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有个王氏故居有大来头,每年上万人来朝圣
在浙江一个小城市的农村,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仙逝于此。记得初中的时候,他的其中一个后代和我同班,每天晚上他会给我们讲述王羲之和他们后代的故事,总觉得这是一个很神奇的村落,他们基本上每个人都会书法。

在这个后代同学的介绍下,才知道原来王羲之还有一个有名的书法家儿子王操之,那个时候真的第一次听说,王操之生于绍兴会稽,生卒年不详。

这个地方叫华堂村,一个上千年的古村落,位于浙江省嵊州市金庭镇卧猊山麓,东临平溪,南倚蟠龙山,西北广阔的田野,地处新昌嵊州奉化三县市交界。平溪江分村而过,东为新区,西为老村,老村占地 8公顷,全村1500户,4000多人。

而该村系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第二十六世孙王弘基始率族人聚居此地,已经历八百多年的繁衍发展。村内保留了大批明清时期格局与风貌基本完整的古建筑和历史街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王氏家族文化。王氏子孙多擅书画,将书画悬于厅堂,供人品赏,其宅有"画堂"之称。
后因其屋舍精丽,山水清妙,"画堂"易名为"华堂",并逐渐由堂名演变为村名。明正德年间,村落发展到一定规模。王氏子孙以华堂村为聚居中心,周围岩头、小坑、观下、济渡等十余村都为王氏后代。

有史记载,大书法家王羲之晚年辞官隐退后,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卒年59岁,王羲之病逝于金庭故居,葬于嵊州市金庭镇瀑布山。而嵊州市金庭镇华堂村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王羲之后裔的最大聚居地。墓地距华堂村仅1.5公里。
晋穆帝哀赠其为“金紫光禄大夫”,而操之、献之等子孙遵父旨固让不受。建墓于瀑布山南麓故宅之旁,子孙筑室为庐,守墓尽孝。这项家规一直流传至今,现住在墓庐里的是王羲之五十六代孙。

记得曾经有记者采访,现在守墓人叫王粮才,今年50多岁。从他记事起,就住在了墓庐里。他的爷爷、父亲都是守墓人。

每年都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寻根的王氏子孙以及书法大家来拜见书圣。守墓人每天的工作就是清扫王羲之墓的杂草以及台阶上的落叶、垃圾。

经过1600多年的繁衍发展,华堂村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保留了一大批明清以来的街道建筑、民风民俗和人文景观。华堂村现有古村面积10万平方米,除了祠堂、庵堂、民宅、牌坊、店铺、池塘、水井之外,还有55座老台门、3200米鹅卵石街巷、458米九曲水甽,历史上曾有“十庙十庵十祠堂”之称。

王羲之的后人们都酷爱书法。从1981年起,村上成立了金庭书会,开办书法学校,习书法之风更加盛行。每年世界各地的书法爱好者都会来此朝圣。

华堂村还是有名的水果桃形李,村里试着把桃形李和王羲之景区和农家乐更好的结合起来,带动当地村民发展。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