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游历潋城 | 触摸古堡历史 体验古村风情

2019-07-19 19:38:17来源:印象福鼎

打印 字号: T|T
      在太姥山东麓纱帽峰下坐落这一座寂静的古堡,她曾经在抗击倭寇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却在历史的冲刷中几乎被人遗忘,她就是潋城古堡。
 
     潋城村,过去名叫冷城,于2012年列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她依山傍海,不仅是风景秀美,景点众多,更是弥漫着浓浓人文气息的文化小村。
↓↓↓
 
冷城不冷
位置
     潋城古堡坐落于太姥山东麓纱帽峰下,南、西、北三面环山,东临东海,隶属福鼎市太姥山镇,位于福鼎市太姥山镇西北方约5公里,沙吕线旁,下辖六个自然村,其中包括一个少数民族畲族村和一个三峡移民点。
太姥山镇作为海防重镇,倭患不断,据《福鼎县志》记载,潋城古堡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是当地族人为抵御倭寇而兴建的。
古堡北面依山势修筑,开东、南、西三个城,城墙由自然石和溪卵石叠砌而成,城廓周长1127米,高5.6米,厚4.6米,潋城古堡北面依山势修筑,开东、南、西三个城门,每个城门宽不足2米,高不足3米,仅可供马车通行,所有的大宗货物都得在城门外拆分运入。
 
至今,古堡内还住有百余户人家,但由于年代久远,一些建筑已渐渐被水泥砖瓦所替代,唯有整座城墙依然完好如初。城内还有宋代泗洲文佛石屋、三官堂、猴仙宫、史楫象祠等古迹。
 
↑冷城村村委会↑
 
几百年来,潋城默默矗立于此,像一个骄傲的老兵,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痕迹,他却依然挺直腰背默默守护着这一方土地。漫步于古堡之中,看着一块块沧桑的石砖,抚摸着石砖上的青苔,静静聆听,仿佛听到了几百年前英雄们保家卫国的热烈呼喊,脑海中不断闪现出英雄们决绝而坚定的背影,令人热血沸腾。
潋城的村头有两棵榕树,村民讲了一个关于这两棵榕树的凄美爱情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一位仙女下凡与当地一个男子相爱,这段恋情惹怒了天神,于是天神将自己的项圈往“潋城”上空抛去,将这对爱侣拆开了。后来这个项圈变成了城堡的围墙,这对爱侣只能隔着城墙相望,后来变成了村头的两棵榕树。
朱熹讲学
潋城的文化氛围是有历史传统的,早在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理学大师朱熹避难闽东长溪,暂居潋城杨楫家,并在石湖观讲学,杨楫深深为朱熹的理论所折服,拜朱熹为师,其才学与朱熹门下的杨方、杨简(曾任温州知府)不分伯仲,被誉为“三杨”,此后又有以为来自福建莆田的史学家郑樵在此讲学。
讲学所设的石湖书院的遗址尚存,石湖书院的建立,拉开了福鼎理学发展的序幕。
潋城杨氏
据杨书记介绍,明嘉靖年间,为抗击倭寇,逃避战乱,潋城杨氏搬迁至潋城古堡内寻求一隅安身之地。时光荏苒,杨氏家族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变迁,中间涌现出了许多人才。
嘉庆版《福鼎县志·流寓》载:“有宋一朝,仅潋城杨氏就有载入史册的诸科10人,进士9人,举人、贡士、吏材、封荫过百。是时潋村,人才辈出,曾出现“一门六进士,百年举百官”盛况。”
 
↑杨氏家训↑
 
杨氏家训出于潋城杨氏十二世祖杨楫之手,是宋淳熙戊戌五年姚颖榜进士,也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高足。杨氏家训立与宋代,但至今为杨氏家族所传承,成为他们为人处世的“戒尺”。
↑杨楫画像↑
 
进士杨察院
“进士杨察院”是广泛流传于福鼎民间的一个传说。据《福宁府志·人物》记载,杨惇礼,字穆仲,潋城人,崇宁五年(1106)进士,授兴国军司法,转太学博士,与乡人黄荐可、林介卿并命,时谓“北乡三博”。建炎元年(1127),为监察御史。
许多书籍中都提到了杨察院,《神秘的葫芦洞》中讲述的故事发生地在太姥山国兴寺,杨察院敲钟引出被劫持的妇女而落难,幸得一个司厨僧帮助得救,逃脱后由半山炭夫相助再次离开险境,后引兵马上山火烧国兴寺,故事情节生动。
而《白云寺与摩霄庵》这本书中讲到的是杨察院在太姥山白云禅师帮助下除去恶僧,火烧国兴寺,更有神话色彩。
潋城暴动
潋城自古以来就有抗击倭寇的传统,保家卫国的思想深深印刻在每个潋城人的心中。嘉靖年间(1522~1566年),村民筹资建立潋城古堡以抗击倭寇。革命时期,潋城也是较早发起土地革命的村落。
 
1934年3月19日,福鼎县委从上南区、沿海区10多个乡,组织赤卫队和革命群众600多人,分为18支队伍集中于潋城。当晚,在潋城齐天大圣宫内,主要领导人王勤聪、陈宝鼎宣布举行武装暴动,攻打店下。
 
“潋城暴动”是福鼎早期党组织领导的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农民武装斗争,由于缺乏战斗经验,加之叛徒告密,致暴动失败。但潋城暴动对福鼎早期民主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灵峰古刹
离潋城1公里许有一座灵峰寺,地处太姥山下潋溪西畔,建于唐咸通元年(860年),是潋村杨家唐代长史杨暄倡建的,千年古刹香火旺盛、自古闻名——素有闽东“小雪峰”赞誉。
 
宋代法海真人大弟子大全担当过住持、重修过该寺院。宋明两代几度重修。该寺规模宏大,结构灵巧,风格古朴典雅。寺内尚存唐宋石刻、蒙井、宋石炉、明碑记等,皆属珍贵文物。
悠悠禅寺,依佛结缘。中国第一部佛教题材的电影《千手观音》在灵峰寺启动拍摄,禅宗一代宗师《慧能》的电影拍摄也在此地取景,走过1000多年悠悠岁月的灵峰寺将以全新的面貌通过大屏幕上展现在全世界面前。
 
 
交通路线
 
自驾路线
福鼎市区出发——G15沈海高速
——太姥山站路口——973县道——潋城村
公交路线
福鼎汽车南站——太姥山镇——潋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