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风土| 高祖得宝 祖父献宝 ——东晋地莂与我家族的渊源

2021-08-30 22:31:47来源:王立新 人文温州

打印 字号: T|T
前言
        温州博物馆有块镇馆之宝,为晋代朱曼妻薛氏买地石券(也称地莂),东晋咸康四年(338)朱曼葬妻薛氏所刻的随葬买地契约,清光绪廿五年(1899)在平阳云岩乡鲸头村出土,为国家一级文物。民国《平阳县志·文征外编》辑有清吴承志《书朱曼买地宅券后》《再书朱曼买地宅券后》和清冒广生《朱曼妻薛氏地券跋尾》三篇考据文章。
这个宝贝是我爷爷陈德辉先生捐赠的。
 
 
  多年前,年近九十岁的奶奶(畜牧学家方仲友之女)为我讲述了我们家与它的故事:
  光绪年间,鲸头村(今属龙港市云岩社区)有一富户请了几名工匠到山边帮忙挖地造墓。工匠们挖着挖着,竟挖出一些砖块来,一工匠发现有块被铲断的砖头竟是块石碑,上面还刻着字符,但内容却没有人识得。为慎重起见,工匠就把石碑交给了东家。因为石碑是从墓地挖出的,且还刻有神秘字符,现又不小心被铲断,东家唯恐触犯了神灵,内心极其惧怕,不知该如何处置。
  后来有人出了主意:江南垟的陈老爷(我的高祖陈筱垞)学识渊博、处事公道,何不交给陈老爷定夺?于是这人就将此碑送到宜山(今属苍南)给我高祖鉴别。高祖深谙书法,对金石颇有研究。他一看这石碑上的文字,便知此碑来历不凡,遂让富农带自己去现场查看。
  高祖到实地仔细勘查,断定此处是一方年代久远的古墓,石碑为随葬墓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高祖对富户说:“这块墓碑碑文内容一时半会还辨认不全,你拿着也没有什么用,不如卖给我,我带回去再研究。你看怎么样?”富农因造墓挖出墓碑,深怕不吉利,一听高祖有意收购,立马答应了。于是,这块石碑就归我们陈家所有。
 
本文作者与文友走访地莂出土地点。 陈文苞/摄
 
  回家后,高祖将碑文拓片赠给恩师平阳县学训导吴承志和瑞安大儒孙诒让等人,请他们一同研究。经过多番辨别,得出这是东晋时期朱曼妻薛氏的买地券。此事后来在社会上流传开来,上门求睹宝物风采及求拓片相赠的人络绎不绝,高祖深受其扰,借口说此物为墓碑,那挖墓之人怕得罪亡灵,重新埋回去了。
  后高祖将此碑埋入宅底,秘不示人,具体位置也只告诉曾祖父一人(陈公翰,擅长书法,尤以魏碑为胜)。这事就此告一段落。
  1930年,我的祖父陈德辉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求学,他的老师方介堪先生得知祖父是陈筱垞的孙子,遂问可还存有此碑拓片,能否赠他一张。由于是自己的老师有所求,故爷爷二话没说,回到宜山即让曾祖父拓片相赠。当方介堪先生拿到新的拓片时,他就知道,此碑还为我们家所藏。
  1953年,温州地区文管副主任方介堪到宜山向我爷爷打探此碑下落,由于知道埋藏此碑位置的曾祖父1952年已故去,我的爷爷也不知道埋藏的具体位置,虽经一番搜寻,却没有寻到,方介堪先生无功而返。
  直到1956年,爷爷再次受温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梅冷生先生之托,寻觅此碑。经过多番查找,爷爷终于在宜山老宅书斋的地板下找到原石。寻获后,爷爷遂将宝物捐赠给文管会收藏。
作者爷爷当年到文管会捐赠地莂而摄
 
  据爷爷1958年的手稿,他还写了一首诗《题东晋朱曼妻薛买地宅券拓本》:“千年古券出横海,石夅山中旧隐藏。笔力应追天发识,篆文犹记晋咸康。孙吴鼎足空陈迹,东晋河山亦海桑。赖是承平好时节,浙南独峙此灵光。”
  并有一段释文:“朱曼妻薛买地宅券于一九零零年在平阳县江南乡鲸头村石夅下山(今云岩公社鲸山大队)出土,向为余家所藏,一九五六年十月,余承温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梅冷生先生之托,寻觅此石碑。寻获后赠给文管会收藏,嗣向该会取得拓本数纸用题俚句,以作纪念!”
  爷爷还抄下碑文全文:“晋咸康四年二月壬子朔四日乙卯,吴故舍人、立节都尉、晋陵丹徒朱曼故妻薛,从天买地、从地买宅,东极甲乙、南极丙丁、西极庚辛、北极壬癸、中极戊己、上极天,下极泉,直钱二百万,当日交讫。有志薛地,当诣天帝,有志薛宅,当诣土伯,任知者东王公、西王母,如天帝律令。”按语道“共104字,罗振玉谓此笔力之佳可与《吴天发神谶》伯仲也”。
  自听了奶奶讲述了这段尘封已久的故事后,我随即上网搜索相关文章,发现网络上大多数文章对高祖如何喜得宝物的描述与奶奶告诉我的说法不一致:网文上是说高祖陈筱垞闻知鲸头富户挖出古碑,亲自上门向富户购得此碑。而奶奶告诉我,是富户主动送到我们家求高祖辨识,高祖知其价值向其购得。我奶奶所知的是我们家里长辈告诉她的,故我认为奶奶的说法可信度更高。
 
 
  此外,我发现几篇文章记载的地莂出土时间也有出入:方介堪的文章与温州博物馆的介绍均为1896年,萧耘春与杨奔合写的文章记的是1899年冬,而我爷爷手稿中记载为1900年。我个人更倾向于萧耘春记录的1899年冬或是我爷爷记载的1900年。因为光绪二十五年(1889)冬用的是农历,爷爷诗作于1958年用的是公历(1899年农历十二月就是1900年公历1月),这样的话时间上就符合了。文友蔡听涛也赞同我的观点,他说1899年冬可能性大,造墓一般在冬天,且方介堪先生毕竟不是当事人,时间有误差也属正常。
  我对这块石碑出土的具体地点也产生了兴趣。后来在文友陈忠巢的带领下,我与蔡听涛、宗兄陈文苞等一行人驱车前往龙港鲸头,终于找到了地莂出土的准确位置。此地就是爷爷手稿记载的石夅下山,这地方算鲸头山(属楼石山)的余脉。站在杂草丛生的古墓前,宗兄陈文苞戏谑道:“你现在站的位置,就是当年你高祖站的位置。”虽是玩笑话,却令人感慨万千。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