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立祥:“多快好省”预防创伤心脏骤停

2020-08-22 21:06:49来源:搜狐

打印 字号: T|T
创伤( Trauma) 是指外部暴力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严重机械性损伤和失血,由此导致的心搏骤停( sudden cardiac arrest,SCA) 医学上被称为创伤性心搏骤停。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文献统计,全世界有10%的死亡和16%的残废是创伤造成的,其中创伤是导致儿童和44 岁以下青壮年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创伤死亡除了与受伤的部位和程度相关外,其中更重要的是能否在伤后得到接受及时有效的救治。数据表明发生在创伤后数分钟内这是创伤死亡的第一个高峰,患者的死亡率与时间呈正比关系,即伤后未得到治疗的时间越长,患者的死亡率越高。有鉴于此,针对引发创伤性心脏骤停引发的高危因素(出血、骨折、休克、气胸、心包填塞等),及时采取针对性预防性措施,对于提高创伤性心搏骤停的患者生存率十分重要。
 
如何预防创伤性心脏骤停,把握“多快好省”现场救护要点:
 
一是“多”止血预防创伤性心脏骤停:多处创伤失血是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引发心脏骤停的最常见的原因,第一目击者学会多掌握压迫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等,对于有效降低因失血过多导致创伤性心脏骤停的发生。
 
二是“快”通气预防创伤性心脏骤停:创伤性气道异物阻塞引发的缺氧窒息,占所有创伤性心脏骤停的13%。第一目击者掌握快速开通气道的 “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或“双手抬颌法”等。可有效地遏制因缺氧窒息导致的创伤性心脏骤停。
 
三是“好”转运预防创伤性心脏骤停:创伤者搬运包括将其从受伤现场(如汽车驾驶室、倒塌的物体下、狭的坑道等)搬出以及现场急救后转运到医疗机构两个方面。运用好正确的搬运方法(单人徒手搬运法、双人徒手搬运法、三人徒手搬运法 多人徒手搬运法 担架搬运法、床单搬运法、椅子搬运法)能减少伤痛,防止损伤加重是现场急救预防创伤性心脏骤停的重要一环。
 
四是“省”体温预防创伤性心脏骤停:创伤者出现低体温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创伤后早期采取节省体温措施减少热量散失,比如去除湿冷衣物、采用覆盖身体或复温毯等对于预防创伤性心脏骤停至关重要。
 
 
王立祥,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心肺复苏研究院院长、全军医学科技“十二五”心肺复苏重点项目首席专家、国家健康科普专家。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终身荣誉称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