,现在,城墙虽已不甚完整,但城中的居民多是明朝初年屯军的后裔,古风犹存。隆里这座亦兵亦农、能战能防的军事城堡,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据说,隆里这个名字代表着“隆盛更新”的意思。

  隆里――山野中的世外桃源

浓荫深处古城风

 

  保存尚好的王氏宗祠门头


    隆里距锦屏县城有45公里,处于侗乡腹地之中。 亮江河是锦屏境内清水江的一条支流,沿江可以看到很多淘金的船只。据说,1989年冬天,一群淘金人曾在亮江河床的6米深处掘出青铜器8件,计有剑、矛、钺等,其时代约在战国时期。同时,亮江上游的隐江一带亦有青铜剑发现。
    隆里古城南与黎平县敖市接壤,距黎平县旅游景点天生桥23公里。隆里地带为一片开阔的山间盆地,良田千亩,阡陌纵横,四周群山环抱,浓荫覆盖。这座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为明代重要军事城堡。

 

 建筑古风中的隆里

龙标书院,王昌龄被贬时所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说的就是这里  


    隆里是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贬谪的地方。王昌龄因一首《梨花赋》而遭人中伤,被朝庭贬谪龙标尉。故又为王龙标。其好友著名诗人李白同情其遭遇,遥赠一首:“扬花落尽子归啼,闻到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来到隆里后,王昌龄又写许多烩炙人口的诗词,为后人所传诵。目前,隆里古城已被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建设的12个古城镇之一,还被列为与挪威王国共同建立的四个生态博物馆之一。
    隆里古城是用卵石框边筑成的土埂,周长1500米,高4米,宽3米。这里街巷纵横交错,建筑整齐和谐。隆里城设置东、南、西、北四方城片。城门设置虚虚实实,让人感到“明通暗塞,暗通明阻”。隆里古城建筑的风格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它超前、合理的规划布局,令现代人望尘莫及。隆里古城有72姓,72口水井。隆里古城建筑是王昌龄边塞诗派、京城建筑及当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合体现。隆里古城虽经数百年风霜侵蚀和火灾的劫难,仍保持完好,是我国南方高原保存最好的古城之一。


   
卵石铺就的丁字老街

   走进隆里古城,沿着鹅卵石铺成的街巷一路走来,徜徉在深巷高墙、古井吊桥之间,感觉颇为奇异。城内的布局以千户所旧址也就是如今的乡政府办公楼为中心,往东、西、南开三条街,形成了丁字形街道。
    每条大街街头建有城门楼,小街街尾建有庙宇,城中心则建有观音庙,东侧建有文庙,西侧建有武庙,可惜都在“破四旧”中被毁。幸存的是位于城东南角与西南角的祠堂,虽然只留下了一个空架子,经后人重修后,仍可窥见当年的旧貌。三条大街分出六条巷道,俗称“三街六巷”,每巷又岔小巷,巷巷相通。

      
正月“贺龙”之乐

    正月“贺龙”是隆里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每年正月间,隆里的“贺龙”活动,是这一年里的高潮。
    贺龙队要在正月十三、十四两个晚上走遍全城800户人家,锣鼓通宵达旦地敲,龙灯通宵达旦地闹。进入东门,只见蜈蚣街上一条条五彩缤纷、通体透明的游龙摇摇摆摆,在鼓点的催促下,孩子们将手中的龙舞得飒飒作响。  到了正月十五,花脸龙上场了。花脸龙由“赤、白、黑、黄”各二条龙,一共八条龙组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