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洒脱,何等快活。

一介白衣,高风亮节,清白坦荡,也可以是层次高的人;富家子弟,纨绔不堪,肆意妄为,那就是层次低的人。
一个层次低的人,心无大志,一生大好的时光都浪费在了三件事上,如果想成就大事业,这三件事切勿为之。

1 层次越低,欲望越深
很多人之所以活得累,就是因为错把欲望当作需要,才使得自己疲于奔命,越陷越深。
朱熹有首诗,其中有这么两句:“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讲的正是人的欲望凶险,控制不好就会“误平生”的道理。
王阳明《传习录•薛侃录》中有云:“先生曰:‘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意思是说,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每天所追求的应该是减少而不是增加。因为只有减了一分欲望,才能恢复了一分良知,这是多么轻快洒脱的事。
每天拼命和欲望打交道的人,是否可以拥有一颗平常心?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为欲望本身就是我们平常心的敌人,它的存在,就是让你和平常心绝缘。相反,只有减少欲望,你才能心情平静,只有心情平静了,你才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良知,才会有无处不在的平常心。
人生需要学会做减法。在生活中,大多数时间往往是自寻烦恼,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这是因为内心装了太多的欲望、得失和放不下,不知不觉中,心为物役,成了欲望的奴隶,自然处处受其牵累反而迷失了原本的初心。
王阳明所说:“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就是让人学会减法,减少欲望的主宰,恢复心的领导地位,因为,心才是身的主宰。回归自己的本心,只有这样才会活得轻快洒脱。

2 层次越低,越得理不饶人
“大道之行,不责于人”。不指责他人,不但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智慧。
古人云:人要善良,一善解百灾。“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就是告诉我们:懂得责备自己,而不是一味地责备他人,才是远离怨恨的最好方法。
《传习录》记载:有一位朋友常常因为生气而责备人,王阳明告诫他说:“学习应反身自问。如果光责备别人,就会只看到别人的不对,而看不到自己的错。如果能反身自问,才能看到自己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责备别人呢?”听后,这位朋友深感惭愧。
一些人在面对家人、孩子以及同事、朋友的缺点或做错的事时,往往会当面指出:“你错了,让我来告诉你正确的做法吧。”或是采用“你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之类的语言来贬低别人,以此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的见解。而且,他们还把自己这样做的原因,说成是自己“性格率直”“直言不讳”“实话实说”等等,好像还是非常优秀的性格一样。
别人的生活发生了什么,他们正在经历着怎样的波折和磨难,站在自我立场的我们可能并不完全知晓,我们所看见的只是表象而已。
层次高的人,往往都有一种能力——共情。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从不在为难人的事上浪费时间。反之,层次低的人惯有的做法是——胡搅蛮缠、得理不饶人、无理狡三分,总之就是不给对方留一份情面,不给自己留一丝退路。
但事实证明,凡事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的人最终往往会吃大亏,而宽容大度、懂得礼让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准则。

3 层次越低,越喜欢谈论是非
俗话说:“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乱吃饭,伤害到的只是自己的身体;但乱说话,伤害的则是别人,甚至还会为自己招来祸端。
中国有句老话:“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背后说人闲话,甚至编排别人,逞一时口舌之快,却也让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
从前有对父子,他们牵着毛驴上街赶集。一开始两人牵着毛驴往前走,路人看见了纷纷指责:“这两人是不是傻,有驴不骑还走路?”
父子俩一想也对,就让儿子骑上驴,父亲牵着往前走,路人又议论了:“这孩子也太不孝敬了吧,自己骑着驴让父亲走路?”儿子听见后感觉有道理,赶忙下来让父亲也坐上,路人有纷纷议论道:“这做父亲的一点慈爱也没有,自己骑驴,让孩子走路”。没办法,两人只好都骑上毛驴继续往前走。
这个时候路人们依旧在议论:“这俩父子也真不像话,你们看那毛驴又瘦又小,你们怎么舍得,不怕把驴压死?”父子俩听完生气地干脆都下来了,把毛驴扛在肩上去赶集了。
故事中的父子俩原本可以开开心心地赶集,就因为路上在背后的议论纷纷,导致最终身心疲惫。人的“是非”永远也议论不完,但是世人却总被“是非”所累,没有任何的意义。
最令人生气的是那些搬弄是非,议论他人的人。原本背后的议论就不是正人君子所为,做人应该行得端坐得正,有事说事,绝不在背后搞小动作。只知道搬弄是非的人,不仅无法提升自己,久而久之,他们还会被别人瞧不起。
喜欢议论别人的人往往自身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他们不想正视自我,只想指责别人,通过这种方式来掩盖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然而越掩盖,自身的缺点就越多,缺点得不到修正,那自身怎么能提高呢?唯有“正己才能正人”,不能严于律己,又何以要求别人呢?
圣人王阳明认为是与非之间仅有毫厘之差,然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看似差距很小,却足以毁掉一个人。是非对错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有闲暇时间不妨多思己过,多察自身,不要总在他人背后谈论是非,这既是在浪费时间,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负责。俗话说:“自省拭心心自明。”当我们不断地反省自我,检视自我的时候,我们的心灵才会被洗涤,从而变得更加清明!
层次的高低,便是人品的高低,即便无法像圣人般人品出众,也切不要做损人不利己的蠢事。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更应该思考:现在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吗?我有没有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生活是不是过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最后, 愿你我都能成为高层次的人,多关注内心世界,多在精神领域下功夫,不拘于凡尘俗事,活出人生的精彩,让生命绽放,让人生无憾。成就一番心意的事业,开辟出一片大好江山。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