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王建:用坚持、踏实书写“工匠精神”

一把锉刀、一只千分表,做出来的小零件能精确到0.002毫米,相当于1/4根头发丝的精度……这就是王建的手艺。
王建是杭州建铜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钳工,高级技师,曾获集团“比武状元”“2010年杭州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等称号,被选派参加首届“杭州工匠赴德国培训团”,并取得德国手工业协会培训机构的认证书。
王建的父母都是工人,在工厂里长大的王建,心中早已埋下“要当一名技术工人”的种子。1992年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原浙江冶金工业技工学校)机械专业毕业之后,王建被分配到杭州建铜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一名钳工。
跟所有技术专业一样,钳工的活就是苦、脏、累,但王建不怕吃苦、又爱琢磨。上班的间隙,他会躲在车间里看书,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经常是别人都下班了,他仍留下来学习。他说,“努力肯定会有收获。”就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王建很快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他代表公司出去比赛,取得过很多好成绩。
可王建并不满足。他不断研究对产品进行革新、创新。他自学了三维设计软件,利用软件对机械设备的改造维路、方案进行模拟和评估,大大降低了劳动力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设备稳定性,提升了矿山设备的安全性。他带领团队研发完成了“数字化矿山安全控制体系建设项目”,让矿山井下各工段实现了移动通讯网络全面覆盖,对井下人员实现高效精准的动态定位,大幅提高了井下生产安全性;先后对陶瓷过滤机的过滤器、圆锥破碎机直筒套和碗形瓦定位方式、矿山轮注油孔结构及矿用道岔的加工工艺等进行了改造,为公司节能增效。
王建不仅做好自身工作,在车间里还主动带徒弟,他组建了“王建机电创新工作室”,目前是一个拥有11人的团队,为公司培养出了大批技术骨干。
王建常说,想成为一名好的技术工人,第一要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新的技能,第二就是坚持。每个阶段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靠自己坚持的理念去完成它,之后再定一个更长远的目标。这样,一步步认认真真地努力,最终实现人生的职业目标。王建表示,今后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履职担责,真正把“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最新推荐
- · 老家来人啦!
- · 儋州王氏家谱编修圆满收官,王大伦老先生挥
- · 额尔古纳的夏天
- · 固始县委领导莅临福州调研访问
- · 我与世王会亦鸣秘书长的结缘
- · 王昱(王宗浩子)
- · 王大举(王伯大堂弟)
- · 第十八届世界王氏联谊大会精彩回顾
- · 世王聚吉 光耀宗林——吉林经济发展大会暨
- · 王氏始祖姬晋传