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氏历史人物】以国为重说王演

2019-04-18 22:31:32来源:山西王家大院

打印 字号: T|T
       王演,字广延,生员、义官、灵石县瑞石所大使①,静升王氏七世祖。
       明初的垦荒、移民、运粮实边之策,为诚信务实的王氏家族带来捷足先登的商机。永乐、宣德间,六世王贤与新邻居张氏联姻,生演、伦、林三子。王演兄弟因有曾参与靖难之役时任应天府丞②的张执中和宣德丙午科举人、任职南京五军都督府经历③的张谦等舅氏族人提携,得识明皇室封地霍州的霍王之子孙,并与移民鲁、豫、燕之地的族人联手,或口外贩马,或南方购茶,或山东买粮,或陕西售盐,经济回报丰厚。
 
 
 
       明正统三年(1438年),身为村中义官的生员王演开始任职灵石县瑞石所大使,负责仓廪税务工作。是时,民族英雄于谦正以兵部右侍郎④身份巡抚河南、山西两省,平反冤狱,赈济灾荒,忧国忘己,颂声满道,在考察民情到平阳府(今临汾市)而行经灵石韩信岭古道时,曾赋诗《过韩侯祠》,诗云:
蹑足危机肇子房,将军不解避锋芒。
功成自合归真主,守土何须乞假王。
汉帝规模应豁达,蒯生筹策岂忠良。
荒坟埋骨腰山路,驻马令人一叹伤!
 
       那天,瑞石所大使王演与灵石知县张翼等呼拥于巡抚前后,亲聆教诲。
 
     正统十一年(1446年)“清风两袖”的于巡抚被贪得无厌的太监王振等迫害,下狱论死。经晋豫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等各方力请,方复原职。这之中王演等王氏族人及周边乡民多介入其中,他们不甘人后,跑上跑下,拜请晋王、代王等出面上奏皇帝:于谦无罪有功。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中秋“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明王朝危机空前。兵部尚书于谦力挽狂澜,选将守关,募兵各地,赶造兵器,运送粮秣,北京保卫战迅速展开。
令到之日,灵石县瑞石所仓廪存粮无多,盖因上月已遵旨运送军粮于前线。无奈的张知县再次下令王演这位瑞石所大使筹措征粮,以供前线所需。大敌当前,国家为重,更兼于尚书威望,王演在父亲王贤与族人、乡人,全县百姓的支持下,迅速征集,粮饷到位,昼夜加工,军需齐全。于是与弟王伦、王林率马帮车队全力运输,日夜兼程,直抵京师。
      言,王演兄弟的马帮车队到达京师之时,正是瓦剌军进抵北京之日,双方恶战,火炮、火铳齐发。王演兄弟与当地居民升屋号呼,投砖石击敌,喊杀声惊天动地。瓦剌军闻讯来援的明军到达,不敢恋战,仓皇退走,退出北京,退到塞外。
北京保卫战胜利,明王朝转危为安,张翼知县、王演大使等都得褒奖,王氏商队受益颇丰。
 
      考  之碑石:景泰三年(1452年),“本乡富家翁王贤同男义官王演”为报乡人之助,为求后土之佑,重修村西后土庙。
 
     又有民间传说:景泰八年、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于谦被害。消息传到灵石,王贤、王演召集族人、乡人入村西后土庙叩拜神灵,跪地吟咏于尚书之诗《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还有《过韩侯祠》、《入京》等,遥祭于尚书在天之灵,“驻马令人一叹伤”。年老的王贤“叹伤”之后,一病不起,命回造化,追随于谦之魂于天上地下。
  这之前之后,明蒙之战大不隔年,小不隔月,王演得弟王伦、王林之助,率子侄商队苦苦挣扎在战火之中。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其弟王伦这位“里中耆老”“乃出己财”,“因昔人之旧制”,再次重修后土庙,使庙貌“为轮奂之一新”,并叩奠皇天后土圣母和五岳四渎诸位神灵。可惜其时兄长王演亦已作古不在人世,追随父亲王贤与英雄于谦而去,留下“以国为重”之家风,代代相传至今。
  【注释】
  ①大使:官名。明代沿元制,称专门管理某项工作的官员为大使,如管理盐区者称盐大使,管理仓库者称仓大使或库大使,管课税者称税大使。
  ②应天府丞:明初设应天府,治上元、江宁(今南京市),辖今江苏省江南大茅山、溧阳以西、江北北浦、六合县地,定都于此,永乐后定为陪都。应天府丞,当为应天府的副职官员。
  ③南京五军都督府经历:明初专设南京五军都督府,分掌南京各卫所,管领大教场及长江上的操备事务。经历负责掌管文书收发。
  ④兵部右侍郎:兵部掌管武职官员的任免、考察、升调、袭替,以及军队的训练调遣和兵籍、军械、军令之政事。主官为尚书,副长官为左侍郎、右侍郎。
 
修缮中的静升后土庙

 

 
          本文由世界王氏网网编上传并发布,世界王氏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世界王氏网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