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氏历史名人·王元
王元(1029—1097年)字爱弼。王瑞之子,王旭之孙。因祖父王旭和伯父王质之荫任郊社斋郎,后历任醴泉主簿、大理评事、唐县知县、大理丞、德清军使、清丰知县、朝请大夫、泽州知州。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病逝,享年68岁。赠授太子太傅。其长子为王毅,官泽州知州。王靖
王靖(1010—1072年)字詹叔。王雍之子,北宋名相王旦之孙。生于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少孤。由于少年丧父,王靖便养成了坚强自立的秉性。他潜心学习,经常与人讲切天下之事,陈说利弊。以祖上荫功先任阆州通判,后知滁州,还主管北京(今河北大名)御史台。
当时,契丹多次派遣蛮横的使臣来宋朝强索财物。为此,王靖上疏道:“契丹通过虚张声势来索取我们中国的财物,以壮大自己。其欲壑难填,渐不可长,宜抓住时机,折其锐利,使其接受教训,方为上策。”当时,宋朝的考试内容较为单一,王靖便建议在试题中恢复唐代施行的明经科,以检验考生对经典内涵的理解程度;同时还要对参试的贡士们进行治国方略的考查,以观其所学是否能为治国安邦而用。皇帝采纳了王靖的建议,遂对以歌赋取士的旧制进行了必要的变更。
后,王靖任利州路转运判官,提点陕西刑狱。从前,此地乡户凡服役于州县者,由于待遇从优,故从役者愿意久留;而被征调从事艰苦劳动的差使,由于透支体力甚大,则都不愿意干,即便去服此役,亦是想着如何尽早离开。由于两役苦乐悬殊,便使得一些司管征役的官吏借此谋私,谁给其好处便叫谁从事在州县服役的差事,反之,则派其去服苦役。王靖到任后,发现了这一状况,遂下令采取定期轮换服役的办法,既较好地解决了服役中苦乐不均的弊端,又调动了民众为国服役的积极性。王靖在长子县任职时,有一人被贼所杀。衙门相继捕拘了十几个嫌疑人,但经审查,由于缺乏实际证据,而先后将他们释放。为了尽早破案,王靖反复查阅卷宗,进行过细的调查,最后终于将真凶抓获,使之伏法。
王靖在担任京师开封府推官时,此处相继发生了一批为害地方的案件,且长久未破。为此,皇帝下召令王靖督捕。王靖受命后,率兵严加捕抓,清除窝点,惩治了庇护者,方使盗贼一一落网。清案后,王靖感言道:“贼盗之所以不能及时被缉获,是由于一些士绅大户等地方势力已成为他们的庇护者,如要解决这一问题,需颁行法令,明确规定,凡庇护罪犯者皆应与罪犯连坐处之。”朝廷采纳了王靖的建议,遂颁令实行。
不久,王靖徙任广南转运使。熙宁初年(1068)年,在广南讹传着交趾(即今越南)人将要入侵的消息。此讹愈传愈甚,以致不少老人和孩子纷纷躲入小城(堡)内以避战祸。此事传入朝廷,一时朝廷内外皆以为忧。由于王靖到位后,即严整军备,巩固边防,早已防患于未然,故宋神宗赵顼听到大臣的议论后便十分坦然地说:“广南有王靖坐镇,边境可安,你们不必担心!”后,王靖拜太常少卿,值昭文馆,兼知广州。两年后,王靖于熙宁五年(1072年)奉调入朝,任度支副使,不久卒于任上,享年63岁。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鬼谷子王诩
- · 明清时期莱阳蚬子湾王氏名人
- · 《旧唐书》王姓人物
- · 闽南王氏人物志
- · 琅琊王氏历史名人·王弘(附子王锡)
- · 明朝开国功臣太原郡侯王胜公传
- · 明初猛将定远侯王弼
- · 《晋书》王姓人物传
- · 王禹偁世系研究
- · 明朝武德将军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