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大屋之由来
“王家大屋”之名,在蕲州古城,可谓家喻户晓,由来已久。
王家自始祖忠公,随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战死疆场,封为明威将军。明代二百余年中,其子孙世袭蕲州卫指挥使以来,凡十一代人,均住在城内凤凰山麓二郎河畔,西门内府前街卫挥使官衙后之大宅院里。
1643年,张献忠陷蕲时,一把大火,将城内39座王府及官衙民居等,焚为灰烬,王家一百数十口人丁,均在劫难逃。惟十一世祖御龙公昆弟二人,经商未归,劫后逢生,隐姓埋名,数十年不闻于世。
清朝定鼎后,御龙公率昆弟及诸子媳,收拾残局栉风沐雨,惨淡经营,稍有积蓄,即购北门外东长街熊化岭,明代刑部尚书冯天驭遗留之故宅----冯尚书府,为王家聚族而居之地。御龙公居此后,贫弱济之,豪强抑之。率众子孙,数十年间,克勤克俭,苦读诗书,因其治家有方,褒奖有度,以一家五进士之喜,名噪蕲阳故里。
王家此后,渐次人丁兴旺,七世同羹。故又添置尚书府隔壁左右之数家门面及后面之数幢旧宅院。改建之后,前宅后院,楼上楼下,厅堂阁室,难计其数,俨然又是大家矣。自王家“五桂争荣”之后,代代不乏入泮食廪之人,常出簪缨冠裳之辈。东长街之王家门前,每逢节庆之日,红白喜事之时,散居外地归来之王家子孙,非车即轿,时时摆满半条街。来往同僚及宾朋戚友等,比肩接踵,熙熙攘攘,尤以乡饮大宾之时为盛。是时门内门外,人声鼎沸,蔚为壮观。每逢清明、重阳去姜家湾(今蕲州王宣湾)祭扫祖茔之期,王家更有佩剑着袍、冠带整齐之子孙,或骑马,或坐轿,或乘舟,前呼后拥,鱼贯而来,络绎不绝。
时人仰慕不已,见此皆曰:王家了不得,家有半边街,墓占半边山,书香门风在,代有栋梁才。此真乃王家大屋之子孙也,事事处处均以大家风范示人。后来,州人一传十,十传百,言必称“王家大屋”,事必效“王家大屋”。数百年来,口传至今。而王家子孙,见众口一辞,遂以王家大屋之子孙自居矣。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