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牒数字化是谱牒文化划时代变革的一支奇葩
2010年1 1月9日至11日,我有幸参加中华族谱文化数字化研讨会。经来自全国姓氏专家、学者和修谱先贤的先进典型启导,受益匪浅,特别是刘承宝将军致中根源姓氏文化数字化推广中心的贺词:“作为一个具有责任感的炎黄子孙,都有责任承担起中华传统的谱文化,实现网络数字化予以更新式传承与发展的重大使命。创修千支一统的大族谱,必须与时俱进,以网络谱聚本姓氏的天下,宗亲,一统网络谱的汇集,进而为全世界炎黄子孙,不出家门,便可一键阅谱,一键寻祖的心愿。由此,不仅可解除世代所有华人,代复一代,反复修谱的苦脑,而且将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而为祖国统一,民族复兴和社会和谐作出应有贡献”。
族谱文化,发端于远古。与国史、方志一起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三大支柱,具有学术研究的史料价值。族谱网络数字化就是将族谱世系图自动编排成系统的族谱软件,使之将格式化的族谱信息下载转换成纸质谱,光盘谱,并上传为网络谱,(即从每个家族的新编谱系,采用数字化技术,使原始谱牒的每一个字符都采用数据库技术存储信息,使文字、图像真正数字化),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源泉,推动优秀文化产品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数字网络文化品牌,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中根源,姓氏文化数字化推广中心,开发的谱誌通软件,采用XML可扩展标记语言开发,从基础上创建了一个数据共享互通的技术平台,在数据构建上,定义了48个字段,能够适应不同体例家谱多种数据形式的需要,具有前瞻性。输入界面完善,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其良好的用户界面奠定了谱牒数字化的基础,是我所见、难得的最先进的好软件。
愿中华姓氏宗族编谱,都采用先进的高科技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编谱,把传统的谱牒文化,在划时代变革中发扬光大为数字化、网络化,为谱文化的进步,姓氏文化的发展,为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为弘扬传统的祖国文化作出新贡献!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