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文·王十朋勤政爱民的民本实践

王兴文(浙江省温州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 )十月二十八日生于乐清左原(今浙江省温州市乐清梅溪村)。王十朋是南宋绍兴末至乾道年间最富盛名的爱国名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爱国诗人和著名学者。是一位以执政为民、心系百姓、关注民生而彪炳史册的南宋大贤。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是王十朋民本思想和治国实践一贯的原则。人民生活的安定是国家兴盛的根基。王十朋出任地方官期间勤政爱民,鞠躬尽瘁,爱民思想亦是其爱国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王十朋仕途生涯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出任饶、夔、湖、泉四州知州时度过的。他在任地方官时,秉公执法,救灾除弊,兴办郡学,兴修水利,深得百姓爱戴。
王十朋在绍兴任签判时,首先将官署正堂改名为“民事堂”,将前任历年留下的积案,重新日夜审阅,允许含冤受屈的百姓上诉,逐一深入反复调查研究,进行甄别。对某些涉及官场上层相互包庇的案件,王十朋无私无惧,不畏权势,敢于公正断狱,使民间不少冤错案件得到平反。任饶、夔、湖、泉知州时,十朋对待民事纠纷也是“温词理义”,妥善处理,使当事者口服心服。在他仁政的感召下,盗贼销声匿迹,民无冤声,达到政清狱空。王十朋诗云:“刑清本无术,心地要先清。”绍兴百姓称赞他为“王青天”,立生祠以祭祀之。
隆兴甲申二年(1164)六月,孝宗重新起用王十朋知饶州。当朝宰相洪适亲自回乡赶到饶州,向王十朋要学宫旧址为自己府邸扩建后花园,欲占公地为己有。王十朋虽为微官知州,但刚正不阿,不事权贵,坚持公道,维护了当地人民的利益。当地百姓无不称赞王十朋铁面无私,秉公办事。王公离任时,饶民拆桥留人,后重新建桥,以王公桥命名。
乾道元年(1165)七月朝廷茶马司、宣抚司拟从原陆路运马纲到江淮改为由水路运输,实为劳民伤财,加重黎民负担。王十朋冒险为民请命先后两次上疏,《夔州论马纲状》、《再论马纲状》以确切的数据,详细的事实,陈述水陆运马的利弊得失,从而使朝廷确定复行旧路,仍为陆运。夔州百姓得知,无不感激王十朋为民请命,减免徭役之苦。王十朋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囤积良田,绿化荒山。他引水下山,修筑“义泉”,造福百姓。他有诗为证:
接筒引水下山陬,端为夔民解百忧。
长使义泉名不断,莫教人费一钱求。
乾道四年(1168),湖州遭受严重水灾,孝宗特地选派治郡最有政声的王十朋去处理灾情。王十朋深入了解灾情,奏请朝廷开仓赈济,大力组织灾民排涝抢种;同时以工代税,整理河网。为减轻灾区负担,力奏朝廷废除户部向灾民催缴的虚额赋税。由于治理有方,很快就安定了湖州灾区秩序,使百姓免遭流离,凶年粮食不贵,农田及时耕耘种植,社会秩序安然。但因王十朋先抚后科的做法与户部只科不抚的主张发生矛盾,因而提前离任。离任时,众百姓手捧香炉,夹道为他送行。长使义泉名不断,莫教人费一钱求。
在绍兴府为官时,因部分鉴湖废湖为田,致使水土严重失调,造成年年发生旱涝灾害。王十朋考察了地跨会稽、山阴两县300里的鉴湖沿岸,以科学的论据,提出退田还湖,改造鉴湖,兴修水利的著名环保文章《鉴湖说》,引起朝廷瞩目。乾道四年(1168)十月,王十朋任泉州太守时,又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将洛阳江水分流,造渠灌溉农田;并加固修复洛阳江上的1200米长的万安桥,成为我国历史上迄今仍存在的著名景观“状元桥”。
王十朋十分重视教育,每到各州郡所,先立戒石诗碑,作为自己清白做官的座右铭,并于泉州任上,对下属官员再三教导要爱民抚民。在《宴七邑宰》一诗中写明此意以明心志:
九重宵旰爱民深,令尹宜怀抚字心。
今日黄堂一杯酒,殷勤端为庶民斟。
此诗深切表达了王十朋关爱庶民的思想感情,教育邑宰治邑要以爱民为重,抚字为先,七邑宰深受感动。今日黄堂一杯酒,殷勤端为庶民斟。
王十朋重文教,奖掖人才。其割俸办学,创建贡院之举,为世人所敬仰。在泉州任上,为修建贡院,其夫人贾氏倾其所有,而她死在泉州任上,时家徒四壁,作为地方长官却无力扶棺回乡安葬。这给年老多病的王十朋莫大的打击,他万分悲痛,作《哭令人》(王十朋《梅溪集·梅溪先生后集》卷十七)诗:
三十年间共苦辛,忽然惊断梦中因。
钟情正是我辈事,鼓击忍同方外人。
熊胆未酬平昔志,牛衣又是向来贫。
闽山满眼同来路,木落风号泪满襟。
他又有《悼亡》(王十朋《梅溪集·梅溪先生后集》卷十七)诗云:
钟情正是我辈事,鼓击忍同方外人。
熊胆未酬平昔志,牛衣又是向来贫。
闽山满眼同来路,木落风号泪满襟。
伤哉无复见,老矣不成偕。
牢落凝香地,同谁话此怀。
相勉惟清白,囊如四壁空。
难忘将绝语,劝我莫言穷。
更为可贵的是,王十朋在任各州长官时,每逢初一、十五,还经常亲自为学生讲学,并征求政见。《宋史·王十朋传》云:“前在湖割俸钱,创贡闱,又为泉建之,尤宏壮,凡历四郡,布上恩,恤民隐,士之贤者诣门以礼致之。朔望会诸生学宫,讲经询政。”牢落凝香地,同谁话此怀。
相勉惟清白,囊如四壁空。
难忘将绝语,劝我莫言穷。
最后,也是最值得人敬佩的是王十朋就是在谪居期间依然能够做到心怀家国天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封建社会对士大夫的要求。在为官期间,王十朋全力践行着“兼济天下”,难能可贵的是在谪居之时他并没有“独善其身”,依然以国事为己任。王十朋谪居故乡之时,生活清贫,全靠贤德的妻子贾氏日夜纺织,两个儿子下地耕耘,全家才得以勉强度过难关。但王十朋并没有怨愤,依然不忘忧国,这在他的诗中得到充分体现。“君恩无所报,含愧出京华”,首先想到的是居然是因无法报答上恩而心有愧疚。可见他是真正做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