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墓祭

2019-09-02 15:01:05来源:王庆东 美篇

打印 字号: T|T
  新安琅琊王氏始祖王璧,字大献。东周太子晋48世孙,东晋名相王导20世孙,唐肃宗丞相王玙之曾孙。生于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乙丑岁二月十二日,殁于后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癸亥岁三月初三日。王璧“生有奇节,好读书任侠,由杭迁居祁门北隅。”唐乾符年间,黄巢兵入江东,与婿郑传集众捍御保境。因功历补军职,累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后因时政淫虐不道,出任新安祁门县第六任县令,后遂请老卜邑西百余里苦竹港家焉,以寿终正寝,享年六十有八,葬文溪社湾坦。 
第一章节:墓园与墓祭
王璧墓祭现场图,摄于2013年农历二月十二日
 
王璧墓坐落在安徽省祁门县闪里镇铜锣
       湾村.铜锣湾古代又称“湾坦”,由于该地四面环山,形成锣形,后人因而易名为铜锣畈。王璧墓就座落在铜锣湾的南面,为其与章、程、周三位夫人合葬墓。墓坐北朝南,由墓道、拜台、墓冢三部分组成,面积约1300平方米,规模颇为壮观。宽敞的文闪河呈S状由北向南绕其而过,环境十分优雅。 目前,墓冢已被其后人集资修复。而国内外历史学家,尤其是民俗研究专家以及学术界专家也多次前来考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现为黄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明正德谱载:王璧生有九子二十三孙,“子孙蕃衍,散处于江之东西者,动以万计。若今徽之祁门、歙县、绩溪、休宁、黟县、桐城、浙江金华、江西婺源,饶之浮梁、鄱阳,池之东流、建德、贵池、石埭,九江之湖口、彭泽,以至建康、宣城、苏州、泰州、高邮、淮西之间,共一百三十六房,诚江东之巨族。” 数百年来,散处各地的王璧后裔每年都定期聚集墓前,举行春(清明)冬(冬至)两祭,即便在清朝末年,曾国藩与太平天国决战祁门时,各地子孙仍来墓地祭祀,祭祀活动直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其后,由于各类政治运动的开展,祭祖活动才被中断。 自改革开放后,于九十年代末,王璧后裔将祖墓进行了修复,使这一古墓焕然一新。2003年4月,被祁门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3月,又被黄山市人民政府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起,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二日(王璧诞辰日)至清明期间,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湖北、河南、陕西、山东等地数千王璧后裔蜂拥而至,祭拜始祖。场面庄严肃穆,隆重热烈,宏伟壮观,盛况空前,令人震撼。像这样数百年来未间断的墓祭,在异地几乎难以见到。徽学专家、黄山学院方利山教授说:“我所了解墓地祭祀,规模如此之大,古色古香,原汁原味,仅此一家!对先祖祭祀传统形式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 2013年8月,徽州王璧墓祭,经黄山市文化委评审认定,黄山市政府批准,载入黄山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徽州“墓祭”传承人王红盛,新安琅琊王38代孙,祁门箬坑人,王红盛家族自34代国亮、35代惟喜公、36代世铨公、37代济坤公、直至38代,世代主祭璧公。其家族为璧公墓祭遗产的传承、为徽州文化的弘扬、为中华传统文明的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黄山市市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批文
大清道光年间祭王大献公文
大清道光年间及民国年间墓祭唱班(司仪)词。
  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墓祭”传承人王红盛在2013年春祭上。
  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墓祭》传承人王红盛在2013年春祭上。
  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墓祭》传承人王红盛在2013年春祭上。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连戏》,徽州目连戏剧组参加2013年王璧墓祭。
     徽州目连戏是徽州地区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见载于佛家经典,到了明代,祁门人郑之珍,为借戏曲宣扬佛理,劝人为善,以正社会之风,在这些杂剧、文变、传说的基础上,于1579年撰写《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3卷100出。
       郑之珍是王璧女婿郑传后裔,所以徽州目连戏剧组每年都来参加墓祭。
  雨中墓祭,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二日,是王璧的生日,王氏子孙无论是刮风下雨,墓祭从不间断。此图摄于2014年
雨中祭祀1
  在王璧诞辰1170周年祭祖大典上,专程从北京赶来的“中华先祖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王峰先生朗诵其原创词文《我的先祖》。
  专程从北京赶来的“中华先祖文化研究会”会长向王璧文化研究会捐赠了《我的先祖》文化竹简。
  王璧第40世裔孙王保家,在王璧诞辰1170周年祭祀大典上诵读《祭尚书府君文》。
 
第二章节:桐城大山王氏祭祖剪影
一、祭祀前的准备工作
  祭祀,离不开贡品,所有的祭祀贡品都是由“墓祭”传承人王红盛教族人做的贡品用于祭祀。
  桐城大山王氏后裔王伯恩、王桂香(女)、王建林、王基荣、王二闸、王忠南,手捧贡品送入墓园。
  大山王氏后裔王马金(左),璧公34世孙,王承玉(右)璧公30世孙在墓园摆放贡品。
  摆上贡品,点燃腊烛,墓园一切准备工作就绪。
  大山王氏后裔王伯恩在挂王府灯笼
  大山王氏后裔王孝峰、王伯恩、王海贤、王先中、王礼成等在做准备工作。
  大山王氏后裔王伟忠在为着汉服的“礼生”整理汉服祭拜先祖。
二、祭祀列队
列在祭祀队伍最前面的,是主办方的横幅
排在祭祀队伍第二位的是王府灯笼
排在祭祀队伍第三位的是鸣锣开道
  主祭者在宝盖伞下,前有王府灯笼,后有青狮、白象护送,庄严的步入墓园。
传统的祭祀规格,都有“青狮、白象”
  每年的祭祀活动,主祭者必须是主办方本支辈分最高的长者。在壁公诞辰1174周年祭祀大典上,由桐城大山王氏辈分最高的王璧第30世孙王承玉担任主祭。
  十方锣鼓是民俗乐器,凡祭祀活动不可缺少的乐器。
浩浩荡荡,整齐的祭祀队伍
  36名“礼生”身着汉服,肩抬祭品,从闪里镇大观桥出发,迈着稳健的步伐进入墓园。
  王璧育九子,九面“房头旗”均有各房执事者举旗进入墓园。
  枝开叶散的王氏大家族,后裔分布在全国各地,此图为池州市东至县元甲山王氏后裔举着金色长龙前来祭祖。
  江西省鄱阳县石门六甲举着横幅,敲着锣鼓,舞着长龙前来祁门县闪里镇祭祖。
来自全国各地王氏后裔冒雨云集闪里祭祖
三、祭祀大典
  新安琅琊王璧文化研究会会长王茂功先生在纪念王璧诞辰1174周年祭典上致辞。
  璧公九房后裔(34)世孙王庆东,代表“桐城大王氏”主办方讲话。
  徽州古目连戏在王璧诞辰1174年祭祀大典上演出。
  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二日,又是“龙灯又是会”的场面热闹非凡。王氏族人云集于黄山市祁门县闪里镇举行祭祀活动。
 
四、进入墓园
  主办方的祭祀“礼生”在横幅引领下,庄严的进入墓园。
  排列整齐的祭祀队伍,迈着稳健的步伐,进入墓园。
双龙、青狮、白象逐一进入墓园。

  祭祀礼生抬着祭品(整猪、整羊)进入王璧墓园。
祭祀乐队进入王璧墓园。
墓园的两边,金龙狂舞。
五、墓祭
  黄山市祁门县王璧文化研究会会长王茂功宣布“祭祀”开始。
  王璧第36世孙王礼成担任祭祀司仪(唱班)一职,在王璧坟茔前唱道:九大房子孙暨桐城大山敬义后嗣,谨致祭于尚书府君之墓。气序流易,雨露既濡,礼不敢忘。今以辰之吉,瞻扫封茔,追惟感慕!
1、序立排班
2、执事者各司其事
3、鸣炮
4、司鼓者司鼓三通。(司鼓者,璧公35世孙王基荣)
5、鸣金者鸣金三套
6、司乐者奏乐三章
7、主祭者净手
8、引主祭者就位
9、徽州墓祭传承人王红盛引领主祭者“遍观祭仪”
10、行初献礼
11、执事者进馔、敬酒
12、行亚献礼
13、执事者敬酒、奉汤
14、行终献礼
15、执事者敬酒、侑食
16、恭诵祭文
17、监焚
18、引主祭者退位
19、礼毕退班
 
六、传承
墓祭传承人王红盛告慰先祖,王氏后裔将把墓祭永远传承。
拍摄地点:黄山市祁门县闪里镇
拍摄时间:2013~2019年4月
摄       影:吴旭东、周主动、刘国文、王安茂、王海飞、王德兴、王庆东
编       辑:王庆东
文       字:王庆东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