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峰┃复原序二:诗因酬唱而升华互进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是南宋初年的状元,其人为官清正,品行、政绩、学问、诗才,都属一代名流,深为时人所敬赏,在《宋史》中有传,朱熹为他的书作序,并多有当时名人如张孝祥、洪迈等多人与他以诗唱和,诸家酬唱作品之多,远超唐宋至多只有几人之举。所以王十朋当时即辑编为《楚东酬唱集》,收录了他与诗友们大量的唱和之作。可惜日久年深,原集本已湮没无存。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同名的酬唱之集,是由对王十朋素有研究的吴宏富先生从王十朋诗文集中遍寻有关题名线索,再到相关之人的书中寻求与王十朋的酬唱之作,恢复了当年原集的大体面貌,这真有点像古物修复专家,要把散落在大片废墟中破碎的残片,一片片地找回来,又黏合在一起,竟使古宝重光一样,其工愈繁,其功愈显,很是值得赞扬。
诗家的酬唱之作,又称之为和诗,这种高雅互进的文化风尚,在唐代最盛,元白、刘柳,在诗坛上皆以和诗著名于一代。往前追溯,在中国诗可见和诗发轫于楚汉之际。项羽在垓下四面楚歌之围中,自愧于无颜见江东父老,自杀前曾赋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发有“天亡我也”的最后哀歌,最放心不下的是“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时虞姬为了让项羽免其对死后的牵怀,作歌回应:“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在楚帐中饮剑身亡。有人怀疑虞姬之作是后人伪托,但就诗来看,仍不失为适境合情之和诗。至汉则传有“苏李”和诗,即苏武与李陵在羁留匈奴间二人的问答互赠诗,诗情真挚感人,对此也有人怀疑是东汉人的伪作,但今天也不妨视为东汉已有和诗之作了。但对于苏李的唱和诗,唐代诗圣杜甫并不怀疑,并予以高度赞赏,直言“李陵苏武是吾师”。
诗言志,诗缘情,作诗本是诗人的心灵的激情观照,本是文学中最富于主体性的体式,都是自抒其情,何以有彼此间的联诗酬唱?原因皆在诗情的涵容中对别人有撞击,引兴致,启见识,达到足以引人感动,激发感悟,甚至以远见卓识提升所和之诗的主题高度。
诗词的酬唱之作,一般都是在亲朋之间进行,彼此之间早存情愫,在兴观群怨上也有大体相同的烙印,所以彼有着之,此亦极易感之以致彼此呼应,以和诗互动,甚至不仅同题和诗,还是步原韵奉和。在《楚天酬唱集》收有王十朋对张孝祥两首关于地方的水涝、旱灾的和诗,不仅从中可以看到这两位南宋俊杰的人品与友谊,亦尤见他们对于农民生活苦乐的关心。南宋乾道元年五月四日张孝祥自芜湖赴广西任经略安抚之职,因大雨陆行至饶州境,见圩田里的庄稼被大水淹没十分痛心,特写诗给他的挚友时任知饶州知州的王十朋;王十朋接诗之后即和诗与张。张孝祥诗:“圩田雨多水拍拍,山田改作龟兆拆。两般种田一般苦,一处祈晴一祈雨。去年水大高田熟,低田不收一粒谷。只今万钱籴一斛,浙西排门煮稀粥。神圣天子如尧汤,曰雨而雨旸而旸。天公广大岂有意,尔自作孽非天殃。”这首古风中说,圩田易涝,山田易旱,不得收成,这对于种田的农民来说,都是白费辛苦,而米价也因粮食不收而奇贵,人们只希望君王如古代的尧与汤的圣明多福,使万民承天恩圣德,不遭旱涝之灾患。此诗在宋诗中以人民性评量,可谓上乘。
王十朋见张孝祥诗之后,即以诗次韵和之:“春水平原天可拍,夏日如焚天可拆。哀哉农民亦良苦,厌见常旸与常雨。去秋鄱阳偶不熟,巨室犹言豪无谷。万亩家输数千斛,路旁安得黔敖粥。吾君罪己同禹汤,思起傅岩调雨旸。暂勤千骑作南伯,要使炎峤无余殃。”诗中对于农民的旱涝之苦,与张孝祥同心共感,并对大户人家的藏粮不施,而于市上高价出售甚是愤慨,只有勉励自己勤于郡守职责,使守土之地免发了灾殃。与张孝祥表有同样的家国情怀与爱民尽职的高尚品性。
以上所引张孝祥与王十朋的次韵和诗,足见二人对旱涝给农民带来的苦难,有感同身受的高尚情怀,显示此二人虽身居高位,却仍同有爱民之心,可谓肝胆相照,同为南宋爱国爱民的良臣。
但是诗出于人,人的思想情感的高低、浓淡并不完全一致,即使是朋友之间,文朋诗友之间,也不免是高低错落,情致相异。这并不影响以诗酬唱相和,达到见贤思齐,取长补短。至此,我想到毛主席当年分别和柳亚子与郭沫若的两首和诗。
柳亚子作为追随孙中山的国民党元老和南社诗人,著名的民主人士,与毛主席早有交谊,在1949年春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他被毛主席从香港请回,一时未及任用,安排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畔暂居。三月二十八日写《感事呈毛主席》诗,诗中赞扬毛主席开天辟地之功后,即说自己有西汉“夺席谈经非五鹿”的朱云之学问,今日却只有像战国孟尝君门下食客冯谖的无鱼可吃的冷淡,只待解放军打过江南的老家吴江时,就回去学东汉名士严子陵归隐钓鱼。毛主席接柳诗之后,即和诗与他,告诉他:“牢骚太甚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说北京昆明湖中的鱼可比你要去的地方可观得多:“观鱼胜过富春江”。后来安排他有高职。毛、柳二公的一唱一和中,声音和比,高低并见,足显唱和的意义。
一九六一年十月,浙江绍剧团的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北京演出,郭沫若看了之后写诗纪感,痛恨唐僧“对敌慈悲对友刁”,表现有“千刀当剐唐僧肉”之愤恨。毛主席看了郭诗之后,以敌友性质不同,提示他说;“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对僧与妖二者必须区别对待。如无和诗的火花激迸,我辈何以有如此醍醐灌顶之清澈灵明的诗教?
和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式,也是诗人彼此互动的趋近方式。在群居切磋中,取决于其人所“德不孤,必有邻。”而在心性上的“兴、观、群、怨”的一致性,则是酬唱相和的重要条件。
最后为《楚东酬唱集》复原而赋诗一首祝贺:
楚东酬唱又重闻,似见梅溪又转魂。
引领雄浑家国颂,兴观群怨振民心。
2021年9月12日
【序者介绍】
王向峰:1932年出生,辽宁辽中人。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国学研究院专任教授,1990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直接评定为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同时被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聘为专任教授和研究员,并指导博士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学学会名誉会长、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辽宁省文联、作协和文化交流协会顾问 ,辽宁省政协文史馆荣誉馆员。在全国核心期刊和重要报刊上发表专业论文与评论600多篇,自撰与主编的专业著作60多部。论著在国家和省级获奖30多次。获国家大奖有1992年国家教委“优秀学术专著奖”、2004年“全国文艺理论突出贡献奖”、2005年第三届“鲁迅文学奖”、2006年“首届中华优秀图书奖”。2007年获辽宁省人民政府首届“哲学社会科学成就奖”。是辽宁省暨沈阳市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