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人文|贾宅寻踪——他们给温州带来“光明”

2022-04-22 20:59:29来源: 谢作尾 人文温州

打印 字号: T|T
       今年是温州办电110周年。据1934年编印的《温州普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二十周年纪念册》记载:民国元年(1912年),王香谷(在温宁波籍药商)和贾楚玉在瓯(今温州市鹿城区)筹办协利电灯公司。设筹备处于府前街,从事招股。其时风气未开,致股本难以募集,故电机未购,电灯无从实现。贾楚玉没有灰心丧气,惓惓于办电。他找李湄川(瓯海茶山人)商量,跟他说温州为浙江通商口岸之一,市面繁盛,交通便利,为振兴实业,创办电灯急不容缓。李湄川极其赞成,立即与好友高俊青、何醒南相商,得到二人同意,并邀同朱翼周等人共同出资继办电灯公司。1912年温州普华电灯(后改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14年3月该公司安装的100千瓦汽轮发电机竣工发电,从此温州城区亮起了电灯。
  据资料记载,贾楚玉是茶山贾宅人。贾宅在我市瓯海区茶山街道,是贾氏聚居的自然村,背靠巍峨的大罗山,面向辽阔的温瑞平原。村子不大,但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就因种植梅树而闻名。
  为了考证贾楚玉是否茶山贾宅人,我们一行6人专程来到贾宅。古村新颜,村子里已找不到飞檐翘角、古色古香的老房子,也难觅梅花的踪影。唯有贾氏祠堂前那棵已有七十多年树龄的大榕树,依旧枝繁叶茂,青翠欲滴,树冠像一把撑开的大伞,常年为树下憩息的村民遮阳挡雨,见证着古村的繁衍与变迁。
  在贾宅村水仓巷20号,我们见到了贾金松老人。他今年68岁,负责保管贾氏宗谱。我们说明来意后,老人随即拿出一本用宣纸制作的厚厚的宗谱,放在八仙桌上,戴上老花镜,小心翼翼地翻开,一页页查找起来。不一会儿,老人高兴地说:“查到了,查到了,是有这么个人。”我们几个人连忙把头凑过去。宗谱上文字为繁体字,竖排,没有标点符号,大抵能看懂。宗谱上记载:植璧,号楚玉,名作琳,字庆恩。公以前清附贡生,报捐通判指省江苏,历办上海保甲兼巡防差、安徽淮盐局缉私兼分销差、湖北宜昌川盐局文案兼收支差、文御回籍办理状元桥蒲州海关差、光复后蒙浙江财政厅厅长委办永嘉平阳茶引差。生于咸丰乙卯年三月初一日已时,卒失考。配瑞安小沙堤黄氏……(标点符号为笔者所加)
  瑞安小沙堤黄氏可以说是瑞安历史上最显赫的家族之一。黄氏家族中的黄体正、黄体立、黄体芳三兄弟和黄体芳之子黄绍箕、黄体立之子黄绍第,史称“五黄先生”。除了黄体正因科场考官疏忽而被列副榜之外,其余四位均中进士,三位入翰林,留下“书声传百年”“一门三翰林”的历史佳话。“五黄先生”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黄体芳。黄体芳(1832-1899),人称“瑞安先生”,官至内阁学士、江苏学政、兵部左侍郎、左都御史。晚年参加强学会,主张变法图存,是维新派人物,支持康有为变法,与宝廷、张佩纶、张之洞并称为晚清“翰林四谏”。
  贾楚玉是黄体芳的女婿,在贾氏宗谱上有清晰记载。在这之前,我查阅过温州博物馆谢作拳先生整理的《张志瑛甲辰日记》。张志瑛(1841-1904),清末永嘉(今温州市鹿城区)人,曾在湖北仙桃镇厘捐局任职。他的甲辰日记记录了他去世当年(1904年)正月初一至九月初一之间,在上海、湖北等地为了开办轮船公司、租借轮船码头而付出的艰辛。张志瑛日记中多次提到黄绍箕、黄绍第和贾楚玉,相互之间交往密切。是年,黄绍箕、黄绍第在湖北任职,而贾楚玉在上海,住十六铺一带,张志瑛委托他办租船事宜。这一年,距英商在上海设立国内首家电力企业——上海电气公司(又称上海电光公司)并正式发电已有22年。上海南京路、外滩及十六铺一带早有电灯。贾楚玉可以说是最早在上海使用电灯的温州人之一,电力对经济社会的巨大推动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他一定感同身受!至于贾楚玉1904年在上海从事公务还是买办?何时回到温州?张志瑛日记中没有记载,也无从考证。
  “贾叔叔,再看看贾楚玉下一代情况,如果他有后人,我们准备走访他们”,我迫不及待地说。
  老人重新戴上老花镜,沿着宗谱上的红线继续查找,颇惊讶地说:“他没有亲生子女,只有一个嗣子,早已去世,有两个孙子,一个1919年出生,一个1928年出生,这两人的后代没有详细记录,估计修谱时联系不上。”
  下午,我们一行又来到茶山街道睦州垟村。这里是温州普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湄川的故里。李湄川(1871-1940),晚清廪膳生,识多见广。据他的外甥郑源澄回忆,李湄川曾在鹿城区大同巷开中药店。为了创办电灯公司,他几乎变卖了乡下的全部家产。如今睦州垟村正在实施旧村改造,大部分民房已经拆除,眼前是一片断壁残垣。我们按照温州媒体上曾刊登的李湄川旧居图片,在尚未拆除的民房中穿梭寻找,却始终找不到相似的,估计已被拆除。村里有两个造型精致、古朴典雅的老门台被保留下来,显示这里曾居住着大户人家。睦州垟村离贾宅仅一公里多,李湄川与贾楚玉虽然年龄相差20岁,但两人之间相识相知是完全可能的。贾楚玉作为黄体芳的女婿,受黄体芳、黄绍箕等维新派人物的耳濡目染,立志科学兴国和创办实业,先跟在温的宁波商人王香谷筹办电灯公司,后千方百计动员李湄川继办电灯公司,也就不足为奇。1914年农历三月初一,温州普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电,这一天恰好是贾楚玉的生日。但在该公司董事会、股东及职员名单中却没有出现贾楚玉,成为一个不解之谜。
  晚上,我回到华灯初放、处处流光溢彩的温州市区。在锦绣路温州电力大厦一楼,我们看到,电子大屏上显示,当日温州全社会用电量为1.4亿千瓦时。我粗略计算了一下,目前全市一天的用电量相当于1914年全年用电量的1400倍,相当于1949年全年用电量的87.5倍。温州办电110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温州电力工业沧桑巨变,欣欣向荣。饮水不忘挖井人,如果没有贾楚玉、李湄川等人的艰苦创业,温州的“光明事业”肯定会延后很多年。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他们,感谢他们!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