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告别暑热,做好6件事,这个秋天不生病

2022-08-23 13:06:40来源:了凡四训

打印 字号: T|T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意思就是炎热的天气到此结束,天气开始转凉。
 
处暑时节,属于季节交替的时间点,早晚温差变大,空气干燥,一定要注意这六点。
 
-01-
早睡早起,防止秋乏
 
我们常说,春困秋乏。
 
处暑时节,暑热离去,自然界阴盛阳衰,人体也随着发生变化,阳气不足,阴气有余。
 
在刚过去的暑热天气里,人们因为出汗过多掏空了身体,肠胃功能也有所减弱,所以秋天最易疲乏。
 
为了避免季节转换带来的影响,处暑时节,应该早睡早起,每天早睡一个小时,适当午休,调整作息习惯,保持充足的精力。
 
同时,油腻的食物容易让人困倦,可以多吃蔬菜水果,提神醒脑,缓解秋乏。
 
-02-
饮食清淡,润肺防燥
 
秋天气候干燥,干冷的空气很容易损伤呼吸道,口燥咽干,造成咳喘。
 
所以,秋天以养肺润肺为主。
 
不要吃姜、辣椒,辛辣的食物,避免加重秋燥,可以多吃一些蜂蜜、百合、莲子,清燥润肺的食物。
 
每天早上起床,可以喝杯温水,或者金银花茶,滋阴润燥,清热解毒。
 
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润肠通便,生津止渴。
 
西瓜过于寒凉,可以改为梨、葡萄等滋阴的水果。
 
 
-03-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处暑之后,早晚稍微凉爽,这个时候,不要过早增加衣物。
 
秋天到冬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气温不断变冷,人体的耐寒能力也不断提高。
 
这样在冬天才能抵抗严寒。
 
如果过早添加衣物,在冬季人体会抵受不住,很容易伤风感冒,所以秋季要适当冻一冻,衣服慢慢加。
 
但是,秋冻也要因人而异。
 
秋季心血管疾病高发,身体孱弱多病的老人,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
 
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秋冻也要有节制,气温过低的时候,请及时添加衣物。
 
-04-
收敛情绪,平稳心性
 
处暑时节,万物始肃。
 
天气转凉,草木开始逐渐变黄,触景生情,人的情绪也开始逐渐从昂扬转向低沉。
 
中医讲究秋收冬藏。不仅是身体,这也是精神的保健之法。
 
情绪不要大起大落,收敛自己的脾气,保持安静的心态。
 
可以多看书、练习书法,听听音乐平稳自己的状态。
 
关照内心,修身养性,才能物来顺应,与天地同生。
 
-05-
适度运动,调养精神
 
秋高气爽,登高远望,适度运动,有益身心。
 
秋天主要润燥,所以要避免体内津液流失,所以切忌大量运动,运动之后大量出汗,对健康有害无益。
 
秋天天气凉爽,锻炼的时候,穿一些吸汗透气的衣服,可以有效减少伤风感冒。
 
秋季锻炼,以适度为主,身体微微发汗即可。
 
散步、慢跑都是很好的选择。
 
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补水,避免运动消耗之后的喉咙干痒。
 
-06-
循序渐进,慢贴秋膘
 
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
 
漫长的三伏天,冷饮、空调、出汗、睡眠不足,一点点把人的身体掏空。
 
所以秋天要进补,俗称:贴秋膘。
 
但是,夏天刚过,人的脾胃还没有完全恢复,所以秋天进补,要以温补为原则。
 
骤然进补,只能加剧肠胃负担,造成腹痛、胃病,切忌大鱼大肉,过度油腻。
 
可以多吃一些鸡蛋、瘦肉、牛奶,搭配莲子、山药,可以起到很好的进补作用。
 
秋天是凉快的季节,秋天是神清气爽的季节,秋天也是收获美好,收获惊喜的季节。
 
这个秋季,愿你每天吃好喝好,时刻保持好心态,努力工作、关心家人和自己的身体,成为最好的自己。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