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养生:10 种保健方法!
宋代 养 生 家 陈 直 著 有《养 老 奉 亲 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老年病学 专著。其中一篇文章名为《述齐斋十 乐》,简述了老年人的 10 种保健方法。 虽然其中一些方法不一定适用于现代 人,但基本精神仍具有指导意义。
1.读义理书。
宋朝讲求儒家经义、 探究名理的学问为“义理之学”。放在 当今,就是要读给人启迪、有指导意义 的书,心中有正确的方向,才不会被错 误的事情迷惑。比如,读高质量的医 学、养生书报,才不会“病急乱投医”。 老人经常读书、看报,不仅增加知识,还 可使思维敏捷,延迟大脑衰老。
2.学法帖子。
即学习书法 ,临摹名帖。写书法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是养生保健的好方法。从汉代至清代,人 类平均寿命25~40岁,而著名书法家平 均寿命都在 80 岁左右,比如柳公权 87 岁、欧阳询84岁……写书法时,人全神 贯注、身体正直,整个上肢及腰腿都会 自然配合协调用力,使精气神都贯注到 手上,力量运用到笔尖,就像气功导引, 能使气血顺畅。
3.澄心静坐。
俗话说“心静则神 安,气调则血流”,老人每天静坐半小 时,能使头脑清醒,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精神得到有效放松。具体方法是:取盘 腿姿势(单盘或散盘均可),闭上眼睛静 坐,进行深呼吸练习,帮助增加肺部含 氧量,提升人体活力。一般以30分钟为 宜,若感到体力不支,尤其是有基础性 疾病的老人,不必勉强。
4.益友清谈。
茶余饭后,找几位知 己促膝谈心,可以增长见识、交流感情, 有益身心健康。哲学家培根说得好: “当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愤闷抑郁的时 候,向知心挚友的一席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否则,这种积郁使人致病。”由 此看来,解除孤独心理,增进身心健康, “益友清谈”是良策。
5.小酌半醺。
中医认为,稍微喝点 酒可舒筋活血、通络防病。
建议老人喝 酒时,每次不超过 1 两,过多喝酒或酗 酒,特别是烈性酒,对身体有害。
6.浇花种竹。
即园艺劳动,既增加 了身体活动量,运动四肢筋骨关节,还 能调节情绪,给精神带来寄托和安慰。 清代袁枚享有“一代文星兼寿星”美誉, 据说,他官场失意时才40多岁,后辞官 归乡,客居江宁(今南宁),筑园林于小 苍山,取名“随园”,从此爱上花木,“或栽雨后花,或铲风中草”,晚年仍“八十 精神胜少年”。英国新研究也表明,老 人每天坚持做园艺,能降低心脏病、中 风等疾病风险,甚至可以起到降低癌症 发病和恶化作用。
7.听琴玩鹤。
音乐养生,我国古已 有之,国外也有研究证实音乐的养生益 处,如止痛、降压、防止大脑衰老等。老 人听音乐,一般应选择节奏稍慢、旋律 悠扬的,如果听的过程中身体有不适 感,应立即更换音乐或停止播放。
养鹤 在今天已经不易办到,可改为养鸟喂 鱼,对调节生活节奏、舒缓负面情绪、改 善视力很有帮助。
8.焚香煎茶。
闻香怡情添意趣,品 茶养性可长寿。闻檀香可宽胸理气,闻 沉香可使心情不浮躁,闻茉莉花、玫瑰 花香可开胃醒脾,但不宜闻太过浓烈的 香味,以天然树木、花草香味为宜。历 代养生家大都钟情于茶,《神农本草经》 记载,茶叶饮之使人益思,少郁轻身;能 利小便,去痰热,令人少眠,有力、悦志。
9.登高观山。
老人每隔一段时间 爬爬山,登高远望,既可活动筋骨,又能 开阔胸怀。
10.玩牌弈棋。
老人适当打牌下 棋,可活跃大脑,提高反应能力,也是丰 富生活的好办法。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