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三朝枢密王博文父子

2013-01-23 23:03:13来源:荥阳外宣网

打印 字号: T|T

        宋朝的重臣王博文,字仲明,曹州济阴人。宋太宗赵光义未登基时,其祖父王谏为西京作坊副使,把全家迁到京城汴梁(今开封)。王博文时又迁至荥阳西马固村。
 
        王博文诗赋天资极高。十六岁时,到汴梁参加进士考试,却把一百篇回文诗作为卷子交了上去。“回文诗”是一种很不好驾驭的诗歌体裁,它正反吟诵都能成诗,而且对仗押韵,因此,在文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时人都称他叫“王回文”。到宋真宗赵恒即位时,他已是官居殿中侍御史了。
 
        真宗天禧年间(1020前后),朱能和王先在长安伪造《乾佑天书》,企图制造叛乱。事情败露,朱能已经因这件事被杀,王先同他的弟弟被抓了起来。皇帝下诏让时任殿中侍御史的王博文快速到长安去查办此事,王博文只是严厉惩治了首恶分子,七个胁从者却只判了个流放充军。王博文能秉公办案,区别对待犯罪人员。从这件事上看出王博文是个守正仁恕(shù)、办事公道的官员。因而他从长安归来,就被任命为开封府判官。
 
        起初,王博文幼年丧父,他的母亲张氏改嫁给了韩家。等到在朝做了官,他认为没有儿子同母亲断绝关系的礼制,请求朝廷能够以恩诰(gào)封。母亲去世,他认为作为父亲的后代不给赶出家门的母亲服丧,等于废除以父亲为中心的宗庙祭祀,现在即使对逝者都进行祭祀,也并不妨碍服丧的施行,于是请求朝廷解除自己官职为母亲服丧。
 
       王博文第二次任秦州知州时,当初沿边界一带的逃亡军人、老百姓被熟户①当作奴隶来给他们放马牧羊,有的被遣送远方换羊换马,所以死于此地的达几百人。对待捕捉到的生羌,则用锦袍、银带、茶、绢赏他们。不过也有自己逃回的,而他们半路上又被人捉到,对这些人辨别清楚很难,按照法律都要将他们斩首。王博文就派遣熟知边界事宜的人,秘密地携带公函接他们回来。回来时全部宽免了他们的罪过。因为这个措施,每年减免死罪的羌族群众甚多。
 
        宋仁宗赵祯宝元年间,王博文累官给事中、同知枢密院(职同宰相,主管军事),不幸一个多月后病死。宋仁宗亲自临祭,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郑国公。王博文死后,埋葬在如今峡窝镇四所楼的东原上。解放后,有一次下大雨,洪水冲开了墓地,发现墓里尚有他的墓志。
 
       王博文有两个孩子,长子名叫王田,宋仁宗天圣年间中进士,累太常少卿,赐紫金鱼袋。一生苛求法规、不立异令、清正廉洁、勤政爱民。次子王畴,字景彝(yí),累官太常傅士,主编《唐书》。
 
         在英宗掌权的时候,任命王畴为枢密副使。王田有子9人,均进士及第。王畴有子三人,长子王岘,宋神宗年间也任枢密副使。王博文祖孙三代,同朝显贵,荣宠无比,“三朝枢密院,九子进士公”。直到如今,马固村王氏祠堂的大门上还悬挂着“三朝枢密”的匾额。
 
       【注释】①熟户:史家将归附于宋朝的吐蕃等少数民族称作熟户,其余的称做生户,如生羌。
 
       ②暴尸:死后尸体得不到收殓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