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琅琊王氏出了九十二位宰相

2013-01-23 23:06:04来源:互联网·王瑜臻整理

打印 字号: T|T

      自西汉王吉为琅琊王氏这个宰相世家开辟历史以来,经东汉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末年,大约一千年,族中六百余人的名字永远刻在了人类文明史上,同时,还造就了九十二位宰相。
      汉唐千余年间,琅琊王氏的家族历史代表着整个王姓人的历史文化,除其对历朝政治、文化等领域作出的无与伦比的贡献外,其突出的特色,便是宰相辈出,代有名贤。
      要为琅琊王氏家族所出的宰相作一个确切地统计,由于其生活时代官僚制度变化不定,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两汉时,官制基本沿袭秦代,设丞相一职,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又有太尉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管监察,帮助丞相处理政务。三公都被后世认为是宰相,尤以丞相职位最高。由于其官名和职权明确,所以极便于区分和统计,但两汉以后,三公蜕变为重臣的加官,居宰相之位者不一定有宰相之名,甚至同时有任不同职务的多人分别拥有宰相的权力,因此都被称为宰相。如魏晋时,以中书监、中书令为宰相,而某些尚书令、三公等也拥有宰相的权力;南北朝时,录尚书事、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中书监、中书令、侍中等都是宰相。至隋朝,尚书、门下、内史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唐代,无论何官,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事”者,就是宰相。如此,则又变得便于区别了。
      根据以上的官制变化,如果把各个时期琅琊王氏担任上述职务的人都算作宰相,则王家宰相共有九十二人,他们是:

       两汉二人:王骏、王崇。

       曹魏一人:王祥。

       西晋三人:王戒、王衍、王祥。

      东晋二十二人:王导、王敦、王含、王廙、王舒、王彬、王邃、王珣、王珉、王羲之、王胡之、王祯之、王韶之、王荟、王混、王劭、王恬、王洽、王献之、王彪之、王谧、王嘏。

      南朝宋十九人:王弘、王昙首、王华、王琨、王僧朗、王僧绰、王球、王敬弘、王景文、王僧达、王延之、王琇、王孺、王练、王蕴、王僧虔、王俭、王准之、王猷。

      齐十五人:王僧虔、王俭、王晏、王奂、王延之、王思远、王琨、王慈、王僧衍、王纶之、王志、王缋、王约、王莹、王亮。

      梁二十三人:王亮、王莹、王克、王褒、王骞、王日东、王仿、王瞻、王规、王泰、王志、王琳、王训、王锡、王承、王稚、王琛、王质、王铨、王凝、王诵、王通、王玚。

      陈十一人:王冲、王玚、王劢、王固、王克、王宽、王廓、王猛、王质、王瑜、王通。

      北魏加上人:王肃、王诵、王诩、王衍。

      唐四人:王方庆、王王睿、王玙、王抟。

      从上述宰辅名表中可以看出,琅琊王氏在汉唐间担任宰相者共有一百零四人次,除那些因任相两朝而重复者外,实际有宰相共九十二人。任相时间,以东晋南朝最为集中。当时,正是琅琊王氏家族作为侨姓首族的时候
      一个家族的,仅宰相就出了九十余名,实际上是古今中外所仅有。因此,“公侯世及,宰辅相因”,也就成为其家族特色。所以,南朝人沈约评价琅琊王氏说:“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如王氏之盛者也。”历史上郭、何、桓、张、袁、杨等姓也有鼎贵一时的家族,但与琅琊王氏相比,都远远不及。琅琊王氏千年历史上的蝉冕交映,公兖相袭,不仅南朝以前没有任何家族能比,即使在隋唐以后,也找不出第二个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