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网载重修迁宁始祖琮公墓

一、历史悠久
此墓始建于唐末,经历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国七朝,历时1400余年,曾多次修缮。公元1990年公墓最后一次修葺,是修水境内为数不多且具有较大影响的唐墓之一。
二、琮公国宝其人
姓王名琮,字国宝,系唐太宗宰相王珪第 九代孙,其祖父王顺(唐户部侍郎),父德美任婺州知府由长安迁浙江金华;琮公于唐宪宗年间避战乱由浙江金华迁江西南康府再迁宁州东岸里泥湖(即今旌阳山下),公以人材举、官至尚书左仆射后因与王恭、殷仲湛不协,高隐不仕、隐居旌阳山泥湖。公盛德裕后、子孙蕃衍,分布宁州八乡(本县水源、白岭、朱溪、司前、程坊、溪口、大椿、宁州、征村、赤江、山口、雅洋、何市、上奉、三都、四都、五都、六都、竹坪、义),本省铜鼓县高桥、英坑、棋坪、罗坊、观田、幽居、港口,奉新县甘坊,永修县圭湖,德安县锹溪,武宁县花棚、石门,丰城市。湖南省:浏阳上洪、东门、滩头、达浒、平江县;川崖及迁浏阳12支,马鞍山、龙门。湖北省:通城、赤壁、崇阳、武昌乌台山、大冶。广西北海、玉林。四川省:成都信忠支(黄庭坚妻舅之后)。陕西秦阳、西安,贵州垲排县,江苏南京阴山,福建福清市,台湾省台北、高雄、桃源(其中台湾有数百户2600余人)。据93年重修王氏宗谱统计,参修二十四支后裔有男女丁人口8万余名(不含迁徙各地未参修人丁数十万之多)。
三、后裔繁衍蕃昌、名人众多
琮公迁宁后,子孙繁衍,遍布宁州八乡和湘、鄂、川、陕、桂、闽、黔等省。其后裔有史可查仅宁州籍进士36名, 其中较有名者有宋朝:光禄寺少卿王士甫、洛州知府、奉政大夫王纯中(黄庭坚为其撰写墓志铭,现存黄庭坚纪念馆,此铭先后被中国书法等杂志刊登,并详细记录王氏自迁宁后繁衍世系)、端明殿大学士王刚中、湖南路提举、户部侍郎王本,西河太守王铎、户部郎中王其、保定知府王宽;明朝:兵部主事王常、户部侍郎王勉、宣州知府王江、兵部侍郎王泰珊、胡州知府王谷玫;清朝:台湾提督军门王锡蕃;近代有原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原湖南省委第一书记、交通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首道,原全国政协常委、农工民党党副主席、全国公路管理局局长王一凡;现中央党校副校长王维延、旅美银行家王保恒、台北市修水联谊会会长王健儿、台北著名传教士王林,广西省建设厅厅长王芳春等。1937年,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室主任王世 杰(琮裔三十六代孙)赴修水王陵基部督战,在时任修水县长王震(名诗成,琮裔三十七世孙)陪同下,亲登旌阳山祭典琮公。改革开放以后,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首道非常关心祖居地建设,大力支持在家乡何市修建胜利大桥。海峡两岸开放以来,旅居台湾及海外的琮公后裔多次登临旌阳山寻根祭祖。2005年元旦,浏阳上洪王氏百余名琮公后裔游览修水城,登临旌阳山,共祭琮公。琮公墓成为维系琮公后裔上千年血脉亲情和故乡情结的感情纽带。
联系电话:13979238809 QQ:383012259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