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氏历史人物】兴办义学王佐才

2019-04-20 13:54:06来源: 张佰仟、王儒杰 山西王家大院

打印 字号: T|T
     王佐才,字纯我,生员,静升王氏十三世祖。
      明末,社会一片混乱,王佐才等离乡外出谋生者多返乡里,静待时局,然灵石也与全国一样在劫难逃。明崇祯四年(1631年)五月十三日始,时有王家邱、老回回、张献忠、李自成等各部义军数万、数十万兵马频至,无奈的王佐才与家乡族人、村人一样,或避匿山林,或固堡自卫,更多的在自己所居的窑内挖窑,称为后窑,再通地道,以便藏身匿财。王氏老宅锁瑞巷西有地道入口至今尚存,该地道横穿明代所建明远凝固堡,从堡西而出。更有钟灵巷老宅的地道与锁瑞巷东的地道连通,直达山顶之瓦岗寨,转而通联十三沟。笔者胆小,未敢入内,据在锁瑞巷居住数十年的阎氏老太太讲:抗日战争时,她抱着年幼的儿女,曾与四五百位村人藏匿其中,躲过了日军的烧杀抢掠。据阎老太太回忆,她的长辈曾讲过,这地道即是当初王佐才等王氏族人秘密挖掘而成的。
 
     说远了,回头讲起。入清,清军取得山西全境。顺治四年(1647年)太原傅山曾赴灵石,游介庙。传言:那日,王佐才亦在介庙叩拜洁惠侯介子推。当傅山挥笔《题介子祠》中“婉容分到牡丹头”时,王佐才见几名站在殿外衣着褴褛的孩子也学着傅山的挥毫泼墨之态,或空手比画,或捡枝当笔……他的心受到强烈的震撼。送走傅山,王佐才决定取出己财,创建义学于介庙之侧,以使贫家子弟读书有址。
 
傅山题介林诗
    义学之举刚刚筹措,静升地面蝗虫之害反复。为驱邪避害,王佐才会众香纠①共议建村中八蜡庙戏台,补修正殿,并带头捐银,任“卷棚督工纠首”。工竣之日,献戏神灵,刻碑庙中。蝗虫之害未毕,绵山便发生了侯和尚造反,很快发展到万人,兵锋直逼平阳(今山西临汾市)。清顺治六年(1649年),绵山起义军被镇压,虽然有新任知县赵希普对灵石学宫重加修葺,看似重视教育,敬重文化,然村人、族人中多有卷入这次反清斗争之中,更何况这位赵知县就是踏着造反者的尸骸爬到灵石县令位置上来的。兴办义学之举不可贸然行事,王佐才决定投石问路。 
 
    静升村内沟道九条,每遇大雨,沟水汇聚,河水暴涨,行人往来断绝。于是王佐才捐资创建村西小水河上的通济桥,得到村人的支持,官府的认可。时至今日这座通济桥尚存,可通行人。
 
     官府对其善行义举认可,王佐才于是开始了创办义学的具体行动。他首先设义学于“无憧忧之纷心,无喧嚣之聒耳”的介庙之侧的马和乡柏沟村中,又置学田20亩,作为教书先生的“薪水之资”及学校其他开支的资金来源。这样贫困家庭的孩子,只需各带青钱少许作为拜见老师之礼,就可入学。为了保证义学管理到位,王佐才召集社会贤达,公举纠首若干。每年的值年纠首负责学校中包括茶叶、柴炭等一应物件的买置,并全都要注账明白,以便交代下一任的“值年纠首”。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傅山又一次来到灵石,为资寿寺题匾“山林埜趣”,为介庙题匾“承颜堂”。这时,王佐才以柏沟义学香老的身份拜见傅青主。当谈到义学诸童生②的学习情况时,王佐才请傅青主给学生们讲课,展示书法。这时孩子们毛笔在手,砚台有墨,挥毫泼墨之间得傅山鼓励:尔等在此“山林埜趣”之地,“承颜”师长教诲,定然“婉容分到牡丹头……”
 
    说到这“山林埜趣”四字,确为傅山为资寿寺所书,今有收存于介林之碑石可考,为民国13年(1924年)之物,碑文如次:
 
     山林埜趣,傅徵君书,为清初第□□□高也。四字真迹,资寿寺所宝藏,笔法奇古,绝无柔媚之态习。因议附刻于石,以志景仰。后学石廷祯谨跋。四字墨迹,苏溪资寿寺珍藏,然文义与介林妙合,恐年久剥落没其真迹,因摹上石。
 
     民国十三年仲春后学房允升摹勒
 
     清康熙元年(1662年)村人创建魁星楼于文庙之东,王佐才虽年事已高,但还是不时到工地走走,给以指点,并再次捐银,位立榜首。楼成之日,灵石知县李广文亲临静升文庙,对王佐才介林兴办义学,援建静升魁星楼之举褒扬有加。是日,王佐才等村中长者与静升文庙庙学生员一齐叩拜了孔圣人与魁星,希冀孔老夫子护佑,魁星挥毫点斗,家乡学子皇榜有名,状元及第。
 
      王佐才兴办的柏沟义学民国初称“介林义学”,后改名为“介林高小”,民国10年(1921年)并入设在静升文庙的“灵石县第二区区立高等小学校”。而今修旧如旧的魁星楼正是王佐才等先贤对后辈学子企盼的象征。
 
【注释】
①香纠:香老、纠首的合称。
②童生:明清科举制度,凡应考生员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都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
     张佰仟、王儒杰/文   任虹霞/绘
          本文由世界王氏网网编上传并发布,世界王氏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世界王氏网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