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将王翦、王贲父子
王翦大约生于秦昭王37年(公元前287),今富平县美原镇千口村人。王翦从小喜欢习武,精通陈法。因在秦王政平息公子成矫、缪毒叛乱中有功,被秦王政重用,任为将军。
秦王政11年(前236),赵王派大将庞熳进攻燕国。燕国慌忙派人向秦国求救。秦王政派王翦、桓齿奇、杨瑞和率兵出征,援救燕国。由于连年征战,兵力缺乏,士兵老化。出征之前,王翦对现有的士兵进行了整编。只从每10人中挑两名精壮者从军,重组了一支精锐的队伍。初试锋芒,大获全胜。王翦一举攻下赵国的阏舆、邺、安阳等9城,斩首l0万,占领了赵国漳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大大削弱了赵国的军事锐气和经济实力。秦王政18年(前299),赵国地震、旱灾,连年不断,国内人心惶惶。秦王政趁机发兵三路,攻打赵国。北路由王翦挂帅,率领十万大军,跨过黄河,穿越太行山,直达河北井陉。中路由杨瑞和率领,从邺城北上。南路由羌痍率领,三路齐头并进,夹击赵都邯郸。但多次进攻,都被赵将李牧、司马尚击败。两军相持整整一年,邯郸依然攻克不下。
李牧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骁勇善战,威名远扬。王翦知道,能否拿下邯郸关键在李牧。只要李牧在,秦军很难取胜,长期驻守又不是办法。王翦就向秦王政建议使用离间计。王翦提出用大量的名马、宝玉、黄金贿赂赵国重臣。秦王政看了清单,觉得贿赂的数量太大,犹犹豫豫,有点舍不得。王翦就对秦王政说:“这不过是让你的宝贝挪挪地方,让别人代管几天罢了,最后又会原封不动地回到你的手里。而且会给你带来更多的财富--赵国的城池、土地、百姓。和这些相比,那些金银财宝又算得了什么呢?”听了王翦的话,秦王茅塞顿开,爽快地答应了王翦的请求。
王翦一面派人和李牧接触,表示愿意言和休战。一面用重金收买赵王迁的宠臣郭开,让他在赵王面前说了李牧、司马尚拥兵自重,有谋反之心。昏庸的赵王果然听了郭开的话,命令赵忽、颜聚接替李牧、司马尚的军权。李牧知道这是秦国的阴某,拒不授命,被赵忽杀害。杀了李牧,除却了心腹之患。王翦立即命令三路大军,向赵国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杀了赵忽,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俘虏了赵王迁,灭了赵国。赵公子嘉在数百人的拥戴下,仓惶逃到代地。
救助燕国,只不过是秦王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箭双雕的把戏。在消灭赵国后,秦王政很快就命令王翦、辛胜挥师东进,进攻燕国。大兵压境,燕国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燕太子丹惊恐失措,无计可施,仓促派勇士荆轲,以献地为名,刺杀秦王,以挽救燕国岌岌可危的命运。结果行刺失败,荆轲死于非命。太子丹的行刺,激怒了秦王政,急令王翦率大军攻燕。秦军浩浩荡荡,直逼易水西岸。太子丹和公子嘉组合燕代联军,仓慌迎战。结果被秦军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王翦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攻下了燕都蓟(今北京西南)。燕王喜逃到辽东,向秦求和,以苟延残喘。
这时王翦的儿子王贲,率十万大军进攻魏国。王贲率军包围了魏国的都城大梁(河南开封),引黄河水灌城,城破,魏王假投降,魏国也灭亡了。至此,北方的大部分领土,已经为秦所占领。
王翦父子足智多谋,英勇善战,连破三国,大大加速了秦统一六国战争的进程。
秦王玫l7年(前230),六国中最弱的韩国也被消灭了。唯有雄踞南方的楚国,成了秦国决胜的劲敌。这时的楚国,和秦国实力相当。到底鹿死谁手,很难预料。雄心勃勃的秦王政,决心继承先烈遗愿,消灭楚国,完成统一大业。秦王政23年(前224),秦王政召集群臣,商议出征楚国的事。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权衡的秦王政,把挂帅出征的人选,盯在两个人身上。一个是骁勇善战,年轻有为,曾以数千兵马追击燕太子丹,并俘虏了太子丹,被秦王政称赞为“贤勇”的李信。一个是连破赵燕,威名远扬,久经沙场的老将王翦。到底让这两个人,谁挂帅出征更合适,秦王政一时犹豫不决。
秦王政先试问李信:“李将军,讨伐楚国,依你之见,得多少人马?”血气方刚的李信,不加思索地说:“依臣之见,有20万人马就足够了。”秦王政听了十分高兴。又问王翦。老成持重的王翦,沉思了片刻才说:“楚国地处水乡,民殷国富,兵精粮足,又有足智多谋的名将项燕,绝不可等闲视之。要讨伐楚国,依臣看最少得60。万人马。”秦王政听了,就有些不高兴。
当时的秦国,连年征战,士兵和装备损耗很大,要征集60万人马确实有些困难。秦王政就笑着对王翦说:“王将军到底是年纪大了,还是有些胆怯啊。”王翦知道秦王是个刚愎自用的人,再解释也无用,就请求回家休养。秦王也不挽留,立即批准。
得到秦王的信任当了主帅的李信,春风得意,和蒙恬率领20万人马,长驱直入打进楚国。连克平兴(河南平兴)、寝(河南沈丘)、鄢郢(湖北宜城)和城父(安徽毫县)等城。秦王政闻报大喜。
对秦国的长驱直人,楚国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况且,秦兵异国作战,长途跋涉,士兵疲惫,供给不足,战线又拖得太长,犯了军家大忌。李信又是个有勇无谋的年轻将领,容易为目前的胜利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秦国每占领一个城池,都得派兵把守。这样得城邑越多,兵力就越分散。20万兵力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顾此失彼。楚军在名将项燕的带领下,采取避其锐气,诱敌深入,迂回作战的方针。乘秦军不备,跟踪追击,三天三夜,奇袭李信军,连斩7员大将,全歼秦军。李信侥幸捡得性命,逃回咸阳复命。秦王闻讯大怒,将李信削职为民。这一仗使秦国元气大伤。
项燕是位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的将军,他没有令士兵乘胜追击,而是下令休整。经过充分的准备,次年,项燕拥立新主,向秦国发动了反攻,挥师直取秦国的南郡,大军逼近秦都成阳,秦兴国震惊。
面临楚军大兵压境,秦王政为自己的错用人,铸成大错,后悔莫及。俯视朝野,拯救秦国,对付项燕这样的名将,非王翦莫属。而自己当初意气用事。轻信李信,使王将军蒙羞,极大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下诏请,他肯定是不会来的。思来想去,别无良方,秦王政觉得只有自己亲自乘车,到频阳王翦的家里去请。闻秦王政亲自来请,王翦故意装病,卧床不起。王翦说:“臣已经上了年纪,又有重病在身,恐怕难以当此重任。这是请大王另请高明吧。”秦王政知道王翦有气,赶忙赔罪说:“这都怪寡人浅薄轻率,没有听将军的话,使我军受到侮辱。现在楚军正向西逼近。国家兴亡,就系在将军一个人的身上。将军即使不念我,但能忍心丢下国家不管吗?”但王翦仍然不肯出征。秦王次再次道谢,坚持要王翦挂帅出征,不然他就不走。国家正在危难之际,王翦岂是无义之人,只不过是想试探一下秦王的诚心罢了。王翦说:“大王如果一定要臣出征,还是非60万人马不可。”秦王政说:“只要将军答应出征,什么话都好说。”
秦王政回到咸阳,立即征集全国所有甲士,下令关中男丁全部从军。把60万士兵如期交给王翦指挥。出征那天,秦王政带领文武大臣,亲自把盏,送至灞上,临别时,不料王翦节外生枝,向秦王政提出一个让人意外的请求:赐他良田美宅。秦王政不解地问:“将军凯旋归来,你我同享荣华富贵,难道这还不够吗?”王翦说:“大王说得是。不过我已经老了,大王就是给我再多的俸禄,我也享受不了几天。不如多赏我些良田美宅,留给子孙,我就感激不尽了。”秦王政见他说得诚恳,小事一桩,也就慷慨答应了。
兵行至关中东大门函谷关,王翦又一而再,再而三地派人,送去宅第园池的设计草图给秦王政。副将蒙武就有些不高兴,觉得王翦太小气了。大战在即,作为军中主帅,不虑军国大事,却为自己这点私人小事,三番五次地派人去催,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忍不住就说:“将军凯旋之日,不失封侯之位,什么没有,何必为那点小事催来催去的?也实在有点……”王翦笑了笑说:“蒙将军误会了,你看我王翦是那种人吗?秦王政生性暴戾多疑。他把举国60万大军交给我,就等于把整个秦国交给了我,他能放心得下吗?我这样做,就是让他知道我没有二心。只有这样才能君臣一致,上下齐心。”听了王翦的话,蒙武十分佩服,连忙道歉说:“蒙有眼不识泰山。将军如此雄才大略,蒙错怪将军了。”
得到老将王翦挂帅征楚的消息,楚王举全国的兵力迎战。与李信一战的胜利,使楚军士气空前高涨。项燕亲率大军,决心与秦兵决以死战。王翦率军到秦楚边境,却按兵不动,下令秦兵不许入楚境一步。求战心切的楚军屡屡骂阵挑战,王翦一概置之不理。每日同士兵练习投石、跳跃,谨慎防守,让年老的士兵开荒种地,作出长期驻守的样子。项燕深知王翦足智多谋,也不敢轻视秦兵,轻举妄动。时间一长,楚军的决战情绪,也就渐渐回落了。楚将项燕也真以为王翦惜名怯战,只不过是来驻防罢了,决战的心态也松驰了下业。两军对扎,不战不和,就这样僵持了一年。第二年,王翦看楚军完全松懈下来,就从投石、跳跃的士兵中,挑选出几万精壮者作冲锋。看秦军长期驻守,没有动静,项燕就带兵东撤。趁楚军撤退之机,王翦带领几万精兵,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楚军发起了突然攻击。毫无准备的楚军,刹时大乱,被杀得七零八落,狼狈逃窜。王翦命令秦军乘胜追击,直到平舆,歼灭了楚军的主力。又追到蕲(安徽宿县东南),包围了楚军,项燕被困,只好自刎殉国。
秦王政24年(前223),王翦又率兵攻破楚国的都城寿春(安徽寿县西南),俘虏了楚王负皱。负皱弟昌平君逃到江南,企图凭借长江天险,负隅顽抗。王翦下令造船,训练水军。经过一年的充分准备,秦军横渡长江,射杀了昌平君,平定了江南,降服了百越,设置了会稽郡。
王翦灭楚的同时,王贲又远征辽东,北伐燕代,俘虏了燕王喜。在回师途中,顺手牵羊,攻占了赵国仅有的代郡,俘虏了赵公子嘉;又挥师南下,直捣齐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北),占领了临淄,齐王建宣布投降。至此秦国已经完成了统一六国的战略目标。为表彰王翦父子的盖世战功,秦王政给了他们最高的封赐:王翦封为武城侯,王贲封为通武侯。并把频阳河岸,千顷最肥沃的良田赐给他们。
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王翦父子东荡西杀,南征北战,横扫天下,消灭了五国,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立下了赫赫战功。公元前219年,秦王政东巡大海,在琅琊刻石记功,王翦名列榜首。
秦统一六国后,王翦父子激流勇退,荣归故里,不再参与朝政,最后病逝家中。王翦葬于今富平县到贤镇永和村旁。王贲葬于美原镇千口村附近。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鬼谷子王诩
- · 明清时期莱阳蚬子湾王氏名人
- · 《旧唐书》王姓人物
- · 闽南王氏人物志
- · 琅琊王氏历史名人·王弘(附子王锡)
- · 明朝开国功臣太原郡侯王胜公传
- · 明初猛将定远侯王弼
- · 《晋书》王姓人物传
- · 王禹偁世系研究
- · 明朝武德将军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