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谱牒文化 推进家谱信息化研究

第二届中华大族谱文化交流国际会议在我校隆重开幕
为了秉承孙中山先生“由家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团结”的理念,弘扬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繁荣。第二届中华大族谱文化交流国际会议(简称第二届中华大族谱国际会议)于12月3日—5日在我校隆重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华大族谱协会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南师大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海内外各界华人,各姓氏源流研究会、宗亲会,有关国家机关、高等院校、图书馆、档案馆及学术社团代表及我校地理科学学院师生共200多人参加了此次大会。
3日上午,会议在悠扬的国歌声中开幕。开幕式由大会主席兼筹委会秘书长黄秉聪先生和大会主席、南京师范大学闾国年教授主持。黄秉聪先生代表组委会推介原北京军区空军参谋长方国俊将军、世界丘(邱)氏宗亲联合总会创会会长邱家儒先生、世界孔子联谊会主席孔德墉先生,著名物理学家钱致榕教授为大会名誉主席,并报告了筹委会工作情况。闾国年教授宣讲了大会宗旨、议题及《中华碟谱世界记忆遗产申请倡议书草案》。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潘百齐教授、大会各名誉主席以及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刘旺洪教授分别致辞。
潘百齐副校长在致辞中向出席大会的各位嘉宾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他说,我校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新兴跨学科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活动,在家谱GIS、方言GIS和历史GIS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南师大愿意与社会各界继续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围绕家谱GIS平台建设和家谱世界记忆遗产申请等重大事项,有力推进家谱信息化建设和推广的进程,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美国国际领袖基金会、中国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谱牒文化分会、任姓谱牒文化纂修代表任生虎先生等发来贺电。贺电中说:“欣闻你们将于2010年12月在南京召开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研究族谱修编的科学化问题,探索将族谱以记忆遗产的形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路径,以此推动传统族谱在现代条件下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族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文化遗产,做好传承、保护与发展工作,对于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可以发挥积极促进作用。谨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预祝会议取得有益的成果。”
据介绍,本届大会议题为“中华谱牒文化的现状与科学发展”,旨在促进大中华谱牒申请世界记忆遗产,并推进组建大中华谱牒申请世界记忆联合会,构建跨国界、跨地域、跨行业的网络大平台,从而在保护各族各姓各家谱牒文化多姿多彩的原生态的基础上,根据联合国要求对其科学地传承与发展,推进中华谱牒文化的发展。会议期间,还将举办原生态谱牒展,开展“中华大族谱奖”系列评奖活动。(徐锐、袁林旺/文 周伟、徐康睿/摄)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