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杰地灵 | 被誉为“人中龙”的温岭探花郎,你知道么?
“方岩胜处是仙家,时有轻云薄雾遮。我欲去时君共去,溯流而上看山花。”
开禧三年(1207)十一月,韩侂胄被史弥远等暗杀于玉津园的夹道中。王居安公开反对韩侂胄,此时升任左司谏的王居安立即上疏历数韩侂胄、陈自强等窃柄误国之罪,要求对韩明正典刑,即公开宣判,并追责、远窜其党陈自强。王居安特立独行,不依附于特权,此时史弥远掌握了实权,准备召用韩侂胄余党赵彦逾,王居安反对召用赵氏。史弥远为堵王居安的口,以提升职务为由,撤销其谏官。王居安竟然不依不饶直接对皇帝说,祖先设左司谏目的就是提不同意见,现我的谏书墨迹还未干,因为与权要相违忤而调离,这是不让谏官提意见,既如此我就辞职。王居安的话让皇帝动容。史弥远的党羽御史中丞雷孝友劾其越职论事,王居安被免职。
——《方岩》王居安
清晨游走于雾蒙蒙的山间,远峰、山涧,随处可见缥缈云雾,恍若置身仙境,发思古之幽情。大山涵养着大川,地灵自然人杰。大溪历代名人辈出,明代“茶陵诗派”代表人物谢铎、兵部尚书赵大佑等家喻户晓,但由于历史原因当地历史上还有一位名臣王居安一度被埋没遗忘,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被重新发掘。
“不必山阴寻故地,双溪曲水更清幽。”在潺潺溪水中,让我们一起去听跨越数百年的故事。
1
王居安(1151—约1233),生于宋孝宗乾道四年,字简卿,又字资道,南宋台州黄岩县方岩乡(今大溪镇)人,号方岩,初名居敬,因避皇帝的名讳,而改名居安。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考取进士,甲科第三名,历任太学博士、司农寺丞、知兴化军、秘书丞、左司谏,最后以龙图阁直学士知福州致仕,卒赠少保。
王居安是大溪王氏的三世祖,祖籍杭州施水巷。始祖王从德是唐大理寺少卿,因忠言直谏触犯权贵,弃官归施水。延至七世王聚厚时,因大溪山川钟灵毓秀,将其一支迁来大溪, 在今大溪岙、花金一带定居。这便是大溪王氏的始迁祖。书香风骨传家的王氏,其上直谏不改,其下风骨不折。
王居安天赋奇禀,聪颖异常。《宋史》人物传记:“始能言,读《孝经》,有从旁指曰:‘晓此乎?’答曰:‘夫子教人孝耳!’”国子司业刘孝韪过其家塾,见居安异于普通儿童,让其赋八夕诗,援笔立成,有思致。孝韪惊而抚其背称誉:“你以后的名位必超过我。”
自徽州推官起至庆元三年(1197),居安因居丧而赋闲数年,十年没有调任,朝廷欲召其往京师任职。王居安主动请求到地方做官,理民事。于是,他被任命为江东提刑司干官。主官提刑使王厚之,其性子烈,部下不敢违拗;王居安不屈于权势,遇不平事则当面力争。
庆元六年(1200)调京师,至嘉定四年(1211),王居安历任国子正、太学博士、司农丞、秘书丞、著作郎兼考功郎、左司谏、起居郎等。
开禧三年(1207)十一月,韩侂胄被史弥远等暗杀于玉津园的夹道中。王居安公开反对韩侂胄,此时升任左司谏的王居安立即上疏历数韩侂胄、陈自强等窃柄误国之罪,要求对韩明正典刑,即公开宣判,并追责、远窜其党陈自强。王居安特立独行,不依附于特权,此时史弥远掌握了实权,准备召用韩侂胄余党赵彦逾,王居安反对召用赵氏。史弥远为堵王居安的口,以提升职务为由,撤销其谏官。王居安竟然不依不饶直接对皇帝说,祖先设左司谏目的就是提不同意见,现我的谏书墨迹还未干,因为与权要相违忤而调离,这是不让谏官提意见,既如此我就辞职。王居安的话让皇帝动容。史弥远的党羽御史中丞雷孝友劾其越职论事,王居安被免职。
王居安的慷慨风节震动士林,京师太学生得知消息,打着旗帜请愿,要求朝廷继续留用王居安,理学家杨简在山阴道中与王居安相遇,称赞道:“此举吾道增重。”同时的著名学者、诗人,如叶适、姜夔、刘过、戴复古、刘克庄、高翥、吴子良、林逢吉等,或寄赠诗文,或亲往拜访。名儒江陵项安世致书称赞:“左史,人中龙也。”

方山书院王居安像
2
一年后,王居安复官,知太平州。政绩卓著的他,接着被任命为直龙图阁,提点浙西刑狱。他断案公正廉明,逮捕了诬良为盗的豪绅葛怿。不久,王居安被召回京师,宋宁宗赞之:“卿有用之才也。”于是皇帝任命王居安为权工部侍郎,以集英殿修撰身份当了隆兴府的知府。
要说王居安在开禧北伐中的表现,一般人以为只是文官空谈军事,不一定真懂用兵之道。但是看了以下故事,你就不会怀疑王居安的治军能力了。
这就是史学家所讳言的镇压罗世传、李元砺峒民起义。要说历史上农民造反多得很,多数是被地方官吏所逼迫的,多数农民领袖并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仅是占山为王、抢夺地盘,他们相互结盟或反目,完全以利益为诉求。王居安遇到的罗世传、李元砺,并不是梁山泊的宋江,也并不想“替天行道”,他们仅关心个人利益,抢掠行为与占山为王的强盗没有区别。
志称,盗起郴黑风硐,罗世传为之首,势涨甚。郴即郴州,在今湖南。罗世传在郴州造反,抢掠民众,故称盗。此时江西李元砺也起兵造反。湖南、江西两地同时动乱,“列城皆震,朝廷忧之”。此时,王居安临危受命任征剿大军的统帅,在黄山督战,大胜盗寇,志称“贼惧走韶州,势日蹙”,可见王居安治军的成效。于是,朝廷命王居安持符节治军,管制江池。
王居安召当地的豪绅询问如何制服山上的盗寇,豪绅也想不出办法,“皆言贼恃险不可破”。王居安说:“吾自有以破之。”此时,王居安心中已有了计谋。刚好,李元砺捉拿了练木桥的贼首李才全,把他交给王居安。王居安却厚待李才全,而同时奖赏了李元砺,两人都感激王居安。李才全是与罗世传一帮的人,罗世传果然怀疑李元砺背叛了自己,于是两大造反团伙开始交恶。
王居安对都统制许俊说道:“两虎斗于穴,吾可成卞庄子之功。”王居安不杀李才全是有目的的。卞庄子杀虎的计谋出于《史记·张仪列传》,办法是挑动敌方内部的矛盾,让敌人内斗而削弱,从而最终消灭敌人。利用敌方的争斗而削弱敌人,最终消灭敌人,这也是王居安的兵谋。
此后,罗世传教唆练木桥的党伙:李元砺以前捉了李才全,此仇必须要报。于是练木桥的人乘虚袭击并擒拿李元砺,献给了江池军门。王居安把李元砺磔杀(一种剐刑)在吉州的南门。李元砺被杀,罗世传还自负有功,越发骄横,名义上效力朝廷,而实际上采取自保。都统制许俊请班师,王居安不许,让军队在堡垒内固守。
不久,罗世传与兄世禄俱叛变,王居安密定方略,派遣官兵合围罗氏。罗世传自缢而死,被斩首示众。李元砺、罗世传因内讧而被削弱,湖南、江西盗乱得以消弭。
王居安在军中赏厚罚明,将吏尽力。同时王居安用计击贼,让敌人内讧而削弱,“兵民无伤”。江西人对王居安感激不尽,立祠祭祀,并刻石纪功。
其后王居安徙镇襄阳,而忌谗复起,未上任即为言者劾罢,在家闲居十一年。

王居安像
3
王居安后来以宝谟阁待制任温州知府,任上为政清廉,郡政大举。嘉定十七年(1224),宁宗去世,次年理宗赵昀改元宝庆,授王居安敷文阁待制,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
从温州任上调福建时,王居安之友白玉蟾撰《柳梢青·送温守王侍郎帅三山》:五马风流,销金帐暖,药玉船宽。放下荷囊,携来铜虎,又举熊幡。棠阴已接三山。此列郡、彼食大藩。柳雪萦旗,东风拦马,父老争看。
白玉蟾希望王居安把温州的善政带至福建。白玉蟾还撰《沁园春·送王侍郎帅三山》,称赞王的锦绣文章,同时称其一心为民,“每为众生时雨滂。君知否?是民心襦袴,吏胆冰霜。”在福建,连江县潘渡桥倒塌,王居安改建这个桥,河流中间涌现一块碎石,上面有“安利”两字,符合其名,桥遂改名“安利桥”,或称“王公桥”。
后来,王居安被任命为龙图阁直学士,转太中大夫,提举崇福宫。适逢宁化盐民起事,朝廷命王居安招捕。为避免杀戮平民,王居安提出招抚之策,授计于军校刘华、丘锐出入盐民起义军中,指期约降。
王居安的招抚盐民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受夫人张悟真信佛的影响,夫人信佛肯定劝告丈夫不能肆行杀戮。而主剿的官员与王居安的意见相左。
绍定二年(1229)末,王居安还乡归隐,因居近方岩,号方岩老圃,著《方岩集》《经界弓量法》。王居安约于绍定六年(1233)逝世,赠少保,从祀乡贤祠。《宋史》将王居安与李宗勉列为同一传记,史论称王居安“宅心公明,待物不贰”,又曰“扫除群邪,以匡王国,其志壮哉”!

王居安墓
王居安是南宋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也是一位诗人和政论家。他有独立不倚的人格,因直谏而触怒权臣,屡遭贬谪,其直谏使“天子改容,检奸侧目”。他所提出的一系列整治主张,无不针砭时弊,显示出强烈的强国富民愿望,一生光明磊落,高风亮节,成为历代读书人学习的榜样。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鬼谷子王诩
- · 明清时期莱阳蚬子湾王氏名人
- · 《旧唐书》王姓人物
- · 闽南王氏人物志
- · 琅琊王氏历史名人·王弘(附子王锡)
- · 明朝开国功臣太原郡侯王胜公传
- · 明初猛将定远侯王弼
- · 《晋书》王姓人物传
- · 王禹偁世系研究
- · 明朝武德将军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