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正不阿“文端”宰相王杰
王杰(1725-1805),字伟人,号惺园,别号畏堂。清朝韩城县(今陕西渭南韩城市)城郊庙后村人。出身于贫寒的农民之家。乾隆九年(1744),在县、府考中均名列第一。
乾隆二十五年(1760),王杰在乡试中以首名举人夺得解元。第二年即中第十名进士。殿试进呈,卷列第三。乾隆皇帝在亲自批阅试卷中,把他圈点为状元。还乘兴题诗:“西人魁榜西平后,可识天心偃武时”等,并即授为翰林院编修。当时有个山东举人不服,当面出联:“孙子圣,孟子贤,自古文章出东鲁”,要王杰配对。王杰随即出口:“文王昭,武王穆,而今道统在西秦”。山东举人一听,目瞪口呆,心服口服,肃然起敬。王杰从此历任吏、礼、兵、刑、工部侍郎,左都御史,兵部尚书。乾隆五十一年(1786),任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东阁大学士,总理礼部。
王杰在任上书房总师傅时,太子颐琰(即后来的嘉庆皇帝)时常背不过书,他严加教训,还罚跪罚站。一天乾隆皇帝察看书房,适逢太子被罚跪,他立即让儿子站起来,还非常生气地对王杰说:“教也是天子,不教也是天子,你这样处罚,是臣对君应有的态度吗?”王杰听后也大声说:“受教的成尧舜,不受教的成桀纣,师傅的作用就是这样啊!”皇帝一听,大为震惊,马上叫太子继续跪下,并且对王杰安慰勉励了一番。与王杰同朝的大臣和坤,是乾隆皇帝的儿女亲家,曾任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侍卫内大臣等职,权势煊赫,贪污了大量钱财。和坤每天上朝,文武大员都要夹道迎送。有一次和坤硬拉住王杰的手,表示亲呢,说:“状元宰相,果然手好!”王杰回答说:“王杰手虽好,但不会聚敛耳。”和坤讨了个无趣,快快而退。
嘉庆四年(1799),乾隆皇帝病逝,王杰总理丧事,充实录馆总裁,仍为宰辅,给事中王念孙首劾和王申不法愔况,嘉庆皇帝将和砷革职拿问,委派王杰等组成调查组,查核和坤种种罪行。升堂审讯时,无人敢当主审官,王杰慷慨承当。和坤走上堂来,昂首阔步,威风不减,一见主审官是王杰,马上软瘫下去,直呼“祈求大人恕命”。经王杰调查审讯,核实了和砷20大罪状,嘉庆皇帝将和坤赐死。王杰升为首辅,每遇大事,他能识大体,顾大局,主持正义。因此受到嘉庆皇帝的赏识和优待。但王杰为官,性愔恬淡,生活俭朴,每凡私事出门,不坐官轿,只一骑一仆,穿戴与百姓元异。待人接物,和蔼友善,见老人鞠躬,见友人作揖,见一般人点头。他常说:“我虽宰辅,亦常人也。”他没有公差,不赴官宴,,在家粗茶便饭,绝少鱼肉。住宅只有两进,没有花园,且自己出钱所盖。他常告家人:“吾先人严谨节约,予伊等以不饥,足矣!且吾亦无长物以贻子孙,若不自检制,吾不能斤斤为豢养计,亦非吾所能庇也。”
嘉庆七年(1802),王杰因病辞归故里,晋太子太傅。他作官四十余年,归里时仅带回几十箱书而已。第二年闰二月离京,嘉庆皇帝为他赋诗送行,其中说:“直道一身立廊庙,清风两袖返韩城。”
嘉庆九年(1804)十月,王杰与夫人程氏80双寿,皇帝命陕西巡抚维甸带礼品去韩城王杰老家拜贺。十一月,王杰赴京谢恩。次年正月初十病逝于京邸。嘉庆皇帝评谕他是:“先朝耆旧,久直内庭,忠清劲直,老成端谨。”随即晋赠太子太师,人祀贤良祠,谥号“文端”。祠联是:“文见长,清风两袖,不畏权贵;端品高,直道一身,敢斥邪恶。”
王杰的著作《葆淳阁集》、《惺园易说》、《赓扬集》、《芸阁赋诗》等留传于世。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鬼谷子王诩
- · 明清时期莱阳蚬子湾王氏名人
- · 《旧唐书》王姓人物
- · 闽南王氏人物志
- · 琅琊王氏历史名人·王弘(附子王锡)
- · 明朝开国功臣太原郡侯王胜公传
- · 明初猛将定远侯王弼
- · 《晋书》王姓人物传
- · 王禹偁世系研究
- · 明朝武德将军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