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酷热已至,看看古人如何防暑降温

2019-07-04 21:56:25来源:北京九亲文化

打印 字号: T|T
古代的炎炎夏日,一样也是坐着不动都会冒汗,动辄40℃的高温,虽然没有现代技术的发达,但是古人面对这酷暑时节,还是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消暑纳凉,我们就从古人众多这些方法中,来窥视探究一下古时人们思绪中的奥妙和乐趣。
 

01.屋内挖井
 
 
消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得有水,人们索性就在屋子的正中央挖口深井,但这口井可不是用来打水喝的,顶上会有一面常年砌死的石板,石板中央留一孔洞,平时用一个石塞扣住,夏天时打开,从洞口会向屋中冒出冷气,有趣的是如果到了冬天则又会向屋内散出较湿暖的气流,这真是古代的“天然空调”。

02.竹夫人
 
屋内挖井的降温方法虽秒,但只局限于部分有钱大户,更多普通人家还是会选择抱着“竹夫人”度过漫长夏夜。听起来似乎最不可描述的竹夫人,其实是由于在国内现在很少见到才会衍生歧义的想法,但是在我们的周边国家它还依旧很流行。这是用竹篾编制、圆柱中空的一个半人高柱状体,睡觉时将肢体或抱或夹于它,中空的腔内流动的风会带来阵阵凉意。
 
 
03.澄水帛
 
百姓之家尚能夜抱竹夫人,权贵之家就更不能错过炫耀的机会。明朝的高濂在《遵生八笺》里就提到了这么几件避暑的家伙事:壬癸席、澄水帛和冰丝茵。其中澄水帛最为神奇——唐懿宗的同昌公主某日搞了个大趴体,不想当天酷暑难耐,于是乎公主便命人取来一样绸缎样的织物用水蘸湿了悬挂于大堂正中,不到一刻“满坐皆思挟纩”——大家都闹着要穿棉衣!而这几可鉴人的丝织物便是澄水帛,编织时加入的能消解暑毒的龙涎香造成了如此奇效。
龙涎香至今都仍是名贵香料,全世界当前每年对它的交易量只有100公斤左右,实在昂贵又奢侈。
 
 
 
04.瓷枕
 
瓷枕也是个不错的避暑方式,瓷枕中空,其中流动的气流也会带走散发的热量,且瓷枕样式各异,有的上面绘有古雅的花卉,有的则有着精美的诗句,钱钟书曾经说,他只喜欢枕着书睡觉,这份独至的雅兴恰巧和古人的诗句瓷枕不谋而合。
 
另外,瓷枕可以注水成为水冷式枕头,虽不曾尝试,但想必应该是一个躺起来很舒服的宝贝。
 
05.冰鉴
 
炎炎夏日中,如果能有一杯冰镇的饮料,那一刻肯定会是人们一天中最畅快的时光。虽然古代没有电、科技又不发达,但古人们还是依靠自己的黑科技制造出中国最早的冰箱——冰鉴。
 
 
里面放置好冰块,就可以在夏季用它来保鲜每天的饭菜或者随时制作一杯冰爽可口的饮料。说到冰块,就不得不提一下这些冰的来历。在过去,每个城市里专门专门有一个行当叫冰厂,这个冰厂是怎么工作的呢?
 
一到每年的隆冬冰冻三尺的时节,这里的伙计们就会去当地的护城河中凿冰,然后用骡马把这些凿好并经过修整的冰块运到冰厂,冰厂中可没有高大的仓库,相反,是提前挖开的露天的地窖深坑,这种窖坑一般都会有四五米深,那些开凿出来的冰块就依次摞放在窖坑底部,待堆到距离地面两米左右的时候就开始在顶部架设木梁竹席,然后覆土掩埋,用大地的深度隔绝外界的温度,等到来年夏天再挖开,论斤售卖这些提前一年准备的冰块。
 
至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始开埠,英国人在中国设立领事馆时注意到中国人家中普遍都有一个这样的古怪奇特木箱子,进而才发现它的玄机——可以有冰吃,一时间领事馆内收购了很多这种“冰箱”,在当时成为一时趣谈。
 
这些古代“降温妙法”无不体现出古人的智慧,身处现代的我们有时也不免感到自愧不如吧!
 
希为相信,大家也能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健康愉快地度过酷暑时节!
<span style="color: rgb(136, 136, 136);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letter-spacing:="" 0.5440000295639038px;="" text-align:="" center;="" widows:="" 1;"="">来源:今日头条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