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正不阿“文恪”宰相王鼎
王鼎(1768-1842),字定九,号省匪,清代蒲城县(今陕西渭南市蒲城县)人。王鼎出身贫寒,嘉庆元年(1796)赴京考进士。军机大臣王杰见是陕西同乡,又是同姓而召见他,但王鼎拒绝前去,不愿落个奉迎权贵的名声。王杰得知后,钦佩地说:“观子品概,他日名位必继吾后。”王鼎考中进十·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后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累迁至内阁学士。王鼎性愔耿直,不好与同僚交往,更不去巴结重臣,当官二十年,默默无闻。后来嘉庆皇帝翻阅考核官员的文章时,发现王鼎文才不错,几次召见,委以重任。先后任为工、吏、户、刑部侍郎、尚书等职,还兼管过顺天府的地方政务。
道光二年(1822)。王鼎迁都察院左御史。五年(1825)升为军机大臣。这年,他去浙江乡试主考。有德清县民妇徐倪氏害死徐蔡氏一案,捏称自缢,悬宕三年,经几个官员之手,终未能判明。王鼎主考完毕后,奉旨审理此案,经认真调查审理,查明罪证,判徐倪氏谋杀罪,依法处决。对原先办案官员分别给予革职、降级处理。新疆维吾尔族上层贵族张格尔,勾结英国侵略者叛乱,在天山南路攻城掠地,抢掳财物,企图割据一方。王鼎积极为道光皇帝出谋划策,制定平叛计划,指挥平叛。道光七年(1827)七月,清军收复新疆四城,第二年正月生擒张格尔。道光皇帝给王鼎加太子太保衔,赏花翎,并绘像紫光阁。
此后三年,王鼎全力整顿长芦、两淮盐政。当时盐政积弊甚多,产量下降,运销不畅,仅长芦一处的盐商,就拖欠税银900多万两。有的盐商乘机哄抬盐价,牟取暴利,严重影响国计民生。王鼎清理帐务,改革征税、运销办法,筹拨生产运输资金,一举改变长芦盐业萎靡不振的旧貌。接着,他又整顿两淮盐政,撤销原来的管理衙门,交给锐意更新的两江总督陶澍统筹管理,并拟定了15条发展生产,裁减耗费,疏通运销,抚恤盐工的章程,使两淮盐业逐渐振兴起来。
从道光十一年(1831)起,王鼎先后任过直隶总督、协办大学士兼刑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职。这时,西方列强、特别是英国,加强对中国侵略,把大量鸦片运人中国,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并使白银源源外流。道光十八年(1838),文武官员为是否禁烟开展大争论。王鼎力主禁烟,反击外来侵略。钦差大臣林则徐动身去广州查禁鸦片,王鼎设宴饯行,勉励他为国除弊,两人结下深厚友愔。后来,皇帝决定将林则徐革职,“发往伊犁效力赎罪。”王鼎上殿向道光皇帝“力荐林公之贤”。此时,恰逢黄河在祥符决口。王鼎保举林则徐与自己同治水患,使他留在内地。
这次水灾,淹没了归德(今河南商丘)、陈州(今河南淮阳)、毫(今安徽毫县)、颖(今安徽阜阳)一带大片土地。洪水汇人淮河,东灌洪泽湖,危及江淮地区。贪官污吏不思治河,反而建议迁祥符府治避水患。王鼎力排众议,说自古没有任黄水横流之理,以70岁高龄立下治河军令状。
王鼎带病赶到祥符时,大水茫茫,城墙危急。他亲自率兵卒日夜巡护,保住城墙。接着与林则徐密切合作,修筑黄河大堤。他“亲驻工地,星宿露饭。”困倦了,就在随行车辆上休息片刻。有一次,连续8昼夜未回城中住处。道光二十二年(1842)2月,抢在桃花汛前,结束了全部治黄工程,仅用白银600万两,而自己积劳成疾。
王鼎回朝后,正值清军屡被英军所败,投降派首领穆彰阿“妨贤误国。”他多次弹劾军机大臣穆彰阿。每日上朝,他都要厉声痛责穆彰阿。而道光皇帝并不采纳他的主张,仍把林则徐贬往伊犁,决计签署不平等条约。王鼎看难以挽回局面,就以“尸谏”的办法,写下遗书,要皇帝“条约不可轻许,恶例不可先开,穆不可用,林不可弃”。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四月底,闭门自缢身亡。临死时,家无余财。王鼎死后,穆彰阿强迫其子交出了遗书,欺骗皇帝说是暴病而亡。皇帝赠王鼎太子太保衔,谥“文恪”,人祀贤良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鬼谷子王诩
- · 明清时期莱阳蚬子湾王氏名人
- · 《旧唐书》王姓人物
- · 闽南王氏人物志
- · 琅琊王氏历史名人·王弘(附子王锡)
- · 明朝开国功臣太原郡侯王胜公传
- · 明初猛将定远侯王弼
- · 《晋书》王姓人物传
- · 王禹偁世系研究
- · 明朝武德将军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