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日铸雪芽,卧龙瑞草——南宋状元王十朋的“饮茶”轶事

2023-04-03 20:50:20来源: 吴宏富 文史拾贝

打印 字号: T|T
      南宋状元名臣王十朋喜欢饮茶,品尝多,感悟多,作有三十余首吟茶诗,为后世留下了一份丰厚的茶文化资源。其中有八首吟及建瓯“北苑贡茶”建溪春、小龙团、密云龙,赞誉“建茶”的优佳品质。他在著名的《会稽三赋·会稽风俗赋》第四节“物产”罗列了各种名茶,其中有“肖涛雪芽,卧龙瑞草。瀑岭称仙,茗山斗好。顾渚争先,建溪同蚤。碾全飞玉,瓯涛翻皓。生厂内液之请风,兴飘飘于蓬岛”之句,说明福绍兴冃铸茶、北苑建溪茶在宋代相当著名。

     铸雪芽者,日铸岭,在会稽县东南五十五里,欧冶铸剑之处,地产茶最佳,其芽织白而长。欧阳公《归田录》曰:“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铸为第一。”
       雪,言其白也。卧龙瑞草者,卧龙山即府治之所据者。《会稽志》曰:“会稽产茶极多,佳品惟卧龙一种,得名亦盛,与日铸相亚。”
 
        瑞,言其异如祥瑞也。杜牧之诗:“山实东吴地,茶称瑞草魁。”
 
         顾渚,在湖、常二境之间,出紫笋茶,色如腻粉,最难得。蔡宽夫诗:“紫笋生顾渚。”唐制湖州造茶最多,谓之顾渚,当采时,两郡守毕至,岁以清明日入贡。建溪,今建宁府也。丁谓《北苑焙新茶诗序》云:“惟建州出茶有焙,焙有三十六。三十六中,惟北苑发早,而味尤佳。社前十五日,即采其芽。”碾尘飞玉,瓯涛翻皓者,言茶之色也。《青琐高议》:“蔡君谟谓范文正曰:‘公《采茶歌》云: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今茶绝品,其色甚白,翠绿乃下者耳,欲改为玉尘飞、素涛起,如何?’希文曰:‘善。’”
 
       瀑岭,瀑布岭也。《茶经》曰:“余姚县茶生瀑布岭者,号仙茗,大者殊异。”茗山,在萧山县西二里,其上多奇茗。卢仝《谢孟谏议茶歌》曰:“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王十朋吟“茶”的诗文,是宋代饮茶之风盛行的一个缩影。
 
 
宋代斗茶图
 
皇上赐建茶
 
 
      建溪茶在唐宋时就是贡茶了。史载,宋仁宗非常珍惜,只有在“南郊大礼,致斋之夕”,四位高级臣僚才共同分得一饼,分割成四份各自带回家中宝藏,仅在贵客到来时,才拿出来传观展玩。珍贵如此,无以复加。大臣蒙恩赏赐一饼,便光荣得可以夸耀一辈子。王十朋便是这样的幸运者。
       隆兴元年(1163)四月,王十朋除起居舍人兼侍讲。一次,宋孝宗赏赐王十朋建茶,他有幸得贡茶,没有独享,而是分赠原太学同舍芮辉共享。他在《上赐讲读官建茶某以说书与焉以十饼分赠太学同舍苪太博(辉)有诗次韵》中云:
       天表初容咫尺亲,云龙重拜大官珍。赐从明主恩尤渥,分及清流事更新。搜卷要须尝七碗,乘风便合到三神。诸公异日沾君贶,愿寄江湖老散人。
 
     王十朋得到皇帝赐建茶时诚惶诚恐、欣喜无限之情,跃然纸上。
 
同乡惠龙团

 
 
       龙凤团茶,分小龙团和大龙团,是宋代最为精致、最为贵重的团饼贡品。王十朋喜爱团茶贡品,当他收到学生的赠茶时,喜不自禁,赋《万孝全惠小龙团》诗以记:
贡余龙饼非常品,绝胜卢仝得月团。
岂有诗情可尝比,荷君分贶及粗官。
 
      万孝全与其兄万孝杰,同为王十朋乐清梅溪书院的学生。用“月团”来比喻小龙团茶,可谓诗意的联想。
 
同僚赠密云
 
       有一年,大臣赵仲永得皇帝赏赐,将部分密云龙茶转赠给王十朋,王氏十分感动,写下了《赵仲永以御茗密云龙薰衣香见赠仍惠小诗次韵》诗:
天上人回饼赐龙,香沾衣袖十分浓。
明珠照室光生艳,三绝全胜万石封。
 
      密云龙,北苑贡茶中又一种比小龙团更精美的茶。王十朋认为密云龙茶、薰衣香和绝句诗比一万石俸禄的封赐都来得珍贵。 

宋代斗茶图

 
佳水煮茶成雅趣
 
 
      乾道初,王十朋知泉州两年,政绩斐然。其间经常与同僚在一起享用建溪茶,成了生活的日常。其宋韵饮茶之雅趣,一一记入诗中。其《知宗示提舶赠新茶诗某未及和偶见建守送到小春分四饼因次其韵》云:
建安分送建溪春,惊起松堂午梦人。
卢老书中才见面,范公碾畔忽飞尘。
十篇北苑诗无敌,两腋清风思有神。
日铸卧龙非不美,贤如张禹想非真。
 
       诗中的建溪春指建溪沿岸所产的小春茶。宋时,建溪属建安县,就是今天的福建建瓯县。此诗巧妙运用唐卢仝“两腋清风”典和前太守蔡襄的“北苑十咏”,描述获得建州太守的馈赠时的惊喜与快乐,因为这小春茶比会稽日铸茶和卧龙茶更有滋味。
      宋人讲究茶要“新、香、纯”,水要“清、洌、甘”,在清雅寂静的环境里得其真味,领悟茶道的清高。王十朋有《张器先和诗复用前韵》曰:
     心欲齐贤愧未齐,远蒙佳句警昏迷。音如鼓瑟铿清庙,味似煎茶斗建溪。忧国非同长卿病,感时端类少陵题。二松岂是淹贤地,凫鹜文书谩抱携。
 
       张器先,王十朋同乡。登进士第,官终福清丞。二松,福建松溪县的别称。
 
     小龙团茶配惠山泉水,相得益彰。他在《会同僚于郡斋煮惠山泉烹建溪茶酌瞿唐春》诗云:
 
锡泉龙焙忽飞来,春著瞿唐初泼醅。
肠似玉川堪七碗,兴如太白谩三杯。
月团不许无诗得,霜蕊端因有分开。
石铫瓦盆吾已具,竹林他日定相陪。
 
      此诗写出了王十朋丝毫不因酒而轻视茶,卢仝的“七碗”和李白的“三杯”,茶酒一体的豪爽形态尽显。
 
      宋代文人在追求茶的真味之余,开始重视茶汤的赏心悦目。其方法是将茶粉倒入茶盏,加入开水,再用茶筅拂汤使之产生大量泡沫。这种审美情趣也见于王十朋的诗中,如《与二同年观雪于八陈台果州会焉酌酒论文煮惠山泉瀹建溪茶诵少陵江流石不转之句复用前韵》:

吾侪风味雅同科,领略江山逸兴多。
诸葛阵图堂上看,少陵诗句酒中哦。
惠山活水煎茶白,胜己高峰带雪皤。
绝境况逢三五马,定将好句压阴何。
 
      这首诗是王十朋知夔州时,在八陈台酌酒、煮茶、论文与颂诗时写成的。诗中“惠山活水”指的是“天下第二”的惠山泉,位于无锡,距夔州路程遥远。用远方珍贵的泉水煮御贡历史最长的建溪茶,可见王十朋对茶的极致追求。
 
建茶贵比名家墨宝
 
       苏轼和黄庭坚的法书是稀世珍宝,王十朋在得到它们时,不禁“双眸喜昏花”,报答的手段自然要与之相对应,作者选择了“龙团建溪芽”,可见当时建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高贵。其《王抚干(蒙)赠苏黄真迹酬以建茶》诗记下了这一幕:
 
苏黄文章外,翰墨亦莫加。
苏得鲁公法,黄自成一家。
肥无尘俗点,瘦或风雨斜。
可爱如其人,敬之无迩遐。
真迹落人间,蔀屋生光华。
我无一字藏,天遣来三巴。
吾宗东州秀,文翰俱可嘉。
袖中出至宝,双眸洗昏花。
归橐今不贫,持往东南夸。
何以报嘉贶,龙团建溪芽。
 
      当茶与诗相遇,茶有情思诗也飘香。我们读着王十朋这些充盈着馥郁茶香流芳千古的诗篇时,仿佛时光倒转到了850多年前,与状元公同盏品香,嗅着建茶历久弥香的浓烈。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